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看见》读后感

旌旗读后感发表于2021-12-30 09:11:16归属于读书笔记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看见》读后感

花了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断断续续的看完了《看见》这本书。看这本书对我来说内心其实是比较复杂的,很早就被安利了这本书,以前试过好几次打开,可是每次都是看了几页就又停下了。这次看之前朋友说作者柴静是著名公知,自己对柴静的认知一直是《看见》带来的,记者、犀利、揭露社会的阴暗面这是对柴静的全部印象,听说这个之后去网上搜了一下相关信息,争议挺大的,差点又要放弃读它了,最终还是决定读一遍。

作者柴静

关于作者柴静,更多是让人觉得唏嘘。从《看见》记录的每一个新闻事件都让人觉得她真的是有在认真的去做采访,去反映我们社会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对这些问题的解决起到了一定推动改进的作用。从她在央视的发展路径就可以看得出来当初她的受欢迎程度,在读《看见》的过程中特地去看了其中一些采访的节目,确实是比较有深度的,在移动互联网不是特别发达的年代,柴静能如此受欢迎并不让人觉得意外。

网上对她讨论最多的三件事:赴美生子、对丁仲礼院士的采访、纪律片《穹顶之下》,应该说对丁院士的采访是最有争议的,另外两件事基本是一边倒的谩骂。《穹顶之下》就算的上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了。柴静应该更多是在这个过程中慢慢被一些境外组织或者人影响到了(《穹顶之下》项目的资金来源基本不是什么好机构),然后心态发生了变化,最终从大众眼中的“女神”变成了“公知”。如果她能坚持不忘初心,现在我们应该也还会有一档有深度的观察类节目,可惜了。

《看见》

看见社会百态,看见普通人的困苦,这个世界从来就不是非黑即白的状态。全书分20个章节,记录了20个社会事件。这些社会事件基本都是普通人的酸甜苦辣,但是应该没有甜的,酸楚苦辣更合适。前面对于作者是公知的这个认知,多多少少对看书的时候有一些影响,在书里有一些中美对比的例子看到的时候下意识的觉得这就是在抬高漂亮国踩低中国,就是作者公知的实证了。但是之后仔细想一下,在十年前,大部分普通人的潜意识也都还是西方的空气都是甜的思维,这种观念的转变不过是最近几年的事情。在当时的情况下作者举例应该是更希望我们的社会在一些问题上有所改变,这些内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双城的创伤是印象最深的一个事件,也特地去看了当初的采访视频。一群十二三岁的少年相继服毒自杀,当初的采访并没有播出事件发生的真正原因,只是停留在猜测层面没有结论,书里在篇章的最后用很少的篇幅写了真正的原因:情感纠葛。当初的采访没有把真正的原因放出来是因为所谓的政治正确,在大部分家长眼中连早恋都是被禁止的,怎么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不可思议。还是懵懂无知的少年因为感情做出这样的事情并不奇怪,在农村家长本身对情感、对性都是晦涩、闭口不谈的,更别说教育孩子了,加上农村孩子的娱乐内容少,接触的事物也少,在懵懂的青春期分不清友情爱情,容易把感情当成最重要的事情去对待,受到了打击,走向了极端,悲剧发生。

“非典”之下的人生百态,跟现在的新冠疫情可以说是惊人的相似,多少人的人生因此发生改变;被家暴人群的沉默和爆发,故事一开始就已经是悲剧;性少数群体的无力抗争,他们不过是众多向着太阳的向日葵里,向着月亮的一朵,其他并无差异;征地拆迁,普通人都想一夜暴富;权利和贪念,能保持初心就显得尤为可贵;震惊全国的药家鑫事件,大众看到的更多是冷血、无情,可是背后也满是无奈和心酸。每一个事件都不是特例,每一个人都在或多或少的经历一些类似的事情,只是有的人忍住了,有的人走向了极端。普罗大众的困苦不过如此,生活总是不尽如人意,书里记录的事件只是酸楚苦辣,但是普通人的生活是酸甜苦辣。

世界不是非黑即白

看完整本书想到了四句话。第一句: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第二句: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第三句:冤冤相报何时了,得饶人处且饶人。第四句:君子报仇,十年未晚。前人总结出来的道理也会相互矛盾,可是都没有错,不过是不同的人生经历不同的人生态度,导致的不同人生选择。就像书里有句话:他是好人,只是他做了一件坏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苦难和希望,不会只是单纯的两面。在生活中,我们总是太容易被舆论带着跑很少有自己的思考,很多事情反转的时候总是令人唏嘘。世界不是非黑即白,我们应该看到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