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世界观》读后感

旌旗读后感发表于2021-03-22 08:18:30归属于名著读后感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世界观》读后感
 

01

泰勒斯有一个著名的故事,就是他仰望苍穹的时候,不小心掉进了路边的水沟,跟他一起走路的色雷斯姑娘大笑:“哲学家只知道仰望苍穹,却不清楚地上的状况。”

毛姆以此为灵感,写了一本《月亮与六便士》,探索人类心灵世界与世俗生活。毛姆很诗意地写道: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

苍穹即“宇宙”,心灵世界即“我”,而六便士,则代表“我的生活”,这三者似乎成了一个永恒的主题。

这个主题,也与《世界观》这本书想要告诉我们的内容相关。

我之所以说相关,一方面,是因为《世界观》是一本科普书,他只是通过介绍科学史来告诉我们,宇宙,我,以及我的生活,这三者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不同认知。而这一认知仍然在发展之中,也就是说,并无定论,或者说,我们可能会面对一次颠覆当前所有认知的革命。

另一方面,在人类获得这些认知的过程当中,不停审视反思这种认知本身,包括其采用的方法、发展历史,以及现状,从而产生的科学哲学,也是本书的主要内容。

这是一个非常宏大的主题,正是其宏大,又导致了本书必须尽量简化,省去几乎所有的细节。而恰恰是这些细节,会让我们产生无穷无尽的疑问,这就是我这一个多月以来,深陷其中不可自拔的原因。作者在附录中列出了141本参考书目,但同时他也告诉我们,这也是建议阅读书目。不仅如此,在附录的中英名词对照表中,作者列出了338个概念或人名。

因此,我们作为一个被科普者,面对本书的最好姿势,也许就是老老实实地理解他说给我们的内容,而不做深入探究。不过话说回来,我们又必须真正了解这本书想要告诉我们的内容,因为书中所说的,都是人类社会目前对于宇宙,我,我的生活三者最精华的认知。

因为无法完整讲述书中内容,我将以一个小例子来阐述书中的小部分内容,也是对我观念上冲击最大的内容,以期能让你窥豹一斑。

02

当我们面对眼前的苟且,在一成不变的生活轨道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运转的时候,我们很难想象这些科学家们关于宇宙,关于人类,以及关于人类在宇宙中所处位置的种种思考,与我们有什么关系。就像月亮永远挂在碧空,我们看不看它都在那里,我们只要关注地上的六便士就好了。

真的是这样吗?

我们来看一个书中的例子。

你的书桌上有两支铅笔。你把一支铅笔放进抽屉,关上。那么,你现在眼睛能够看到的是桌上有一支铅笔。请问,现在有几支铅笔?

有人可能会说,废话,不还是两支么?只不过一支在桌面上,一支在抽屉里。

是的。

但是,你是否想过,抽屉里的那一支铅笔,你看不到,也感知不到,你是凭什么确认抽屉里有一支铅笔呢?

如果说,桌面上的那支铅笔,你是基于直接观察证据,确认有一支铅笔。

那么,抽屉里的那支铅笔,肯定不是基于直接观察证据,因为你观察不到。

那是基于什么证据呢,能够让你坚信抽屉里有一支铅笔?

基于你对这个世界的信念,你坚信,一支铅笔不可能一旦没被观察到就不复存在。因此,你坚信,如果你把抽屉打开,一定能够看到那支铅笔也在那里躺着。

如果你打开抽屉,发现铅笔不在呢?我们很多人肯定有过这种经历,明明经常见到的一把工具,要用的时候,却怎么也找不到。

你也许会说,见鬼了。你也许会说,是我记错了,这铅笔肯定在某一个地方躺着呢。

所有这些我们司空见惯的东西,都反映了我们世界观。换句话说,我们的世界观,时时刻刻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我们大部分时候只是不自知而已。

