《追风筝的人》是一本轻松流畅的小说,它说的是一个关于赎罪的故事。
阿富汗富家少爷阿米尔与仆人的儿子哈桑一起长大,阿米尔生性懦弱,而哈桑对他绝对忠诚,可为阿米尔牺牲一切。
一次风筝比赛中,哈桑为阿米尔追到了象征荣耀的风筝,在归途中被人欺凌侮辱,阿米尔却不敢出手相助。觉得无法面对哈桑的阿米尔错上加错,栽赃逼走了哈桑父子。
不久,因为爆发战争,阿米尔与父亲逃亡美国。多年后生活安定的阿米尔始终无法原谅自己当年对哈桑的“罪行”,他带着赎罪之心回到战乱下满目苍夷的故乡。
得知哈桑竟然是自己的同父异母的兄弟,并传来哈桑的死讯时,更是义无反顾地走上赎罪之路,不顾生命危险救回哈桑唯一的儿子索拉博。最后,为了让索拉博脸上重现微笑,为又义不容辞地去追风筝……
故事从风筝中来,又回到风筝中去。多年前,哈桑为阿米尔追风筝,“为你,千千万万遍”,多年后,阿米尔为哈桑的孩子追风筝,依然是“为你,千千万万遍”。
哈桑是追风筝的能手。所以一开始,我以为哈桑是名副其实的“追风筝的人”,读到最后,才知道阿米尔更是那个“追风筝的人”。
事实上,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风筝,每一个人都是一个“追风筝的人”。
风筝是象征性的,每个人心中,风筝都有其自身的意义。
对哈桑来说,风筝代表着忠诚、忠心、毫无回报的付出;对阿米尔来说,风筝代表着正直、勇敢、诚实等高尚人格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对有着这样那样缺点的孩子来说,它可能代表着那个更好的自己。
所以,追风筝是需要勇气的,这份勇气,或许来自内心,而更多时候,是来于外部的力量。比如本书的作者,比如书中的主人公阿米尔,他们在“追风筝”的过程中,发现了自己,突破了自己,实现了自己的价值。
故事中哈桑的遭遇让人怜悯,他的忠诚和默默付出更令人感动,他愿意为阿米尔做任何事,为他追风筝,甚至发现被阿米尔背叛后也只是默默承受。
阿米尔懦弱与猜忌使他背叛了为自己追风筝的亲密伙伴,不过,最后他终于做出了正确的选择,努力走上一条“成为好人的路”,勇敢地去追那个风筝,找寻回自己二十年前未能拥有的勇气和担当,完成了一个男人的成长。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书中那令人敬重的、威严的、富有同情心和正义感的父亲,不也曾犯错吗?但他用自己的善行,补救着自己的过错。
从阿米尔身上可以看到,缺点与过错或许并不是可怕的,关键是勇于承认,勇敢面对并努力改变自己。庆幸的是,生性懦弱的主人公有了这样的勇气,走上了救赎之路,使悲怆的故事带上了美丽的色彩。
是的,每个孩子是“未完成”的人,我们只有期待,只有成为这外部的力量,促使他们成为更好的自己。
正如阿米尔的人生经历所反映的一样,每个孩子是“未完成”的人,我们只有期待,只有成为这外部的力量,促使他们成为更好的自己。
对于家长或教师来说,面对着有这样或那样缺点的孩子,面对着犯错的学生,是不是应该保持着信任和宽容?我们也应该明白,有些过错,可能用其一生来挽回。当罪行导致善行时,就能获救。
关注微信公众号:精简书单,加入我们,这里有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大家一起读书,思辨,写作,提高!
同样,面对我们那些似乎“恨铁不成钢”的孩子,我们更应像管家拉辛汗那样,在阿米尔第一次编写的故事后面加上了“太棒了!”的话语,并对他说“我非常喜欢你的故事”“真主赋予你独特的天分”进行鼓励;最后又恰到好处地引导和帮助他坚定地走向“成为好人的路”。
这个拉辛汗,帮助孩子发现、追求更好的自己,他是孩子健康成长的真正的引路人,是鼓励孩子勇于追风筝并在背后加油的人。
读《追风筝的人》,再次使我感悟到:每个孩子,每一个人,心中有一个风筝,一个属于自己的梦想。作为教师,我们不但使自己,还应努力帮助孩子成为一个勇于追风筝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