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昔岁月,金书因那些难以启齿之内容,背负禁书之名。可在当下这个时代,那些文字描写相较而言已显微不足道。但作为传统文学巨著,诸多出版社仍会删去那些情节。虽说删减之处未损小说文学性,然既号称是明朝之百科全书,欲展现明朝真实生活百态,如此删削,是否已失却几分本真?
曾想弃读,缘由在于世情小说无江湖侠义恩仇的热血激昂,无国仇家恨的悲壮雄浑,亦无阴谋悬疑的扣人心弦。不见王侯将相的纵横捭阖,不见英雄好汉的壮志豪情,不见才子佳人的风花雪月,入目之处尽是市井小民,丫鬟仆役穿梭其间。篇章之中,仿若众人不是在赴酒局,便是在奔赴酒局之路,摆开数桌筵席,筹备各类珍馐,唤来歌姬唱曲,只为周旋关系,馈赠礼品,大抵古时富贵之人生活便是这般模样。酒足饭饱,西门官人便携侍从悄然开启那私密“下半场”,归家后再至某位娘子房中休憩,终日忙碌,尽显奢靡之态。故而开篇序言有言,读罢而生怜悯心者,堪称菩萨;生畏惧心者,是为君子;生欢喜心者,乃属小人;生效法心者,便是禽兽。
仿若我们观阅任何事物,总会不自觉将自身代入主角。赏《金瓶梅》时,我们断不可代入西门庆、夏千户、荆都监、张团练、吴大舅之流,此辈皆在公安、军队、司法等部门身担要职。若代入傅伙计,每月仅二两银子却需有店长之才;代入应伯爵,需具那能说会道之好口才;代入李三黄四,亦得有诸多关系可牵线搭桥放高利贷,众人皆有各自生存之道。
西门庆集团之崛起发家,始于迎娶两位富孀。三夫人孟玉楼,原是布贩之妻,携丰厚资产改嫁西门庆;五夫人李瓶儿,曾为梁中书小妾,历经花太监后,又将大批财富转至西门庆家中,由此完成资本原始积累。而后于商业领域,凭店大欺客压价,涉足金融当铺投资,更不惜重金行贿,待时机来临,补得清河县提刑所副千户之缺,可谓顺遂无虞,官商之路皆通。
然六年辉煌发家之路有多顺遂,衰败便有多迅速。西门庆临终之际,尚紧握潘金莲之手难舍难分,叮嘱吴月娘死后众妻妾和睦共处,莫要离散,对潘金莲多加包容。岂料,正是潘金莲将其推向死亡深渊。待他身故约一年光阴,二夫人偷钱重返青楼,三夫人改嫁,四夫人遭拐骗,五夫人被变卖,女儿被逼至绝境悬梁自尽。西门庆魂魄被发往东京城内转世富户,其余众人亦依命数各自投胎,富者来世仍富,贫者来世依旧贫,命运轮回,仿若一场大梦,徒留后人无尽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