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谷幽兰》读后感
作者比尔·波特是一个对中国文化很有研究的美国白人汉学家,他也是哥伦比亚大学人类学博士。1972年就去台湾一所寺庙修行,过着暮鼓晨钟的隐居生活。这样的日子一过就是三年,直到他结识了做庄子研究的中国妻子后,才离开寺庙,隐居在竹子湖边的一个家舍里,以“赤松”的笔名翻译出版了《寒山诗集》、《石屋山居诗集》和《菩提达摩禅法》等英文著作,并萌生了探访传说中的隐士的念头。
1991年在香港的一个广播电台工作,从1993起,比尔·波特和他的太太与两个孩子就一直居住在离西雅图两小时远的乡村居所。他每年都会以导游身份到中国来几次,他走过丝绸之路,到过少数民族聚居地,有时受邀到大学演讲,借此赚的钱,可以让他养活家人,并翻译自己喜欢的诗歌和佛经等。
探访隐士之前,他也曾有过住茅屋的想法,见过这些隐士之后,反而打消了这个念头。现在的生活,他觉得已经够了。“陶渊明是我的理想,翻译佛经就是我的道。”“很多西方人因为我的书,想要过隐士的生活。我对他们说,当隐士之前,还有一条路要走,你要学习很多的东西。那些在终南山隐修的人,就像在读哈佛大学,而我已经毕业了。”
《空谷幽兰》是比尔·波特写的一部关于中国的"寻隐者之旅"。他通过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亲身探访隐居在终南山等地的中国现代隐士,引出了中国隐逸文化及其传统的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并将其与他正在采访的现状相对照,表达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高度赞叹和向往。
书内插图照片中的风景异常优美,人物也很传神,由美国著名摄影家斯蒂芬·R·约翰逊拍摄。
本书翻译明洁,有深厚的文学功底,选用的文字非常优美,读来就像书名一样很有诗意和美感。
第一章 隐士的天堂
比尔·波特认为如果佛教在中国或其他地方还存在,会更多依赖于生活在茅篷或岩洞里的比丘或比丘尼,而不是依赖寺庙里的那些人。回顾佛教两千五百年的历史,基本上所有的大师都是经过一段隐居生活而开悟的。所以他来中国大陆探访佛教是否存在,就决定要把精力集中在隐士传统而不是寺院传统。
第二章 月亮山
台湾语言学家杜而未认为“终南”和“昆仑”是两个同词源的词,都来源于同一个字,意思是“月亮山”。因为月亮女神住在昆仑-终南这列山脉中,于是这里成为试图接近月亮神德和力量根源的地方。
在中国,隐士一直是人们最尊敬的人,是圣贤,能够看到其他人看不到的东西,听到其他人听不到的声音,承载了中国文化最古老的价值观。
第三章 举世皆浊
隐居和从政被看作是月亮的黑暗和光明,不可分又互补,隐士和官员常常是同一个人,只是在他生命中的不同时期。
第四章 访道
“道”最初是指月相。中国最早的道教徒就是拜月的男女萨满,他们用自己灵魂飞行的力量去探索月亮永恒更生、亘古长存的秘密。
作者在重阳宫附近的山里寻到楼观台,与主持任道长进行了一些访谈。了解了道观和道教的历史和现状。
道教在很多世纪前分裂成北方的全真派和南方的正一派。全真派成员需要住在与世隔绝的道观里,正一派是在家宗派,可以结婚、喝酒吃肉。
道教师傅收了一个徒弟,可能会考验几十年才把自己知道的一切事情都传授给他,很少徒弟有那种毅力。
所有的道教徒迟早都要独自生活一段时间,好集中精力修行,重要的是学会静心。一旦能够做到静心,就可以住在任何地方,甚至是喧嚣的城市。
道教修行的目标是“无”,就是回归,是道之体,就是要成仙,修成一个长生不死之身,临终时会从肉体中分离,与道融为一体。
现代道士的修行方式跟古人并没有什么区别。修行重要的是过一种合乎正道的生活,不一定非要出家,戒律使修行成为可能,如果对自己不作要求,修行就会一无所获。
第五章 鹤之声
终南山东端的华山,作者找到了一位修道六十年已经八十多岁的谢道长,向他咨询了很多问题。
老子说要修静和不偏不倚,要自然。自然就是不强求。当你自然地行事时,你就会得到需要的东西,但为了了解什么是自然,必须修静。
