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邻家的百万富翁》读后感

旌旗读后感发表于2025-02-17 09:54:14归属于读书笔记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邻家的百万富翁》读后感

刚读完托马斯.斯坦利和威廉.丹科写的《邻家的百万富翁》,觉得这是一本追求财富自由的人都会喜欢的一本书!所以赶紧分享一下!

这本书通过大量的数据调查,发现真正的百万富翁,并不是那群光鲜亮丽的高消费人群,而是看着普通,实则资产很高的不起眼的人群。文中明确指出,真正的财富自由是:现有的资产/现有生活方式的开销=能够活多久?而不是看目前生活过的风不风光。记得曾经有人问老唐,怎么样才能全职投资?老唐给出的答案是:准备好20年的生活费+经历过一轮牛熊的投资周期。这2个条件代表准备好了心态和准备好了实力。如果这2个条件都满足,还有巴芒唐的价值投资理念加持,很难不成功。

本文从工作收入,消费,投资,传承等几个方面分析这些百万富翁和普通人的区别?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他们成为百万富翁的,本文分为:

一:变富的原则
二:高收入VS低收入
三:高消费VS 低消费

四:理财大师VS理财外行

五:传承给孩子什么?

六:总结:时间精力,金钱的安排

Part.1


变富的原则


变富的原则=多挣少花,结余用于投资。总收入-生活成本=投资复利。就这么简单!

这与稻盛和夫写的《阿米巴经营》中描述的经营一家成功企业的关键点:销售最大化-费用最小化=企业利润最大化。原来大道都是如此相同。所以要变富,要么创造收入能力特别强,要么消费控制的特别好,要么理财能力特别强,总要有一个在路上吧。

如果早早的懂得了这个变富原则,我们会更加理性。在选择职业上,在选择伴侣上,在选择发展城市上都会更加思索再三。可惜的是大部分人没有这个认知,在浮躁的信息消费流中迷失了自己。

文中提到的百万富翁是这个样子的:他们把时间精力金钱花在创造财富和投资复利上面,消费上面他们进行了低配。

收入方面:他们选择了正确的职业/他们能娴熟的发现市场机会

消费方面:美国约半数百万富翁不住在高档社区/他们过着远低于收入水平的生活

理财方面:他们是理财大师,他们相信财务自由比展示更高的社会地位重要。

传承方面:他们没有父母的经济资助/他们的成年子女经济独立

Part.2


高收入VS低收入


创造高收入是变富的第一步。找到热爱的事业,全力以赴创造高收入。如果收入满足不了基本生活需求,一个人很难去储蓄或投资,很难实现财务自由。

1)根据调查数据显示59.1%的百万富翁来自个体经营者,这些个体经营的中年人经历过经济的兴衰起伏,他们在长期经济动荡中活下来。所以他们非常有危机意识,通常通过计划和投资来抵消无法预知的收入变化。举例:百万富翁(艾伦)他会告诉你,他从未渴望过任何高档汽车或任何表明身份的产品。他的企业和家庭都管理的井井有条,企业收入加上家庭有节制的消费习惯带来许多结余。随机又投入他的企业,商业地产和美国各种优质上市公司的股票。净资产是同年龄级别的10倍数。

2)文中举例很多创造高收入的职业:比如律师,医疗保健,资产评估师,教育专家,专业服务人士等等。

举例:百万富翁(比尔)博士的目标是实现财务自由,但他从未想当企业主。他清楚的知道企业主致富通常要冒很大风险,要利用数10人甚至数100人的劳动和技能。比尔博士天性只适合当一名教授。但是他知道他获得中等收入的同时,他可以通过节约和理财能力成为了百万富翁。

Part.3


低消费VS高消费


1)百万富翁的消费:节俭,节俭,节俭,他们过着远低于收入的生活。他们清晰的知道很少有人能在一生之中既维持高消费生活方式,又成为百万富翁。他们摆脱了过度消费的生活方式,避免了消费攀比。

2)普通人的高消费:调查发现很多住豪宅,开豪车的人其实没多少钱,更没有一点儿余钱去投资。

3)那应该怎么做?

目标清晰:时刻记住的自己的目标是财富自由,而不是当下的风光。

清晰的消费规划:你家有年度预算?全家每年在衣,食,住,行上花费多少?你是否对财务有清晰的规划?

