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谭》第三章“明辨是非”之十一论:能脱俗便是奇,作意尚奇者,不为奇而为异;不合污便是清,绝俗求清者,不为清而为激。大意是说:思想超越常人的人就是奇人,可是故意标新立异的人并非奇人而是怪异;不肯同流合污就算清高,可是为了表示清高就与世人断绝来往,那就不是清高而是偏激。择要而言:为奇不为异,求清不求激。
天地万物始终以它微妙又独特的方式维持着它们自身的平衡。平衡是天地万物最重要的自然规律之一。尽管人类暂时还说不清楚,但是说的清楚的是,人是天地之间的万物之一,要想在这个世上好好活着,就没有比寻求自身的平衡更重要的问题。
人平衡自身的法则,有一个十分明显的特征:当某一个方面存在不足的时候,必然会在与之相对应的另一个方面出现多余。解决问题的走向就显而易见:此加彼减,损有余而补不足。当然前提条件是自己心甘情愿。
人贵有自知之明。应该摸心自问一下,日常生活中,是否有诸多不良状态类似不倒翁,在若即若离、若隐若显?比如:性善不足而多了恶习,智慧不足而多了怀疑,能力不足而多了歪技,境界不足而多了向低,奉献不足而多了索取,见识不足而多了忧虑,度量不足而多了怨气,正念不足而多了邪奇,阳谋不足而多了诡计,新颖不足而多了怪异,中和不足而多了偏极,懂理不足而多了斜岐,素养不足而多了任意,素雅不足而多了跷蹊,仁爱不足而多了情移,亲近不足而多了疏离……。
为什么寻求自身的平衡就那么难呢?大概还是谁也难说得一清二楚,能说的靠谱的是,主宰在心,让心在主宰必须明心见性致良知,首在注重修心养性。
读书,读好书有利于修心养性。读好书是读经典与圣贤对话,读好书是读名著与大徳沟通;读好书世界就在眼前,不读好书眼前就是世界;读好书是平凡人逆风翻盘的有效途径,不读好书普通人会在污泥浊水中逐渐沉沦;读好书贫者可能有富,读好书富者可能有贵,读好书贵者可能有久,读好书能让人善让人智。鸟欲高飞振双翅,人欲善能读好书。一句话,读好书一定有助于人的自身平衡,不读好书一定促使人的自身失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