隐士们都想一个人待着,所以不容易找到他们,即使找到,可能也不愿意说话。他们不喜欢被打扰,更愿意坐禅。如果他们能够滋养内在的能量,可以不需要食物,也许可以入定几个星期。
不可能只逛逛道观就学到东西,至少要在道观里住上三年,而且要做日常杂务。至少要三年的体能训练,心才会足够宁静,可以理解道。
经过千辛万苦的攀登,他们到达翠云观,遇到住在顶峰四十五年已经七十的薛泰来道长,进行了一些访谈。
修行要花很多时间,必须保持身体健康,要清心寡欲,悟是自然发生的,如果有很多念头和欲望,就活不到实现目标的时候。
第六章 登天之道
比尔到香积寺与六十八岁的主持续洞交谈。
在禅宗里,不停问谁在念佛,直到发现自己出生以前的本来面目,发现我们到底是谁,这就是禅。
在净土宗的修行里,只是用心念佛号,心不动,妄想就消失,就是一心在念,结果与禅是一样的。
所有的法门都适合,法无对错,哪一种修行方法更合适取决于那个个体。一切法门都是相互联系,彼此含融,殊途同归。
然后作者又找到了龙王寺里的88岁比丘尼圆照,她出生于六代中医世家,父亲和祖父中年都当和尚了,她毕业于北京的佛学院,16岁就出家了,她修行的是密宗。
密宗修行更接近于禅,是禅的极致,但不是给普通人修的,有点像开飞机,很危险。净土宗修行就像赶牛车,很安全,什么人都可以修,但花的时间要长一些。
圆照总结的佛教修行本质是四个字:慈、悲、喜、舍。
第七章 云中君
作者来到了兴教寺,与74岁的方丈常明进行了谈话。
自从佛教传到了中国,人们就来终南山修行,修行不是一两天就能完成的事情,要花费很多年,才能真正有所得。但来这儿修行的人都不怕苦,很多人在终南山里开悟了。
爬了很久的山后比尔赶往兴庆寺,遇到61岁的主持志诚。
他说如果人静,在哪里都能静下来,如果人不静,在寺庙里也静不下来,什么事情都取决于你自己。生命是短暂的,如同一道闪电,但在得到人身之前,我们还有另外一副面孔——我们的本来面目。我们用眼睛看不到它,只能用智慧去了解,我们都有佛性,都注定要成佛,但必须修行,才能觉悟到真性,即你的本来面目。
第八章 朱雀山
由于那时候还是1989年,国内对外国人还是比较警惕,经常怀疑比尔是间谍,所以总是得用迂回方式才能见到想见的人。通过中间人的安排,比尔见到了陕西省佛教协会的会长许力工居士,了解了我国对宗教的管理概况。
第九章 走过销魂桥
在骊山的老母(女娲)殿,作者遇见道士陈世杰,问他关于女娲的问题。
陈道士有独到的见解:女娲代表着本体的无,我们都是她的孩子,一切事物都是从她的无中孕育出来的。
当人们努力去寻找道的时候,他们就失去了道。我们能做的一切只是修德,真正的德会导致真正的道。但大多数人修的不是真正的德,他们修炼的是神通和心念,修习真正的德就是要去掉所有的神通和念头,像一个婴儿一样,无看而看,无听而听,无知而知。修了德,道自然就来了。但道是空的,不可解说。
第十章 暮星之家
第十一章 访王维不遇
中岁颇好道,
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
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
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
谈笑无还期。
第十二章 大道入廛
比尔来到了八仙宫,讲了八仙的故事,遇到修道失误而失明的杨道长。
修道就像当胎儿,当我们最终明白道的时候,修行已经结束了。不过我们修的不是肉体,肉体不是我们的真身,真身在假身里面,除非把假身弃置一边,否则真身就不会出来。
佛教徒和道教徒走的是同一条路,只是做着不同的梦。本质上佛教和道教是一样的。佛经和道藏讲的是相同的事情。只不过道教强调命,佛经强调性,真正修行的人是性命双修的。但不管修佛还是修道,要成功都是很困难的。
作为中国人,看完本书实际上是有点儿惭愧的,没想到是一个外国人完成了寻隐者这件很困难的事情。在这里要感谢作者比尔·波特让我们了解了非常难寻觅到的当代隐士的现状。图片图片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