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来聊聊道德经的第十七和十八章: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之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信不足,有不信焉。
犹兮贵其言。
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网上有各种各样的解释,意思深浅不一,其实从很多层面和角度讲,都是适用的,真的不愧是“道”。
就从我身边的经历来讲,大家都不知道的一些可以喻为“太上”一级的企业领导,肯定我也不知道,但我相信一定有这样成就可圈可点却从未标榜自己的领导,也许他制定的某项政策、纠正的某个错误、改进的某项措施一直发生着持续的正面效应,他们没有留下论文,没有留下总结,只是在关键的节点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并持续发生影响。也许我知道他的名字,不过我不太清楚他有什么功绩,因为他从不标榜,这也是一种“不知有之”。当然,他不是大道,大道也太牛了,一定还不足以称为“太上”,但是他的作为符合大道,这就叫“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
其次,亲之誉之。这样的好领导,在我的职业生涯中,也是犹如好多颗星星一般照耀着。只要心念正常的人,都交口称赞。不过我觉得用语言称赞也不是什么高尚的行为,无论是正面称赞还是背后称赞,因为啥呢,第三章有解“不尚贤,使民不争”,当你对着外人真心夸赞一个朋友的时候,不能仅仅想到为他宣扬好名声,也要想到不分场合的夸赞会使朋友遭受嫉妒,“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少说两句,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亲近行为和及时雨一样的鼎力相助才是真正地表达尊重和赞誉。一个人最好的名声就是没有名声,这又和第一段相合了。当然,好名声是非常可贵的,也是非常难的,如果你常常听到某一个人好名声在外,那么他一定是一个值得所有人学习的人。
其次畏之。再次一点的领导就是老百姓害怕他,这样的领导有威,也可以镇得住乱像,但是和前两者不一样,大家的内心是不服气的。
其次侮之。做领导的到了什么样的地步,才能被老百姓去轻蔑呢?那一定是每一样都拿不出手的奇葩选手了。
在一个人身上,这也不是恒定的,他有时候是第一种人,有时候可能是第二种人。比如一个人虽广受赞誉,但他有很多事情也没标榜自己。第三种和第四种可能都相对比较独立,因为这两者个性太突出了。逞威风的人基本上只靠逞威风这一招生存,但凡他有真才实学,也不需要去逞威风。被人轻蔑的,但凡他有一面可以拿得出手,也不至于总是被人轻蔑。信不足,有不信焉。领导的威信不足,老百姓才不相信他。
犹兮其贵言。最好的领导,能当大领导的,可能通常显得是非常悠闲的。(在这里,我的脑海里冒出了一个人,哈哈哈,真的可以)他们很少发号施令,但是事情就是办成功了,老百姓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就觉得我们本来就是这么样的。
不过我在这里研究领导干什么呢?一是平常外在环境冲击比较大,二是道德经嘛,他主要讲的就是统治者怎么统治。但是平民百姓看了,也是可以运用在生活中的。比如家长就是家里的领导,大人就是小孩的领导,饲养员就是猫猫狗狗的领导。
大道废,有仁义。
智慧出,有大伪。
六亲不和,有孝慈。
国家昏乱,有忠臣。
大道被废弃了,才有提倡仁义的需要,六亲之间不和了,才能显出孝慈。仁义与孝慈是人本来就应该有的东西,如果到了提倡的地步,那说明这东西已经很缺失了。就像现在法制社会,依然有人游走在犯罪的边缘。
当有人过于运用自己的智巧时,一定会做一些投机取巧的坏事。因为做正事一般都是老老实实就可以了。
当社会混乱的时候,才能显现出忠臣。在混乱危急的时候,仍然坚持正心正言的、仍然忠言逆耳的,可能就算是忠臣了吧。就像古代在朝廷快要被反贼覆灭的时候,平常那些忠于皇帝的人早就卷钱跑路甚至投靠叛军了,而那些不招皇帝喜欢、整天纳谏的人,在这个危急时候依然守在原地苦苦纳谏,毫不给面直捣皇帝的心窝,脑子正常的皇帝就顿悟了,然后就物极必反————复国了,脑子不正常的就瞬间灭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