03

比如,你通过观察,确认桌上有一支铅笔。眼见为实嘛,你可以看到它,也可以走过去把铅笔拿起来咬一口,还可以放在鼻子下面,闻到淡淡的石墨香。无论从视觉、触觉、嗅觉,你都可以确认这是一支铅笔,实实在在的就在那里。这在科学哲学上,称之为“经验事实(empirical)”。指由观察或试验而来的事实。

这个信念是如此的坚定,以至于我们大部分人都不会相信,这其实经不起推敲。

我们知道,视觉、触觉、嗅觉,都是我们的一种知觉。

我们也知道,这些知觉都是可以制造出来的,现在的VR技术已经部分地实现了知觉再现功能。

那么,当我们带上VR的时候,是否能够分辨,哪一些是我们观察到实体而产生的知觉,哪一些是设备给我们制造出来的知觉?

答案是不能。

如果是不能,那么,我们能够清楚地知道我们的大脑里,是不是有一个类似的装置,在凭空制造一些知觉,让我们以为世界就是这个样子吗?

答案也是不能。

这就是科学哲学里的“知觉再现理论”。简单地说,就是“我们无法确认实体的真实面貌”。

注意,我们不是说实体没有真实面貌,而是说,我们无法确认其真实面貌。

换句话说,我们永远不知道,我们感知到的实体面貌,是不是就是实体的真实面貌。

我们熟悉的电影《黑客帝国》,编剧的思想,就是基于“知觉再现理论”。

BTW,《黑客帝国》的英文名,是《The Matrix》,有子宫,母体,摇篮的意思。子宫或母体,代表一个虚幻的世界。

这个理论给我认知上的颠覆,我无法形容。我想,我们也许不应该因此在我们所感知到的世界中不知所措。但是,这个理论无疑给我们一个警醒——也许,我们意识里坚如磐石的一些东西,只不过是大脑制造出来的一种错觉,因此,我们对于不同的看法,不同的观点,应该保持开放的心态。

04

再比如,你相信那支铅笔就在抽屉里,100%的确信。

如果我说不一定,你会马上拉开抽屉,指着铅笔告诉我,你看,是不是在这。

这其实也存在问题。

首先,根据上文说到的“知觉再现理论”,你看到的,并不一定是实体的真实面貌。

其次,这只是一种可以通过知觉验证的事件。

但是,我们大部分认知,并不能通过知觉验证。

因为一方面,我们的知觉范围有限,如可见光,人眼可感受的波长范围,一般在400nm~760nm之间,只占太阳辐射的50%左右,这还不包括其他辐射。

另一方面,我们的技术力量有限,比如,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我们就没有办法去到太空拍一个视频来证明。

换句话说,我们大多数时候,是抽屉再也打不开的情况,我们只能根据我们的信念,坚信铅笔就在抽屉里面。这叫“哲学性/概念性事实”,Philosophical/Conceptional facts。

但是,这个信念是怎么来的呢?

是根据我们过往的经验归纳出来的。当我们每一次把铅笔或什么东西放进抽屉,我们都能够在抽屉里找到这支铅笔或其他什么东西。因此,我们归纳出一个规律,铅笔放进抽屉里,我再次打开抽屉的时候,它就会在里面。所以,我们也相信未来任何时候,只要我们把铅笔放进抽屉,我们就可以在抽屉里找到铅笔。

但是,归纳论证本身存在一些问题或者说很奇怪的现象,第一个意识归纳论证存在问题的是休谟,因此也叫休谟问题或休谟难题。

简单地说一下,休谟难题是发现了归纳论证其实是一个循环论证。休谟发现,归纳论证隐含了一个前提,即“未来会和过去一样”。比如我看到过去每天太阳都会从东方升起,因此明天太阳也会从东方升起。这个命题完整形式应该是,我看到过去每一天太阳都会从东方升起,因为未来会和过去一样,因此明天太阳也会从东方升起。但是,“明天太阳也会从东方升起”这个结论本身就是“未来和过去一样”,所以,结论和前提互相证明,为循环论证。

