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读《活着》有感1600字

旌旗读后感发表于2024-07-12 08:58:16归属于读后感1000字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读《活着》有感

最近又读了两遍余华老师的《活着》。
第一次读是好些年前,那时自己年纪尚小,没成家也没孩子,读这本书只是想了解原著的情节,对于书中描写的很多福贵的主观感受很难有共鸣。如今人到中年,再读起来和当年读的感觉完全不一样了。
最明显的感触有三点。
其一,对福贵女儿凤霞的命运的描写让我触动很深。凤霞虽然在很小的时候过了一段衣食无忧的小姐日子,但到底还是一个苦命的孩子。小说中最先展露的是她天真无邪的可爱,刚开篇时她还没懂事,懵懵懂懂非常讨人欢喜。后来福贵被拉壮丁时,凤霞意外因病成了哑巴,看到几年未见的福贵后“张大眼睛看了我一阵,嘴巴动了动没有声音”、“凤霞笑了起来,她的嘴巴一张一张,可是什么声音都没有”,这简单平白的几句话把凤霞见到父亲后的兴奋和喜悦描写得很细腻,作为读者看了之后却很是揪心。
尤其是读到差点把十二岁的女儿送给别人,女儿自己跑到地里看爹最后一眼的时候,“凤霞的眼泪在脸上哗哗地流,她哭得身体一抖一抖,凤霞哭起来一点声音也没有,她时不时抬起胳膊擦眼睛,我知道她这样做是为了看清楚她爹。”看到这里,我忍不住在地铁里默默抹了一把眼角。
第一次读的时候没有感觉,现在自己有了孩子,再读这些文字,就能分明感受到余华老师对文字强大的掌控能力,让你读完后心脏碎成一小块一小块散落一地,怎么粘也粘不起来。
其二,现在自己来到中年了,遭受了更多社会的毒打,对小说中福贵的一些主观感受的描写也能真正感同身受了。
虽然作者对于战争、对于饥荒等灾难的叙述蜻蜓点水就过去了,没有花费很多笔墨。但通过福贵个人视角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让我对于战争的残酷、对于饥荒的可怕,有了立体而深刻的认知。尤其是成了家有了孩子之后,更加觉得很多事情对于个体的人来说,那都不是什么大事,自己咬咬牙、熬一熬就过去了,说难听点大不了一死;但是对于拖家带口的人来说,那可就是天大的事了,毕竟作为家里的脊梁,时时事事都要对家人负责。
其三,越来越认同,时间是治疗人生一切苦痛的解药。福贵和小说中的“我”讲述他自己几十年以来的经历时,就像在讲述别人的故事,仿佛回忆里连续失去挚爱亲人的男主角不是自己而是一个完全不认识的陌生人一样。甚至回忆的间隔还时不时和自己身边的老牛插科打诨,丝毫看不出他的悲伤。
我想可能这就是时间的治疗效用了。任何苦难,哪怕在当时看来天要塌了、地要裂了,但时过境迁之后,可能就不觉得那么痛苦了——前提是只要人还活着。在拥有无穷魔力的、无所不能的时间的面前,所有的事情都是过客,所有的事情都不是事情,没有什么是真正值得悲伤和痛苦的。
总体来说,我觉得这本书写得真的太好了,短短13.6万字就把中国社会那几十年的巨大变迁勾勒出来,语言极为洗练,三言两语就把一件复杂的事情、一种强烈的情绪交代得清清楚楚,很擅长调动人的多维度感受。所以我觉得这本书的可读性非常强。
手上的这本《活着》已经连续读了两遍了,我觉得其实还是有必要再读一遍,去进一步品味、鉴赏余华老师文字的魅力。
在一次在访谈节目中余华老师说:自己曾经是靠《活着》这本书而活着,意思是这部小说养活了他。我觉得这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这部小说确实可以让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大名。
当然,我觉得这本书并不是无懈可击的。我个人觉得情节上最大的不合理就是,太惨了。
福贵整个大家庭都太惨了,全家八口人,后来只剩下福贵一个人,其他人都先后因为各种原因去世。其中前六口(福贵爹、福贵娘、家珍、凤霞、有庆、二喜)的去世,我觉得都是说得通的,都是可以接受的;唯独最后一个苦根的去世,作为读者我在内心实际是难以接受的。我觉得他完全是可以活下来的,他死得太突兀了,甚至有些不合理。后来张艺谋导演在拍摄同名电影的时候,苦根被留了下来,没有离开福贵,我个人觉得这个改编是很好的。
另外一个不合理就是,我觉得福贵这个角色,输光家产前后品性的差异太过剧烈。他还是“少爷”的时候,吃喝嫖赌样样精通,急了会对他爹说“他娘的”,甚至几乎要出手教训他亲爹,对于家珍也是拳打脚踢,简直是个十足的渣男王八蛋。但从他知道自己输光家产的那一刻开始,他似乎马上就地变成了另外一个人,知道尊重父母、懂得关爱老婆、明白心疼孩子,并且开始学着做农活养家糊口,变得明理而有韧性,直到后来活成了农村最底层、最卑微、最无力的那一拨。我个人觉得这样前后的反差过大,给人以不真实的感觉。
不过人性是复杂的,也许真实世界里真的存在这样的人呢?一个人经历了重大挫折之后立马洗心革面重新做人,即所谓“浪子回头”。当然也许,这只是小说情节展开的需要,如果福贵的人生观不作出重大调整,他是没法走到故事结尾的。
最后再聊聊书名,“活着”。作者以此为名,似乎在直白地告诉读者,“活着”这种状态既是对一个人最低的要求,也可以说是最高目标、最终意义。我印象中书中直接聊“活着”这个话题的地方并不多,只记得春生受到不公对待想不开时,福贵劝他说:“你千万别糊涂,死人都还想活过来,你一个大活人可不能去死。”连因为丧子一直怨恨春生的家珍也来劝说:“春生,你要活着。”
你要活着。
可能这就是作者想传达给读者的吧,一个人无论面对怎么样的灾难,自己主观上一定要有“活着”的冲动,我觉得这是整本书最值得解读的一个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