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连谏最新出版的长篇小说《流年》由湖南文艺出版社,2023年8月出版发行,2023年12月份第二次印刷,毫无疑问,这部作品正在热销,对于整个出版发行业正处于不是非常景气的大环境下,连谏老师的这部作品能够在不到四个月的时间里再次加印,足以见得读者对这部作品的喜爱程度。
出版物迅速加印的记忆,我还是停留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当时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意大利著名作家薄加丘的代表作《十日谈》,第一次印刷是1984年八月份,由于太畅销,不得不在当年十月份第二次印刷,即使这样在我们小城想买到这本书也是非常困难,我得到这本书是花高价买回来的。
到了二十一世纪的当下,出版社如雨后春笋般遍布中国大地,各种优秀的中外作品也不在洛阳纸贵,一书难求,图书发行已经不再呈现书号难寻的景象,无论从网上,还是各地的实体书店,几乎都能满足一般读者的基本需求,不仅如此,在一定程度上呈现供大于求的趋势,就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作家连谏的书能够在不到四个月的时间里加印,可以说也是一个奇迹。
作家连谏这部长篇小说《流年》由五个中短篇小说组成,它们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最终合成一部有关李老汉、李大卡和李第一祖孙三代人身上发生的故事。这些发生在作家的家乡高密乡起风镇的故事,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一直写到改革开放时期,纵跨60年的光阴,是时代江河图腾中的背景细节,幽微而生动,详实地坦陈着生而为人的苦痛与酸甜。
我作为作家连谏的朋友、粉丝,很有幸在这本本书尚未出版发行前,就阅读过部小说,是为数不多的先睹为快的读者之一,作家连谏陆陆续续写了这些文字,历时有将近两年的时间,看完这些作品后,我跟作家连谏说,这部作品一定会受到读者的欢迎,这本书一定会大卖。
作家连谏问为何这样说,我说,这五个独立成章的作品写了我们现实生活中离读者最近的事情,不仅写出了中国农村的发展变化,也写出了当下中国农村生活的状态,人物与所表现的主题跟现实生活贴得很近,用最通俗的话说,这个故事并不遥远,就发生在当下,很接地气。
在这部长篇小说中,作家讲述了自己的家乡高密乡起风镇李老汉一家三代人呈现出的不同的生活态度与相似又不太相同的命运,为我们展示了自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到当下这个漫长历史过程中中国农村的发展和变化。
这种变化是与社会发展大环境同步,不管你跟得上跟不上社会发展的要求,但社会和人观念的变化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写出了传统观念与新观念的碰撞下产生的不同的命运,当然作家清楚地看到三代人命运的最终还是有着神秘的相似性,我认为这是这部作品很好看的看点之一。
通过阅读不难看出,无论历史怎样发展变化,唯一不变的东西就是人性,我们在这部作品中处处看到不同背景下的人性的不同表现方式,而表现人性的最直观的方式,我认为就是写每一个人在现实生活中表现出的各种欲望。
记得一位作家曾经说过:“欲望是人的本质自身——就人的本质被认作人的任何一个情感所决定而发出某种行为而言……自从人堕落之后,欲望就成了人存在的基本形式,也是本质;……人的欲望、肉体、肉体的激情等身体性的事物,是生存的常识和基础,他们的一切思想和写作活动由此展开。”
作家连谏在作品里没有好为人师,更没有通过人物和故事给我们讲述空泛的大道理,而是围绕李老汉一家三代人面对生活表现出来的最真实的内心想法和做法,承受为此而带来的苦痛与酸甜,让人感觉到真实、鲜活和感人。
无论是李老汉,还是他的没有血缘关系的儿子李大卡,还是李老汉的孙子李第一,他们这三个不同时期的人物,都具有不同时期的代表性,使不同年龄的读者都能找到与自己年龄相仿的人物命运的对应,像是在写自己身边见到过的那些人物,感觉在写我们非常熟悉的亲戚或姊妹。
作家连谏在这部长篇小说的代序里写道:“如果说写《迁徙的人》标志着我的写作走上了归乡路,但只走到半路,那么,写着一组小说,我回到了家乡。”在我看来作家连谏笔下的这个家乡是中国农村的缩影,精准抓住了不同时代的中国乡村特性与相似性。
其实这部作品也可以视为中国农村发展简史,用三代人的不同境遇,将中国乡村发展状况勾勒出来,不同的年代,有着不同的难处,对生活的不同追求,随着时代发展,对新生活的期盼也在发生着巨大变化。