除了休谟问题,归纳还有亨佩尔(Hemple)的乌鸦悖论。

简单地说,就是从逻辑角度来讲,一只苹果是红色的,可以让乌鸦都是黑的这个结论更可信。这非常不可思议。

另一个是古德曼(Goodman)的“绿蓝色问题”。

这个问题有一点类似于火鸡问题。如果一只火鸡在感恩节会被杀,因此,在感恩节前的活着状态和感恩节后的死亡状态叠加,就是这只火鸡一生的状态。

但是,在感恩节前,所有的观察会同时证明“火鸡永远活着”和“火鸡感恩节前活着,节后后死亡”这两个结论。这也间接证明了归纳论证的不可靠。

也许有人会说,我的信念不是归纳来的,是从课本或其他书籍或权威那里学习来的,理论告诉我们,事物客观存在,不会凭空消失。

这也存在问题,首先是大部分理论也是由归纳论证而来,只不过不是你的归纳而已。其次,斥诸权威,本身也不是一个可靠的论证。

总而言之,归纳论证的问题在于,即使所有的前提都是正确的,仍然不能保证结论正确。比如,你和某一同事出差,每一次都遇到飞机晚点,你因此得出结论,飞机晚点是这位同事造成的,以后不能同他一路出差。这显然是荒谬的。

有人可能会问,那为什么不用演绎论证呢?确实,演绎论证只要前提正确,那么结论一定正确。关键在于,这个正确的前提从哪里来呢?只能再找正确的前提,以此类推,又产生了第一原理(first principles)问题,这同样是一个令人挠头的问题。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就是来源于对第一原理的思考。

05

更令人不安的情况是,如果打开抽屉,发现铅笔不见了呢?

请不要说不可能。

姜文有一部电影《寻枪》,就是伸手往腰间的枪套一摸,发现枪不在,一身冷汗。在他的信念里,就像你坚信打开抽屉就会看到铅笔一样。但枪就是不见了。

在科学史上,这种情况一般是伴随着新的观察工具出现,观察到了新的现象,而旧理论却无法解释。就像我们发现抽屉里没有铅笔一样,用我们之前的信念无法解释。

有人会说,见鬼了,我明明是放在抽屉里的。这种解释,就叫作“超自然”解释。把一切不符合我们信念的东西,都解释为有一种超自然的神秘力量。这是一种非常方便的解释,也容易理解。大多数人倾向于选择这种解释,最多说一句“这不科学啊”。比如,我奶奶在49年将一些黄金埋在地里,在后来需要的时候,却怎么也找不到了。她的解释是黄金会逃跑,因为它不认你这个主人了,所以财富天注定。请不要嘲笑这种解释,因为你也解释不了这种现象,虽然你不信。在我看来,能够让一颗心有安放之处的解释,都是好解释,只要不强迫别人也相信。

也许有的人也会说,哦,看来是我记错了,铅笔肯定在某一个地方。

这种想法更复杂,牵涉到一个理论的“可证伪性”。

我们很多人会有一个观念,如果一个理论或结论可证伪,那么这个理论或结论就是科学的。其实是一种误解,“可证伪”不是理论自身的属性,而是我们对于理论的一种态度。

就以“发现铅笔不在抽屉里”这件事来说。这件事情的发生,就已经为证明我们的信念——事物客观存在,不会凭空消失——提供了一个反证。

如果我们对这个信念的态度,是可证伪的,那么我们的第一反应,就是这个信念是不是错了。

如果我们对这个信念的态度,是如此的深信不疑,是如此的笃信不移,那么,我们的第一反应,就是要不是我记错了,要不是别人把铅笔放到别的地方,而不是怀疑这个信念或理论错了。

