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

旌旗读后感发表于2022-02-24 10:24:40归属于名著读后感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

高中的时候读过一次路遥《平凡的世界》,已基本没啥印象。春节在家收拾,无意中翻到,再一次读来,完全不一样的滋味,更体会人生常态是苦难。只是结局太过悲怆,觉得是作者刻意制造苦难,如鲠在喉,尽管自己已是而立之年。难道这样反复无常的人生才是常态吗?生活不能多一点甜吗?感受颇多,先写一二吧!
读书有用论!读书,无论是出于功利(学历、工作),还是出于热爱,都很有用。就像三毛说的:“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过眼烟云,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仍是潜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整部书中,最喜欢少平、晓霞,因为他们腹有诗书气自华,因为他们有独立思考。尤其是少平,如果不是书籍给他力量,他如何能从容应对那么多生活的苦难啊?而靠读书改变命运的,书中人物数不胜数,我觉得最欣慰的是兰香吧,她逆袭了,成长了,她也足够幸运地变成了幸福的样子。图片
婚姻和爱情是相关却又无关。路遥的很多作品里,通过爱情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在作者笔下,那个特殊年代的爱情只是作为其笔下青年男女主人公人生道路上的插曲而存在的,作者则仅仅是为了表达人生奋斗的主题而写爱情。在路遥笔下的爱情故事中,对于男性主人公而言,爱情只不过是他们在由乡而城道路上的踏脚石。这是我最不赞成作者的地方,为何人生中最美好的东西却如此悲凉?也许一切只能归于时代。看这部书,很动容的一次是润叶去医院看望向前,如此“你坚决地爱我,我却顽固的不喜欢你”,最终却因为向前的意外而打破了!一直不能理解润叶,可能确实是跟当时的时代背景有关,两个人,都过不好,却不离婚,也不折磨,用冷漠回应着别人的钟情,但在他变成一个彻底的弱者后回到他旁边,给他温暖!又回到“被需要感”、“圣母玛利亚”情结?很多的小说类,情爱的起因无外乎他(她)给我强烈的我被需要的感觉,这难道真的是爱情么。
当然,书中少安和少平的婚姻也是印证,少安跟秀莲结婚时,他内心可能还给润叶留了大部分位置,但无疑,秀莲是最适合他的人。我也想过少安跟润叶结婚了会怎样,润叶选择向前从物质条件和长远发展来说肯定是最对的选择,就是这么现实!而少平更甚,先有完美女友,后有痴情小迷妹,但最终却选择一个带娃的寡妇,原因是她们需要他,他也习惯她们的温暖和家庭的温馨。也许他还是有他的精神追求,还是爱看书,但是他的阳春白雪在慧英嫂子那里能得到尊重和呵护。而明明可能跟少平在一起比跟他生父在一起更能得到成长,因为他耳濡目染的是一个更爱学习的环境。只是难免唏嘘……图片
时代背景的洪流是每个人都无法阻挡的,每个人的命运跟时代息息相关。我一直在想,我现在看这本书,觉得多少能理解一些人物的选择,也对那个年代有一定的了解,毕竟爷爷奶奶在我小时候经常说起,父母亲也处在那个年代,也时常提及。但将来等我的子女再读这部书时,他们还会有同样的感觉吗?会不会觉得是矫揉造作?当然我读到他们的爱情和婚姻时,也有羡慕和悲叹,那个年代的男人大都有责任感,女人大都奉献自我。爱情真的就是爱情,而不是爱情包装下的激情。现在,爱情太速食了,选择太多相当于没有选择!婚姻太脆弱,男女都缺少奉献精神。其实无论是中国的传统文化还是西方的《圣经》,婚姻都强调男女双方的契约精神和奉献精神,但是现在,我们没有了畏惧。当然,书中也有浪荡的人物如杜丽丽、王彩娥,虽然书中展现的结局算不得悲惨,但不知道最终人生如何。我想,主观的屡次不怀好意,人生归宿总不会好到哪里去。
晓霞、秀莲这样的完美女人现实中是不存在的,所以她们的结局是死亡?这是我高中时候看书最不解的地方,不知道为啥作者非得这样安排,真是让人痛心,直到这次再读,明白得一些创作时代和作者背景才恍然大悟。可以说,路遥对田晓霞这个人物是有偏爱的,是他对自己知青生涯中青涩爱情的一种投射。路遥后期婚姻生活极其不幸,多年处于精神和肉体的双重焦灼状态,田晓霞是他精神上的一种安慰。被迫裁掉这个人物后,路遥打电话给他弟弟,哭得泣不成声,说:“晓霞死了……”路遥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是中国文学共同的悲剧。在书中,是否她们其实只是少平、少安他们心中完美女友、完美妻子的形象,现实中是不存在的,所以她们死了。是啊!晓霞,那么勇敢、那么天真、那么纯粹、那么美好;秀莲,那么炽烈、那么奉献、那么勤劳、那么完美,世间所有美好的词语都可以用在她们身上!她们的纯粹、热情、善良实在让人动容,却是这样的结局,虽理解,但真是无法释怀!图片
善良是善良者的通行证,卑劣是卑劣者的墓志铭。人活于世,善良挺好的!看完这部书,心中不时涌起一股股热流,为书中的亲情、邻里互助、同学情谊、陌生人关心等等。尤其是少平,他真的是个理想主义者,而且有无谓的牺牲精神。他善良,所以他在危急关头也总能遇到贵人。当然,那个大家都愿意热心肠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在费孝通看来,冷淡是社会成熟进步的体现。我也许赞同,也许冷淡才能让求助者得到最专业的救援和帮助,但是我更喜欢那个有人情味的社会!
人生还是要有希望,万一实现了呢?整部书,作者最手下留情的人物就是郝红梅和慧英嫂子,她们都是寡妇带娃,却有一个比原先更好的结局!是啊,她们确实是婚恋市场最被歧视的对象,但是那又如何!她们可能自己都不抱希望,但那又如何!她们拥有让别人感受到温暖和温馨的能力,她们的弱势可能刚好满足了别人的被需要感,所以……虽然我不觉得这个结局可信,但是同样作为父亲,同样作为发生了命运重大转折的幸运儿,我也希望故事是这样的结局。人生还是要有希望的,万一实现了呢?而且自我实现效应告诉我们,只要一直坚信,且付诸善良和努力,那上天都会帮你的。图片
现在回过头来看那个特殊的年代,人民承受苦难的能力是让人不可思议的。从大跃进到文革十年,生活那么艰苦,大家却选择相安无事。我想有机会的话多看看那个年代的书,多了解一些那个时代的人真实的生活状况和思想状态。也许如余华的《活着》,一个又一个人的死亡,掀起一波又一波无边无际的苦难波浪,通过面对极端的苦难如死亡,展现了一种人性的态度。活着本身很艰难,延续生命就得艰难的活着,正因为异常艰难,活着才具有深刻的含义。没有比活着更艰难的事,也没有比活着更美好的事,从人性看,这便是近代我们这个民族的性格。人性以外来看,可能最大的原因是毛主席前无古人的个人魅力(人民自发形成的权威);绝对平均的贫困(让人没有不平等的感觉)和集体主义的浸泡(人民大众的从众心理)。当然,可能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我也不会懂。

