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清末积弱,眼见有便宜可占,列强都跳出来趁火打劫。因此,清廷往往同时遭到多个外国欺负,外患会在多个方向集中爆发。
清廷面临的局面:四面皆敌人,到处是漏洞。事事棘手,应接不暇。战吧,没有实力;和吧,缺少资本。任由谁来处理,都会头痛不已。
无奈之下,不得不无条件退让。而让步是没有限度的。所以,不平等条约就一而再,再而三,三而多地产生了。
生活中,也有人陷于类似的状况:由于能力或思维局限,处理问题不妥当,在多个方面同时出现问题。
要想避免出现这种被动挨打的情况,国家就不能不自强,做人就不能不努力。
2
清朝末年,外部强敌环伺,形势岌岌可危,当政者忍受了无数屈辱。根据纪连海老师的分析,咸丰帝就是因为受不了屈辱,才以沉湎于酒色的方式自杀。
与此同时,清廷内部大多数官员却一味谋求个人私利,疯狂追求奢侈享乐,导致国内矛盾不断激化。
在外忧内患共同作用下,国家濒临崩溃。
这让人想起,有的人在竞争激烈的外部环境中遇挫后,不是苦练内功,加强自身修养,而是怨天尤人,更加放纵身心。
这样的人和晚清政府差不多,迟早会陷入崩溃。
理性的应对,是受到屈辱后,更应奋起;遇到挫败时,更应努力。
3
读《清通鉴》中关于甲午战争的记载,清军中虽然有临阵脱逃的,有主动投降的,但也有许多官兵在战场上英勇作战,壮烈牺牲,以死殉国。
至少不能说清军作战不勇敢。
清政府也不是一开始就向日本妥协求和,而是反复催促李鸿章做好战争准备。
并且,从保障角度上看,清政府算得上竭尽全力。战争中基本没有出现军费、弹药、物质大量短缺的记录。
虽然出了一些保障上的问题,但在从和平到战争的过渡期内,这实属正常——几乎所有军队,如果不是蓄意发动侵略战争的话,在战争初期都会遇到类似问题。
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双方在决心、谋划、准备和实力上有明显差距。特别是李鸿章作为主要指挥员,对外国调解寄予过多希望,作战决心不够坚定,战争准备不够充分。
这段历史说明:真正临事时,几乎所有人都会全力以赴——没有人会在挨打后第一时间就选择退让。
但决定一件事能否做好的主要因素之一,是事前的作为:你自身的实力够不够,你做这事的决心是否坚定,你的准备是否充分。
这也是孙子的重要思想之一:先胜而后求战。凭着一腔意气仓猝上战场,很难避免失败的命运。
清廷就是以不战的心理、仓猝的准备、随意的部署,去迎击决心坚定、准备充分、训练有素的强敌。如此做事,失败自是必然。
4
在甲午海战中,日本惯用偷袭战术,并屡次得手。
从战斗结果看,日军似乎占了不少便宜。但要看到,偷袭可能发挥一些作用,却不会从根本上决定战争胜负。
决定甲午海战胜负的,是大东沟海战的90分钟。而在此战中,清军并非完全没有机会。
尤其是当清军的鱼雷击中了日军的旗舰后,如果他们的运气再好一点,战争结果就可能改变!
这说明,平时搞阴谋诡计,可能会占些便宜;但真正决定一件事成败的,还是实力加一点运气。
5
中日甲午开战后,眼看清军节节败退,前期参与调解的各国全部宣告中立。包括已经跟清政府签定了卖舰合同的智利,也拒绝向中国履行合约。
现实世界就是这样势利。没有公平,只有利益。当看穿了你的弱小后,所有人都可能倒向对手,一起来欺负你。而且,还觉得欺负你是应该的。
这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利益考量,都只会优先保证自身利益。
所以说,关键时刻只能靠自己!
不过,由此也可以看清楚:现在台湾想“依美谋独”的愿望有多强烈,将来被抛弃的时候就会有多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