这个“我记错了”,或“别人把铅笔放到别的地方”,有一个名称,叫“辅助假设”。

这个情况在科学史上也经常出现。

讲一个著名的有关宇宙背景辐射发现的故事。

两个刚刚博士毕业的家伙,一个叫彭齐亚斯(Arno Penzias),一个叫威尔逊(Robert Wilson),他们想要借用高灵敏度、低噪音“霍姆德尔喇叭天线”,普查银河系的微波分布。于是他们着手天线的校准,逐个剔除可能的误差和环境噪音。

在排除了所有可辨认的噪音后,他们被一个奇怪而顽固的噪音所困扰。

这个噪音无论白天黑夜都一样地存在。

他们把天线对准邻近繁华的纽约市,然后转到反方向作比较,居然没有差别;他们又耐心地跟踪测量了几个月,让地球绕着太阳公转,也没有发现该噪音有任何季节性的变化。

他们仔细检查仪器,发现天线里有很多“白色的电介质物体”,我们一般叫这种物体为“鸽子屎”,原来几只鸽子在天线里做了窝。

于是他们花大功夫,将天线拆开,仔细清洗了多年积累的鸟粪。他们驾车把鸽子送到很远的地方放生,但善于找路回家的鸽子很快又回来了,于是他们不得不拿起鸟枪来解决这个干扰源。

然而,天线上测到的信号依然如故:无时不有无处不在。

无奈中,他们找大师帮忙。大师很快就确定令这两个倒霉蛋近乎疯狂的噪音便是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大爆炸的余波。

1978年,彭齐亚斯和威尔逊因为这个无意的发现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这个故事充分表明了我们在面对一个理论反证的时候,会有多执着地寻找“辅助假设”,如天线不干净,鸽子屎之类的误差或环境影响。而不会去怀疑理论本身。

06

更令人沮丧的是,这种辅助假设,简直是无穷无尽,应有尽有。

比如科学定律。

如果将宇宙如此这般运作的宇宙特质,定义为自然规律的话,那么,科学定律只能是“近似地反映这些自然规律的原理”。打个比方,你如果打开抽屉,发现铅笔在抽屉里面,这就够了,你不会在意铅笔的位置与你放进去时的初始位置是否一致。因为,你不小心碰一下桌子,也有可能改变它的初始位置。

既然本来就不精确,当然可以找到各种影响因素来解释出现的反证,而不用触及理论根本。

07

如果根据量子理论,抽屉里的铅笔在与不在,则是一种“叠加态”。

也就是说,铅笔在不在抽屉里,有一个概率,有可能在,也有可能不在。只有当我们观察的时候,叠加态坍塌,就呈现一个确定的结果,要不在,要不不在。

是不是非常难以理解?这就对了。

因为这也是这本书想要呈现给我们的思想——我们目前一切笃定不移的信念,说不定在未来的人们看来,是如此的无知与可笑。

08

发现没有,当我们对我们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现象进行一些深入思考时,我们总会发现,事情远比我们想象的复杂。而这些思考,又会反过来影响我们看待这个世界的角度与态度,从而影响到我们对自身的认知,进一步说,最终将影响我们的行动,我们的生活。

而我们应该如何行动,又属于“规范伦理学”范畴。

对于很多人来说,牛顿的机械宇宙,包括达尔文的演化论,会迫使我们对于宇宙,对于我们所在的地方,采取一种凄凉、无趣观点。即认为我们的所有行动,都没有意义,我们的人生,同样毫无意义可言。

但是,一般来说,我们知道“是什么”,并不能直接推导出我们“应该做什么”。何况从科学史和科学哲学来讲,我们并不能确切知道“是什么”。

因此,或许我们可以像观看电影、戏剧,或读一本小说一样,来看待我们生活中的人间百态。让我们尽情地体验,感受人世间的爱与恨,情与仇,喜与悲,让情绪流淌,让眼泪奔放,想笑的时候仰天长笑,想哭的时候痛哭淋漓——或许是最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