作为一个作家要努力地写出感觉并营造出有生命感觉的世界,因为有了感觉,才可能有感情。没有生命感觉的小说,不可能打动人心。而这正是作家写作的特长,善于抓住作品中每一个人内心的真实感觉,这种感觉又是我们平民百姓共有的,所以在讲述他们的悲欢离合,讲述他们的内心躁动,你会觉得作家塑造的那些人物,就生活在我们身边,这也是作家连谏独有的写作特点,她会讲故事,会抓住读者的审美情趣,她笔下的人物鲜活、生动、有趣,所以那么多的读者喜欢他的作品就不足为奇了。
我认为作家连谏写作的第二个特点表现在女性作家对生活和人性特有的敏感,她能更快地握住人类心灵的特性,进到精神的隐秘地带,从而直抒达意的书写。我们在作家连谏这部作品中感受到她精准地挖掘出李老汉一家三代人的相同又不尽相同的一生,这种对命运神秘性的感悟,留给作品一份厚重。
写到这里又让我想起著名作家莫言曾经说过的:“写什么,是要根据自己内心指引和指示来定;你感到对什么事情感触最深,什么事情你最想说,你就写。……题材没有过时不过时,没有新和旧的说法,故事毕竟是一种承载人物的容器;所有的小说题材并不特别重要,重要的是我们通过小说表现人的感情、人的性格、人的命运,我们通过小说来塑造个性化的、让人过目不忘的、典型的人物形象。”我认为这部小说的人物丰满,情节生动,具备了这种特质,人物塑造感觉不到陌生,就是写了人们的生活状态和心理,贴近生活的现实,开掘人性隐秘是作品的特色。
有一位著名的作家、评论家说过:“小说所分享的,正是文化和历史中感性、隐蔽的部分,它存在于生命舒展的过程之中,可谓是历史的潜流,是历史这一洪流下面的泥沙和碎石——洪流是浩荡的,但洪流过后,它所留下的泥沙和碎石,才是洪流存在的真实证据。生命的痕迹,往往藏于历史这一巨大幕布的背后,小说就是要把它背后的故事说出来,把生命的痕迹从各个角落、各个细节里发掘出来,让生命构成一部属于它自己的历史。许多的时候,历史只对事实负责,却无视生命的叹息或抗议,更不会对生命的寂灭报以同情,它把生命简化成事件和数字,安放在历史的橱柜里,这样一来,个体意义就完全消失了——而文学就是要恢复个体的意义,让每一个个体都发出声音,留下活着的痕迹。”
其实看出门道的读者,已经从作家连谏的这些故事中感觉到已经这样去书写,生命的痕迹,往往藏于历史这一巨大幕布的背后,小说就是要把它背后的故事说出来,把生命的痕迹从各个角落、各个细节里发掘出来,让生命构成一部属于它自己的历史。
李老汉一家三代人表现出来的那种与命运的抗争,其实就在恢复个体的意义,让每一个个体都发出声音,留下活着的痕迹。李老汉一家三代人是中国农民的代表性的人物,从他们身上看到了几千年来中国农民骨子里是什么样的精神支撑。
我在想,或许每一个作家写到一定的时候,一定会把关注点放到从历史的角度去审视社会和人类命运的发展,我们知道的国内著名的这些作家都写过类似的作品,例如,路遥的《平凡世界》,陈忠实的《白鹿原》,贾平凹的《老生》,阎连科的《我与父辈》,莫言的《生死疲劳》,尤凤伟的《衣钵》等等,都是从历史的角度去审视我们社会和人性的发展变化,表现出了作家对社会的关注与责任担当,而作家连谏的这部《流年》又与这些大家所表现的历史人物有异曲同工之妙。
也许有人会说,一部作品为何要去跟历史去牵扯上关联,我只能这样说,一个作家的最基本的责任,作家必须与他成长的这块土地保持着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相互作用。因为,一个民族只有通过历史才能完全地意识到自己。
历史被认为是对人类的合理认识;历史对于人类尤如反省和联系的意识对于为理性所制约的个人,缺少了它,兽性便会表现出来。……在这种意义上,历史成了整个人类所共有的直接的自我意识,只有凭着历史,人类才成为一个整体,才成其为人类。这是历史的真正价值所在。
这部长篇小说出版发行时,作为读者的自己身在海外,到2023年年底回国后才看到这部作品,自然与我之前看到的五个作品的排列顺序不太一样,我认为作家连谏的这种安排更能表现所要表达的主题,为此自己陆陆续续写的读后感也做出调整,当然在情节上作家连谏也做了一定的删节和补充,可我之前写的这几篇读后感已经成型,也不想去做太大的改动,保持最初阅读后最真实的想法。
原本想跟作家连谏要求我的那样,把这五篇读后感串连起来,但再三考虑,认为把五篇读后感合为一篇文字,感觉实在有点太长,对“快餐时代”的读者而言,耐住性子阅读那么长的文字的可能性几乎不可能,也只能按照自己之前写出的这些文字略做调整,至于是不是能够表达出作家想要表达的意思我不敢说,但这是我自己的个人阅读后的所思所想,将按照作家连谏在这部作品里的五个章节分头写了读后感,在随后的时间里我将分五期贴出,接受读者的批评指正。
再次感谢作家连谏在这本书的代序言里面对我的褒奖,很惭愧,知道这些读后感离作家连谏想要达到的要求还有相当大的距离,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继续关注作家连谏的作品,更希望作家连谏能够在新的一年中创作出更多更优秀的作品,给读者提供上乘佳作,为小城的文化繁荣做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