拒绝诱惑,理性消费:社会的本质是鼓励消费。文中举例百万富翁是怎么选购车的。63.4%的百万富翁选择买新车,为自己和工作服务,而不是为炫耀服务;36.6%的百万富翁会选择3年内的二手豪车。不但有利于工作,也实惠价格。

Part.4


理财大师VS理财外行


1)理财大师积累的财富通常是理财外行的至少4倍。

这些百万富翁们有财富自由的目标,他们知道财富自由需要规划和牺牲,当有一定资产后,他们会把经营已有的资产这件事情放在创造高收入前面。95%的百万富翁拥有股票,而且大部分都是长期持有,他们不会频繁交易因为交易手续费高。他们会集中时间精力研究几只股票买入后长期持有。

文中P84举例:理财大师医生VS理财外行医生

高收入人群的医生,通常也意味着高强度的工作,每天工作超过10个小时。但是长期时间下来,理财大师医生和理财外行医生差距巨大。

理财大师医生:他们知道即使收入非常高,规划,预算和节俭也是积累财富必不可少的部分。要想实现财富自由,即使高收入者也需要开源节流。理财大师医生的消费水平相当于挣到他们1/3收入的家庭。当然这也并不意味着北方医生不修边幅或穿廉价西服,相反,他购买优质服装但不追求数量,如果有折扣更好。也不代表对子女抠门,而是把钱用在刀刃上。对于孩子个人成长的投资一分不少。对于过度的消费是不允许的。

理财外行医生:高收入的医生如果是理财外行,一样的没有剩下多少钱。为病人服务经常占去医生大量时间。加上没有理财思维,他们认为努力工作带来大量的收入,因此不需要规划家庭开支。久而久之赚来的钱也都花光了。

2)理财外行有更高的花钱倾向,通常入不敷出。他们需要对外表现高档次的生活方式,这是一种受到信息消费流的影响的生活方式。文中P54页举例:费兰德误认为高消费是成功的标志。他从小在贫穷的家庭长大,他上学时学校有足够多的富孩子,经常漂亮的汽车摆满了学校停车场。这种从小自身物质缺乏的环境和富裕同学的刺激,让费兰德觉得物质就是成功的标志,拥有高端的消费就意味着成功。有这种思维后,后来费兰德变成了一个消费狂,他拥有许多高档玩意。但是为了这些高档玩意,他需要每天长时间非常努力工作。费兰德从未真正享受过生活,他也没有时间照料家庭,每天天不亮就出门,难得赶回家吃吨晚饭。这是高消费的代价!

Part.5


子女传承


父母的思路决定孩子的出路,授之以渔还是授之以鱼,父母的选择不同孩子的未来也不同。按照概率来说,百万富翁更容易培养百万富翁,但是要看你从小给孩子输入了思维方式?

1)授之以渔(精神高配物质低配):把钱花在成长能力上面,把生活节俭习惯,自律习惯,独立价值观传授给子女家庭!他们从小过着自律的家庭生活,父母不仅教育有方,还教会他们学会了如何应付逆境,而逆境造就了他们和父母一样成为了百万富翁。他们经营方面一直利润丰厚,成本低廉。这一点适合他们的企业,也适合他们的家庭。受到父母的影响,经济上有自制力,独立的子女通常也会成为理财大师。

2)授之以鱼(精神低配物质高配):

高消费的父母,带出了高消费的娃。更糟糕的是没有教会娃赚钱的能力。因为高消费容易复制,赚钱能力可没有那么容易复制。后来他们直接给孩子补贴钱,但补贴的钱变成了更多消费而不是储蓄和投资。这些子女多半在创收方面做的很差,收入增长幅度经常赶不上消费。

这些父母认知不够,以为他们的财富可以自动将子女变成经济能力强的成人。但是他们错了,自律和进取不可能像汽车或衣服一样随便买,而是需要长期的训练。这些得到父母大量补贴的子女往往后来都成为了理财外行。

P200萨拉VS爱丽丝的例子

萨拉:独立自主的

爱丽丝:爸爸的乖乖女

3)那如何传承:精神高配,物质低配:

永远记住孩子是独立的个体,作为父母有责任有义务教育他们有能力独立对面一切顺境逆境。告诉孩子,自己要为自己的人生负责!拥有面对逆境的坚强心理和意志,消除风险的能力,这些都是不断的训练出来的。告诉孩子,世界上有许多比金钱更宝贵的东西:健康,长寿,快乐,亲密家庭,自立,挚友。从小教会孩子自律和节俭!简单来说,父母以身作则,自律的父母-孩子的榜样-言传身教。这些将会是孩子未来自己创造财富的底气。

对于金钱分配,直到孩子具备了驾驭金钱的能力,建立了成熟生活方式或事业有成后(40岁),才把钱分给他们。

Part.6


时间精力和金钱


一个人开始用收入投资的时间越早,积累财富的机会就越大。因为投资有一个学习和试错的过程,接触时间越早,试错的成本也就越少。

理性的百万富翁,因为财富自由是第一目标,所以他们永远把时间精力和金钱花在能够让资产复利的地方。拥有投资能力圈,拥有创造财富能力圈,消费最小化。

当我们重回到本文的重点这2个公式的时候,就会发现百万富翁把时间精力和金钱用在最重要的地方。

1)变富的原则=多挣少花,结余用于投资。总收入-生活成本=投资复利。

2)能财富自由多久?=现有的资产/现有生活方式的开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