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有个著名的开头:“今天,妈妈死了。也可能是昨天,我不知道。”短短几个字,凸显了主人公默尔索是一个“冷漠“、”无情”的人。故事围绕妈妈的葬礼而展开。
面对亲情,母亲生前就被默尔索送到养老院,期间也很少探望,每次去都觉得路途遥远很疲惫。他对于母亲具体是哪一天去世的也不在意,在葬礼上他没有流露出一丝悲伤的情绪,并不想看母亲最后一眼。送葬的时候只是觉得很累,只想结束之后快点回去休息。母亲葬礼后的第二天,他就马上去约会、看电影、游泳、做爱。
面对爱情,女友玛丽问他爱不爱自己,他觉得这种问题毫无意义。女友向他求婚,他又说:“我怎么都行,如果你想,我们可以这么做。”女友问,如果是另一个女人向你求婚,你和那个女人的关系就像你和我一样,你会不会接受。他的回答是“当然”。女友说,婚姻是一件严肃的事,他反驳说:“不是”。
面对工作,老板想提拔他到巴黎工作,问他有没有兴趣换一种生活方式,他说:“我们从来不能改变生活,无论如何,生活都是一样的,我在这儿的生活也不会令我不高兴。”老板觉得他没有野心抱负,可是他觉得“我看不出有什么理由要改变我的生活”。
面对法官对他的死亡宣判,他觉得:人生是不值得一过的。三十岁死或者七十岁死,并没有什么区别。
默尔索对于至亲的死亡没有流露出一丝悲痛,在世人看来他就是一个不孝子;对婚姻和爱情采取那样随便的态度,是大家眼中的渣男;在事业面前也没有野心和抱负,就是不思进取,烂泥扶不上墙。但是他采取这样的处世态度,并不是因为他冷酷、无情、自私,而是因为他认为一切都没有意义,他是一个坚定的虚无主义者。用李诞的话来说,就是“人间不值得”。
人生到底有什么意义呢?在思考这个问题的答案的时候就决定了我们会如何度过这一生。对于大多数普通人,包括我自己,对于人生有什么意义也没有确定的答案。我们选择了按照“读书工作买房买车结婚生子回报父母”这个最常见、最标准的、流水线式的人生模板来生活。读书时比成绩,努力考名校成为邻居家的小孩;工作时比业绩,加班熬夜,赚更多的钱,买更好的房子、车子,拥有更高的社会地位,成为更成功的人;然后找更优秀的人结婚,创造条件培养更优秀的后代。如此循环往复,一代又一代。
这一切真的有意义吗?这一切是不是根本就没有意义?
葬礼有什么意义?生者的哀悼对死者有任何意义吗?没有流泪就是无情吗?真的需要一个仪式来表演悲伤吗?真的需要当众悲伤,才能证明对母亲的爱吗?
婚姻有什么意义?说“我爱你”有什么意义?说忠贞不渝就真的忠贞不渝吗?承诺就真的海枯石烂吗?
事业成功有什么意义?可以获得更多的尊重,可以买更好的东西吗?可是更多的尊重又有什么意义?买更好的东西有什么意义?
人最终都是赤条条来去无牵挂,热热闹闹的一生,总要归于虚空,那么努力地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默尔索就是看透了世界的荒诞,看透了人生的荒诞,对于人生有什么意义这个问题,我们只是偶尔丧失意义感,而他的回答是清醒而自知、肯定而坚定的“没有意义”。
所以他对大部分事情的态度都是:我怎么样都可以,有时候他甚至很愿意成人之美。普通人认为很重要的那些东西,在他眼里一点都不重要。所以他冷漠、不合群。但其实我所看到的是一个极度理智,绝对忠于自己内心感受的形象。
也许人间确实不值得,但依旧希望大家都能够在看清生活的本质之后依旧热爱生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