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中国》读后感
阿软
4月23日,既然是读书日,还是说说读书的事儿。
安泰读书会这周开始了“认识中国”的主题阅读。
第一本书是许倬云老先生的《说中国:一个不断变化的复杂共同体》。
昨天许纪霖教授给我们做了读书主题分享,他在开头说道:
“越是在沉重的时刻,我们越需要阅读,因为每当世界上有大事发生,我们总需要找一件其他的事情来让自己的心安定下来。”
这让我想起毛姆说的,阅读是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而阅读历史,更是在避难之余寻求当下的现状和情绪从何处来,向何处去,为该怎么理解现实中正在发生的事情,求一个答案。
过去我的中国史基本为应试而读,尤其是高中读理之后,连朝代更替都快记不清了,隋唐之前的更是模糊,大学之后因为学科关系倒是看了不少欧洲史,但也只是图个故事,无甚深思。
最近倒像是有什么机缘降临,读完战国史大部头之后雀跃了好几天,像是找到了一丝根的所在,其后又遇到了《说中国》。
这是我第一次读系统性视角的大历史书,讲述了华夏民族从新石器时代到满清落幕的融合、变迁、发展和衰败历程。
在洪流变化之中,基因、气候、文化、经济、政治、宗教、社会等因素互相交织,让中国成为一个复杂的共同体概念。
许老先生像是站在中华土地之上空,历经漫长岁月的俯瞰,让我认清了一张完整的发展脉络。
而在未来,无论我读这张脉络中的哪一段、哪个点,都能知道自己身处何处,非常高兴能在对历史的兴趣萌芽期遇到这本书。
成、住、坏、空
中华文化的发展路径
夏商周时期没有边界的文化扩散影响逐渐形成;
春秋时期百家争鸣、乱中生定,为中国后世奠定经世文化内核;
秦汉时期奠定“中国”和“天下”两个观念的内涵,形成自上而下坚实的“家国天下”;
隋唐时期大开大合,在开放与包容秩序下,胡汉二元中国呈现融合之态势;
宋朝的地位微妙,畸形政体促进了经济发展,但到底已失家国天下的气势;
蒙元短暂的征服王朝,中国被外族统治,却第一次实现胡汉二元中国的统一;
明代是汉人统治的回归,但却继承了蒙元的专制皇权,固步自封;
满清更是对中国文化体制的消磨,最终以文化、经济、政体“坏”的败局收场。
历史壮阔而悲怆,一朝览尽住、成、坏、败之变局。这本写的很薄的厚重史书,举重若轻却发人深省。读到沉痛之处,很难不让人自省和回望。
下面我就结合阅读时的想法和线上阅读会的收获聊上几点。
瘟疫
与军事侵略
席卷全球,历经2年而不灭,新冠必将是一段留在历史之中的记忆。回想书中提到的几次改变历史走向的瘟疫,说一说黑死病。
成吉思汗时期,出现一个极为庞大的蒙古帝国,跨越欧亚大陆。许老先生探讨其出现和崛起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因为当时欧洲发生了黑死病,人口减少了1/3,正值衰败之际,无法抗御黄祸。
东方本来没有黑死病,而蒙古军的长征与戍守,各种军人大量移动,将黑死病带到中国北方的草原和中国本部。
据说蒙古军曾经用抛石器将病死者尸首投入围困的城市中,造成城内居民大量死亡。
因此也可以说,黑死病是蒙古军攻占中原土地时使用的生化武器。
黑死病起源本身没有定论,但就在东方国家的影响而言,自是人祸。
秦汉体制
为中华筑本的关键所在
秦汉时期,是中华家国天下文化的奠基阶段,即“成”的时期。整体来说,自是基于文化、政治、经济各项的“软实力”的提升。
但其中最为重要的,并且也是元明清未曾延续的重要因素,是秦汉帝国的文官组织方式。
西汉依靠察举制度,收罗全国的人才和信息,能分层分曹办事,稽核成绩,信赏必罚。
中国当时的政治结构,相对于同时代的罗马、波斯和印度而言,不至于完全依赖皇权的人治和贵贱的阶级特权。
用今天的术语说,皇帝代表的是政权,文官系统代表的是治权,二者彼此制衡。
东汉后,君权强大,文官系统不再独立。从此以后,中国两千年来,不再出现真正有独立性的文官体系足以抗衡皇权。
后世每一个朝代,制度上都有过独立的文官系统,实质上都是君主在“内廷”秘书班子的辅助下,实行专制的统治。
中国实用主义
的历史由来
中国实用主义的背后原因,既是中国的幸也是不幸。
民以食为天,生活形态、哲学形态都由食物获取方式为底层基础。
华夏文化是一个长期以农耕文明为核心的文化,它是中华民族长期、稳定、可继承性的获得发展的基础。
天气好的年份,水土好的地方,守着一块地就能吃饱,农民就能活着。
为了在这块地上吃得更好,中国人的种植技能在很长时间内都是世界领先的。但中国人的钻研也仅限于此 ——经世致用,只求更多的物质收获。
它形成了中国人的基因,并不断地自我固化,直到成为我们的传统。
希腊的航海文明和日本的海洋文明与之不同,海洋交流带来了视野的扩展,燃起了跨越自我认知的为求知而求知的欲望。
昨天读书会上,关于这个问题,许教授还提到另外两个点:
一是科技制度弊端。
当所有科研的项目要求都是短平快,只允许成功,不允许失败,那么不论项目设计的多么天花地坠,实际上都选择是一心求稳但没有太大的突破价值的项目。
二是中国人的投机性。
中国人足够聪明,但不论是商界还是学界,所有人都在注重讲故事。因此很少再有聪明人再去为求知而求知,或像工匠一样,全身心投入,实实在在的去做一个项目。
既有人性的因素,也有体制的因素,也有文化基因的因素,中国实用主义是综合形成的。
大国发展
到底追求什么
首先,从历史里能看到的答案是,不是GDP。
1840年鸦片战争英国打败中国的时候,中国GDP还是世界第一。
伴随我们90这一代人成长的,是中国GDP体量的持续提升。虽然当前增速大幅放缓,但仍已回归到世界第二的位置,可一旦遇到国际环境波动,卡脖子依然是几道禁令的事情。
技术和科技是两件事情。中国的技术能力是一流的,但是真正的创造力都是和科学有关。在农耕国家的保守和内驱化暗含在血脉之中的现实下,更应认清自身的弱点。
许教授在分享会上谈到,今天由于疫情的严重,SH临时处于这样一个封城的状态,实际上严格说起来,SH对国际、对全国的开放性联系被切断了。
切断以后是什么样子的,我们今天都已经深有感受。它就像是在特殊情况下实现的一个非主观意愿的局部模拟从某种意义上,形成了一个所谓的内循环。
而今天,我们所有身处其中的人得到的最大的启示是什么?
外循环是不可缺少的。缺乏外循环和开放,一切改革都是难以实现的。
写在
最后
这只是一篇读书后的心得感想,没有要延展说些什么。但也许事有关联,感有相通。
今天很多朋友说自己无法发声,但能被锁住的只是互联网中的字节和像素,而思想所到之处,自由畅行无阻。
开始写这篇文的时候,看到黄少卿教授朋友圈里发了一条:“读书吧!何以解忧唯有读书!“
保持读书和思考,活力终有冲破僵硬的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