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杖芒鞋轻胜马 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是怎样的人能写出这般豁达之词?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又是什么样的男子能在午夜梦醒这般悼念亡妻?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这个老头有点狂。这个人一定不只是课本上一小段人物简介里的苏轼,这个人也一定掀起很多波澜不惊的青春,否则怎会在而立之年一提起他就都有了话题。
在看完陆毅主演的连续剧《苏东坡》后,一个青春帅气,性格直爽的大暖男形象几乎差点就代替了那些年想象中的他。但是看到剧中这样的一个情节,让我有些质疑。在王弗不幸因病逝世后的第三年,他按乡俗迎娶了王弗的堂妹-王闰之。
剧中的王闰之似乎有些不像进士之女,更像是个斤斤计较的平常妇人,以致苏轼因一件小事骂了句“好一个糟糠之妇”,就这句话让我开始对这部产生了疑惑,越往后看越觉得剧中的苏轼越不像他,越想弃剧,似乎觉得电视剧把他描述得太过刻板,太过一本正经,但秉着有始有终的原则还是看完了剧。
心里的这些疑惑似乎在脑海封存,但是对苏轼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内心还是留着很多空白。在翻完林语堂先生的《京华烟云》后,他的那本《苏东坡传》让我爱不释手。
在描写苏轼和王弗的婚后生活,林语堂先生这样写道:
结发之妻王弗与苏轼琴瑟相和仅十年有一,春天,苏东坡和王弗放风筝,欢声笑语,其乐融融;夏天,苏东坡和王弗去赏荷花,才子佳人,其情深深,;秋天,苏东坡和王弗去拾枫叶,夫妻同心,其爱浓浓;冬天,苏东坡和王弗去看梅花,两情依依,其景美美。
读到这,觉得这样的神仙爱情真的是要羡煞死旁人,怪不得有东坡迷曾说“来生嫁给苏东坡,哪怕历尽千年的情劫。”
爱的有多深,结局就有多虐,而后的丧妻让他心情跌入低谷,三年守丧期后,一个年仅六岁的儿子,和一个不得不娶的新娘,是继续沉沦下去还是继续悲痛。王闰之的一声声姐夫更是让他羞愧难当。王闰之对姐夫的满满的崇拜让她心甘情愿的为之付出,面对这样的女子。苏轼终究选择接受和王闰之好好生活,而王闰之也陪伴苏轼度过“乌台诗案”这段最难熬的日子和被贬黄州后的最艰苦的生活。元佑八年,46岁的王闰之在陪伴苏轼25年之后染病去世。苏轼悲伤至极,写道“呜呼!妇职既修,母仪甚敦。三子如一,爱出于天。”试问这样的深情厚谊怎会出现电视剧中的好一个糟糠之妻之类的话语呢?
即使苏轼是犀利的,也不该是这种市井风格。气度不凡的青年才俊在任何时代都是会成为时代的楷模,受人追捧,显然苏东坡是有能力让男女老少皆为之着迷的男子。
苏轼任凤翔签判期间,受到当地人们的喜爱。知府宋选十分敬重,苏轼也能自由地施展抱负,政绩不俗便得了个“苏贤良”的名号。直到宋知府变成陈知府,一上任就对苏轼百般刁难,连苏贤良的这个名号也不允许别人再喊了。陈知府的屡次挑衅和侮辱让苏轼火冒三丈,终于是没有搂住火。
陈知府在府衙后院将外院的一土坡移至墙内建成一台,请签判官苏轼做记。《凌虚台记》- 夫台犹不足恃以长久,而况于人事之得丧,忽往而忽来者欤?……在场的官员无不为他捏了把汗。而陈知府却称之为传世佳作,并要一字不改地刻于石碑,竖于凌虚台下。后来才知陈希亮与苏轼祖父有交情在先,今故意刁难于他,就是让他明白官场就是官场,官场中无有才能与文章之别,唯有官职大小。宦海,无风三尺浪,有风浪千尺。
苏轼面对这位年迈的老人的教导,羞愧难当,对他也多了分敬意。然而老人的话,苏轼确实没有听进去多少,后来的“群乌未可辩雌雄”,更有在《湖州谢上表中》写到的“陛下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毫不掩饰地表达了自己不与当朝新贵合作的态度,表达了自己对王安石变法极其不满。轰动朝野的乌台诗案让苏轼差点命丧黄泉,让苏轼又一次体会到了官场险恶,但这也侧面反映了苏轼作为文坛领袖对舆论所产生的重大影响。
在一页页的阅读中,越来越发现这个文采飞扬,全能人才苏东坡是多么的让人着迷,他的深情率性,他的爱国爱民,他的不屈不挠,他的热爱生活……他的一生都值得细细品读。(作者:魏文俊,祁门一中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