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后感

旌旗读后感发表于2024-10-17 08:45:15归属于读后感怎么写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后感

《如何阅读一本书》硬着头皮读完了。可能是先入为主的原因影响吧,在看之前在小红圈里有朋友分享过截图,看起来某些观点似乎还很不错的,但看了一些之后,觉得好像也不是特别好的一本书。

又在阅读夸夸群里看到朋友的评论,说比较一般,看了一半看不下去了,这也引起了我的好奇心,还是决定看完再说。现如今看完了,可以简单说一下个人的感受:没想象中那么惊艳,这本是讲如何阅读的,里面讨论到很多阅读的方法,比如比较重要的分析阅读,用哪些步骤,该问哪些问题,如果我们照做了,确实会增加我们对一本书的理解,但书中的条条框框太多了,我个人应该不会照做,感觉这样做会失去读书很多乐趣。

书中说的很多规距和方法,倒是可以运用在我们写作上,似乎还非常不错。比如看完后写读后感时,很多朋友不是说读完一本书写不说啥东西吗?如果按照分析阅读的规则来写,怎么样都能写出一篇完整的读书笔记出来,即:①整本书都在谈些什么?(这本书在说啥)②细节是什么,如何说明的?(具体是怎么说的)③这本书讲得有没有道理,是整体有,还是部分有?(这是真的吗?或者你觉得有没有道理?)④这本书与我何干?(结合个人的生活写感悟);


把这4点用自己的话展开来写,个人发现是很不错的写作框架,而且在写作时运用这些阅读规则的时候,也不会失去读书的乐趣。如果在看书时带着这些问题去阅读思考,总感觉功利性太强,反而失去了阅读的乐趣,读书嘛,理解就好了,记得住就记得住,记不住的,就让他记不住好了,嘻嘻。

总得来说,还是建议读一下的,随便翻一翻也可以,方法不一定对每个人 都有用,但或多或少都会有点启发,权当科谱读物好了。

一、整本书讲的啥?

这是一本介绍阅读方法的书。书中把阅读从低到高分为四个层次,分别是: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主题阅读。

书中介绍完这四种阅读层次后。还分别单一讨论如何去阅读不同的作品,比如如何去阅读哲学的作品,如何阅读诗歌,历史等作品,到最后一部分还出了练习题让我们去做,加强我们对这4个层次阅读的印象。

比如以下图片就是从阅读材材里截取出来的精采部分:

二、是怎么详细说明的?

基础阅读

基础阅读是最基本的阅读能力,几乎读过小学的人,能够识字认字,都具备了这种最基础的阅读能力。我们读小学培养的也就是这种能力。比如有一篇文章,我们能够认识里面所有的字,能够顺利地知道字面上定的是什么,那么就可以说,我们已经具备了基础的阅读能力了。作者的原意大概是这样。

但是,可是,我个人有个疑惑就是:怎么好像记得小学也是要做的阅读理解题的呢?如果是这样,已经用到分析阅读的规则了,而不仅仅是基础阅读。特别是小学的语文,还要求我们要写出一篇段落或文章的中心思想,难道老外的小学跟我们小学是不一样的吗?老外只教识字?

检视阅读

能做检视阅读意味着已经具备了基础阅读的能力了。检视阅读是指有选择地翻翻一本书,可以快速读完。或者可以不用全部读完,而是翻一小部分,快速地抓住重点或精彩的地方,然后判断这本书是不是一本好书,值不值得做分析阅读,这部分追求的是效率。

采用检视阅读基本就能判断一本书是不是你想读的书了,如果感觉非常不错,是一本好书,读完必有所值有所启发。那就认认真真地读下去,甚至接下来可以做更复杂的分析阅读。

那快速看的时候翻哪里呢?首先看序言和目录,序言是作者写给读者的介绍,有些作者会写得非常认真,告诉你这本书主要讲的是什么内容,我们读完后也大概了解这是一本怎么样的书了,还有一些书有别人的推荐序,如果刚好碰到是一位有权威人士写的推荐序,而且评论非常不错,那也会引发我们读下去的欲望,所以,序言是比较重要的,在读正文写一定要看一下。

然后就是目录,我们大部分人似乎是不会看目录的,觉得精彩的地方在正文,目录看不看都不重要,反正书读完自然就了解了。实则不然,目前也算是段落小小的总结,可以帮助我们看看书中的架构,哪些地方在说什么。文中指出,一些好书的作品的作者,为了能让读者,是会很认真的编排自己的目录的,读后之后了会帮助我们了解和判断一本书具体在说啥问题,所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是必看的内容。

