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

旌旗读后感发表于2021-03-01 07:57:12归属于名著读后感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
 

今天晚上Teresa到家里作客,和Alfred讨论读书,话题逐渐集中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我也饶有兴趣地参与了她们的讨论。

如果你查阅百度,你会得到这样的介绍:

《钢铁》描写了前苏联从十月革命到经济建设十多年时间的各种激烈矛盾和残酷斗争,塑造了以保尔·柯察金为核心的英雄群像。小说告诉人们,一个人只有在革命的艰苦困苦中战胜敌人,也战胜自己,只有在把自己的追求和祖国人民的利益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才会创造出奇迹,才会成为钢铁战士。当时在乌克兰的首府基辅,刚刚平息了一场反革命暴乱,但是新的敌人在威胁着这个城市,铁路运输眼看就要瘫痪,饥饿和寒冷就会接踵而来,暗藏在铁路林业委员会的坏分子故意让工人们到离博亚尔卡车站七俄里的森林里去伐木,使已经砍伐的21万立方米的木材无法运到基辅,为了摆脱燃料奇缺的局面,基辅省党委决定在一个半月的期限内修筑一条从博亚尔卡到伐木场的轻便铁路,并组织工人们分期分批参加这次劳动。除了秋雨寒冷泥泞等恶劣的自然环境,还要物资匮乏引起的饥饿、匪徒、肃反、开小差等引起的尖锐的阶级斗争等。奥斯特洛夫斯基在解释这部作品的标题时说,钢是在烈火里烧高度冷却中炼成的,因此它很坚固,我们这一代人,也是在斗争中和艰苦考验中锻炼出来,并学会了在生活中不是灰心丧气。

可是,历史真的是这样的吗?

19世纪开始,俄罗斯文坛出现喷井式的爆发,涌现了一大批杰出的文学大师,诸如普希金、莱蒙托夫、果戈里、屠格涅夫、契诃夫、托尔斯泰、陀斯妥耶夫等,俄国成为欧洲大陆唯一可与法国匹敌的文学大国。此外蒲宁(《米佳的爱》)、帕斯捷尔纳克(《日瓦戈医生》)、肖洛霍夫(《静静的顿河》)、索尔仁尼琴《古拉格群岛》)、布罗茨基等五人还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近代中国很多文学家都深受俄罗斯文学的影响。可是,我发现,今天在中国的中学,最受语文老师们推荐,并且成为考试重点的俄罗斯文学作品,却是这本《钢铁》,这是为什么呢?

我对Teresa说:“我们需要弄清楚一个问题:经典是如何形成的?一般来讲,能够有资格列入教科书的,应该都是经典。可是,如果编写教科书的权力被一些人垄断,学校和老师没有选择教科书的自由,那么我们可以肯定,塞进教科书里的,一定是那些人为了自己的利益想要你们学习的内容,而不是那些有利于你们思想成长的经典作品。尤其是,如果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讨论的自由,发表自己观点的自由,那么,这是在学习吗?”

在《钢铁》一书里有一段话,几乎每一个读过初中的中国人都曾经背得滚瓜烂熟: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一个人的一生应该是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今天看来,这一段话有几点值得思考:第一,既然“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为什么教科书里反复在强调一些为了理想勇于牺牲的观念呢?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和个人的生命,到底哪一个更加宝贵呢?第二,不虚度年华,不碌碌无为,当然是好的。可是在一些国家,如何解释“虚度年华,碌碌无为”,却成为一些人的特权,甚至成为一个“虚度年华,碌碌无为”的人的权利也被剥夺;第三,为什么“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就是“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呢?这是谁的规定?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美国制宪会议,哥伦布发现美洲,难道不也是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吗?第四,为什么要把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献给这个所谓的壮丽事业?一部分不好吗?第五,什么是“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解放“的英语单词,其实是liberty, 也就是自由,就是权利,为自由和权利斗争,就是捍卫每个人的正当权利。可是,我们常常看到,一些人打着解放的幌子,却在大规模地侵犯人民的权利,屠杀人民,饿死人民,奴役人民。

《钢铁》的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1904年生于乌克兰,1936年去世,年仅32岁。学校老师没有告诉孩子们的是,就在奥斯特洛夫斯基1933年写成《钢铁》的当年,被保尔·柯察金这些人解放的乌克兰,爆发了大饥荒,大约有500万被饿死,也就是当时乌克兰1600万人口的近三分之一。对此,奥斯特洛夫斯基充耳不闻,视若无睹。

乌克兰有“欧洲大粮仓”的美誉,境内拥有世界上三大黑土地平原之一,另外两个黑土地平原分别是美国的密西西比河流域平原(美国大平原)和中国东北平原。乌克兰的国土面积大概占苏联的3%,1928年被征集的粮食占到了整个苏联粮食征集总量的42%。

在苏联政府推行农业集体化期间,大量擅长耕作、富于农业经验的乌克兰农户被划为“富农”,全家被流放至西伯利亚地区,导致乌克兰本土农业生产技术和生产率下降。没有被流放的农民,因为担心被划成富农,不愿耕作,造成1932年乌克兰粮食产量暴跌。为了解决粮食短缺问题,1932年8月7日,苏联最高苏维埃颁布了一项新法令,规定盗窃集体农庄财物可以判处死刑。这一法令从根本上禁止农民将任何农产品据为己有。1932年12月6日,苏共政治局颁布了另外一项秘密命令,将全乌克兰的所有生产资料(农具、牲畜、种子)收归公有,禁止将任何粮食和制成品运入乌克兰农村,并在全乌克兰禁止商品和农产品的异地买卖。此外还向乌克兰农村派出了搜粮队,没收农民的余粮、口粮和种子粮。

因为饥饿,乌克兰境内出现了大量人吃人的现象。苏联官方宣传报写道: "食用自己的孩子是野蛮人行为",有超过2500人因为食人被定罪。与此同时,苏联政府禁止灾民向外流动,乌克兰以及顿河流域同外界的交通被中断,到这些地区的旅行被禁止。任何未经许可便试图离开乌克兰的饥民都作为“阶级敌人”被逮捕。

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俄语系博士生导师,著名的俄罗斯文学翻译家,曾任中国普希金研究会副会长、南京大学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余一中教授说:“《钢铁》是苏联冷战时期流行的读物,是与我们的“改革开放”时代的精神相违背的,是裹着糖衣的毒药 。我们的译者 、出版者不要再去制造 、 贩卖这种裹着糖衣但却会使人的心灵失常,精神麻痹的毒药了。《钢铁》不是一本好书, 应当把它送进历史的博物馆,而不是把它介绍给年轻一代。”

《钢铁》从发表开始就处于争议之中,奥斯特洛夫斯基文化不高,只上过一年的共产主义函授大学,1924年以前不太懂俄语,作品文学性比较差,经过多次修改。发表以后,苏联评论界根本不予置评,文学权威高尔基更没有一句评论的话。俄罗斯文学评论家马克斯·洛宁说:“作者对英雄人物——这种正面人物的塑造缺乏艺术性。小说在美学方面从来没有取得它在心理和社会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奥斯特洛夫斯基具有极大的精神力量,但是,他的文学写作能力却很差,而且很有限。”

奥地利经济学家米塞斯曾经说:“如果在撒哈拉沙漠实行计划经济,连沙子都会短缺。”

因此,阅读经典,首先要学会分辨经典。而大量的阅读,广泛的阅读,阅读世界范围内的名著,尽可能多地与人讨论,通过讨论来纠正自己的错误认知,才能够有效地提高自己分辨经典作品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