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化的特质》读后感
这无疑是一本非常小众的书,豆瓣只有一百多人评分。而我买它的契机也很偶然。我曾经定下每月一本纸质书的目标,虽然家里未拆封的纸质书还多的是,无奈俗务缠绕,心情烦躁,读不下去。鉴于补偿心理,我于近期购买了(比以往多得多的)纸质书籍。(还有一个原因是今年疫情的频发,让我产生了报复性消费的冲动,可惜旅游去不了,吃多了还要花钱减肥,只有买书了,虽然我不读,但我买了我就开心呀,就是开心!)(另,此时此刻我正在又一次解封前夜敲下这些文字,与你诉衷肠,盼君一观。)
为何选择作者许倬云的书?
因为他祖籍江苏无锡呀。我和大知识分子终于有共同点了,赶紧打卡一下。而且据我观察,某书店内囤积大量《万古江河》(此书非常值得一看,让我找机会听一下书哈,被人读烂的书自然非常有可能有音频,出于时间节约角度的考虑,并没有轻视的意思),非常有理由相信,许老曾经到此一游。真乃无锡(文坛)之幸事。(可惜我没参与,以上也仅是我的揣测,错了就错了,童言无忌哈,童言无忌)
为何选择许倬云的这本书?
逛书店的时候正巧看到了,出版社不太常见,但整体封面设计抓人眼球,书籍内容是古早时期的,排除“口水书”的陷阱。出于逛书店绝不空手的现阶段“救市”的想法(你想笑尽可以笑。如今我吃饱穿暖了,要选择花钱的地方,那绝不是房地产行业,谢谢!),果断买下!(我下一次逛书店不空手买的书都是旅游地图了,太难了,实体书店太难了!更难的是,这些店又不开了,换句话说,我又出不去了!!!)
其实选择的理由还有很多,第一点,如上所述,它第一观感不是烂书。第二点,定价合理,这在我这里非常重要,你可以说我穷,毕竟事实也便是如此。但大作家、大文豪、大知识分子的书,一般定价都十分合理,在30-60这个区间,个别大部头可以放宽到100以内,但那绝对得具备一定的史料价值,即有重新翻阅的可能性。这可以细细地说。小说,目前最畅销的体裁,如果一本小说的定价超过60,甚至,超过40我个人都不会买,读者便会选择别的阅读方式。拜托,信息时代了哟。可以这样思考:100元可以买几本?三本还是两本?三本便超值,两本便要考量考量此书是否够格。(一切看来是阳春白雪的背后必然是鸡鸣狗盗,蝇营狗苟,如果你不能感同身受,那恭喜你,有人替你干了你不愿意干的事。唉~想说的从来都无法说出口,滞后性、差异性真的超出我的想象,每每读到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优秀作品时,我都会莫名的感慨。市场啊市场,经济啊经济,乡村啊乡村!)
我本不想这样斤斤计较,但事实便是如此。我用书籍定价来判定作者也是有此根据。你说我偏见也好,说啥也好。书籍被发明出来,不过是知识的载体,你把获得知识的门槛抬那么高,来显示您知识的渊博?身价的不菲?地位的优渥?恕我不奉陪。并且在我的认知世界里,我所尊敬的内容输出者,老妪能解。(吼吼吼,我就是在内涵某些摄影家哦,就不指名道姓啦,别人在别人的架构内完成了正循环,你个外姓人,插什么嘴!)(再怎么指手画脚,都没人陪你玩啊,你又不知道贵圈多难,这已经是诺干圈子里为数不多的清流啦。活着总能看到希望。)
第三点,封面设计到位。这本书是16年出版,相较于06版、13版,本书封面化用了古书书签,一下抓住了我这样有专业背景的读书人的眼球(夸夸我自己,哈哈)。这样一本好书,值得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