分析阅读

只有完成前面的两个层次阅读,我们觉得这是一本我们觉得是很不错的书,才值得我们去做分析阅读。因为分析阅读会花费我们大量的时间,运用划线的方法,找关键字等各种各样方法来帮助去了解作者表达的意思,尽可能地去理解作者表达的论点。

而且,理论上做分析阅读会让我们对一本书的理解很深,因为我们会非常认真地去阅读一本书,抓住里面大部分的重点,能明白作者讲的是什么。而且还要用自己的话给描述出来。

这些规则或许可以帮助理解一本书的内容,但我有些怀疑是否有人在读书的时候会真的这样做,毫无疑问,用这些方法会比只看一遍会更加理解书中的内容,但是如果每本书好书都这样做的话,岂不是一本书会读到猴年马月?我看的时候有时在想,到底是好到何种程度的书才值得这样做啊?

分析阅读会提出那4个问题:①整本书都在谈什么?细节是什么?如何说明的?③这本书说的有没有道理?是整本有,还是部分有?④这本书与我何干?只有完完全全地回答完这4个问题,才能算得上做完分析阅读了,最重要的是要用自己的话给表达出来。

图片


主题阅读

主题阅读书中似乎用的篇幅不多,我个人理解就是确定好要研究的主题,然后接着列出书单,然后要读好多好多同一类型或者相关的书,然后再做结论。看到这里我就想到,老唐写的手银如果强行分类的话,也算是主题阅读的一种的了吧?毕竟据说至少是读了六十多本关于银行的书才写出来的手银行........

三、是真的吗?

个人觉得有一部分挺有道理的,比如就分析阅读提的那几个问题来说,回答那几个问题确实对我们理解一本书很有帮助,而且主题阅读中,阅读同一种主题而不同作者的书也会加深我们的理解。但是书中所说的其他规则,个人觉得似乎也没那么重要。

①其实分析阅读,也不一定要非得做。

因为好书不会看一遍就会完全理解了,而且即使用完分析阅读觉得自己完全理解了,有可能也不会是真正的理解。好书是值得多翻的,是会随着阅历的增加,再翻时又会有不一样的理解,不一样的体会。

再比如一本实用的工具书,看完一遍是绝对绝对记不住里面的内容的,只有以后当我们要使的时候,再拿出来用时,才是我们理解这本书最好的方法。

②也不是要完全读完读懂了才能对一本书进行评论

关于评断这本书的规则。如果翻译不行,或者太过久远,我们也是可以发现评论的吧?作者提到当理解一本书的内容时再下评论,这是没毛病的,我也同意。但是真的要完完全全地理解一本书的时候才可以下评论吗?我翻一下觉得讲得很垃圾,我直接下评论就不行了吗?规则有些限得太死了吧?看着看着看不下去了,那也是我们的自由呀?发表评论说这本书很一般,不想看了,或者翻译得很一般,没兴趣读下去了,这不算是我们的自由吗?

③读书嘛,重要的是有兴趣。

唯有有兴趣,才能值得我们继续读下去。如果规则太多,束缚太多,看了一些书后失去了兴趣,长期下来读不了几本书,反而会适得其反了。

觉得有乐趣有兴趣,无论多难的书都会啃下去的,如果没兴趣看,拥有这些技巧反而是没有什么用花拳透腿罢了。

四、对我有什么影响?

收获了快乐,对接下来如何阅读一本书,个人觉得帮助并不算很大,因为我还是凭着自己的兴趣来读,追求理解来读。

但是知道有这么个规则在,好像也算是有所帮助了?我个人觉得尽管这些规则非常有助于我们理解一本书,我们普通人可以去了解一下,但却没必要这么做。因为即使完全理解作者表达的意思,对我们来说意义也不是很大,而且在人生不同的阶段,对于一本书的理解和感受也不尽相同。

所以我更乐意去寻找一些对我们有启发性的内容。比如作者提到的关于优质辩论的观点。只有当双方都知道对方所说的意思的时候,这样的辩论才有意义。如果互相不理解,或者一方不了解另一方所说的,那这样的辩论是没必要也无意义的,鸡同鸭讲,不会讨论出一个好结果。

在我的生活已经发生过两次这样的事了,而且是在网络上发生的,因为一方所说的东西如果另一方不理解,就会句子和意思产生不同的理解,或者容易断章取义,这样的辩论是毫无意义的,所以印象深刻感觉有同鸣。

不错的是分析阅读提出的四个问题,可以帮助我们确定一个读后感的写作框架,这倒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意外收获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