苦难和奋斗的意义。强调苦难是毫无意义的,苦难最大的用处必须是从苦难中得到成长。在作者笔下,生存环境的悲苦不仅仅是生计问题,更有人生发展空间的种种限制。实际上,作者笔下的主人公,其坚毅品格更是在不断追求发展的奋斗过程中日臻完美的。写苦难是为了写苦难中的人。苦难越深重,战胜苦难的人及其品行就越是难能可贵和令人敬佩。如作者本身,自己作为家里的长子却因为父亲实在养不活了,在七岁时被过继给了伯父,养母靠着乞讨供养他上中学。后来作为延川当地回乡知青,在人生性格养成最关键的时候遇见了很多见多识广的北京知青。作者本人就是在苦难中奋斗成长的,所以还和当时在梁家河插队的习近平主席成了可以彻夜长谈的朋友,一起谈文学、谈民生、谈理想、谈国家……话题广泛,充满家国情怀。看完这部书,结合自己家庭的经历,我觉得苦难和奋斗的意义在于:不断突破自身的局限性,不论在物质还是精神上获得更大的成长;将来自己的孩子可以踩在更高的肩膀上得到更多、更好的机会。比如说:相较于爷爷奶奶家世贫农,父亲他们连衣服都穿不上,叔叔高考榜眼却差点与大学失之交臂,后来父亲通过读书和一直不放弃努力有了公职、叔叔更带领大家创造了读书和奋斗的家风,改变了整个大家庭的命运;相较于父母亲,物质上我和妹妹已经是衣食无忧,甚至在那个不小的山村里算得上是优越。思想来说虽然我在生活上比他们懒散多了,没有他们能吃下所有苦的韧劲和勤劳,但是我更能从人性本质,从理性、甚至从怎样才能触摸到人生幸福等方面考虑问题,家里家外现在也算得上是一把好手,将来在孩子的教育中更能吸取教训;相较于我,我的子女就能摆脱我和妹妹小时候永远也干不完的家务活的烦恼,可能从小就有获得培养兴趣爱好的机会,可以看一看外面的世界,更能从吃饭穿衣买房的问题中解脱出来,去追求个人喜爱、甚至可以想和做一些对社会有价值和意义的事情。这些是我没有的,当然,也是我的局限。看到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这就是奋斗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