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后感1800字

旌旗读后感发表于2022-08-03 08:07:10归属于读后感1000字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后感

丰荫明德小学  曹  丽


奇迹之所以称为“奇迹”,不是因为教室本身,而是因为雷夫老师身上折射出的教学魅力与人格魅力。

雷夫老师的《第56号教室的奇迹》这本书我翻看了不止三次,每一次的阅读,我都沉迷其中,恨不得将书中的每个字,每句话刻在脑海中,这些文字于我而言,就像是一次次精神上的洗礼,更像是一面镜子,让我一次次剖析自己,审视自己的课堂,打破皆为纪律而生的羁绊,像雷夫老师一样,努力营造一间重品德、讲勤勉、推崇谦逊、相互扶持,有爱的教室。

一、爱与责任的奇迹。

雷夫老师在自序中写道:“教学过程中屡屡受挫和睡眠不足都是家常便饭。”深深拨动着我的心弦,打开我记忆的闸门。二年级时,我们班从安徽山里转来了一个男孩,满口的乡音,不认识字,更不会写字,甚至连“a o e”都不认识,我每天便利用空余时间专门给他补一年级的知识,不厌其烦的给他讲解,可效果甚微,那段时候,我就像着了魔似的,晚上不能入眠时便想着这个零基础的男孩,怕他拉了我的班级成绩。可读了雷夫老师的这本书后,觉得同样的难以入眠,我的想法却是如此的狭隘!雷夫老师没有任何功利性,他的爱在书中随处可见,他有的只是让每个孩子在56号教室被平等公正对待,让每个孩子在努力中感受到56号教室如家的温暖。因此,一个个鲜活的爱与责任的奇迹,在更多孩子身上悄然发生着,这也让我深深知道爱是教育的根本,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对孩子的爱是没有任何理由可谈的。因此,我不再为那个零基础的孩子而忧心,相反的,我平和心态,摆正位置,以爱为突破口,跟他聊家常,聊他山里上学时的趣事,聊他来到新班级的不适,聊他喜欢做的事……渐渐地,我发现他不再以防备的眼神盯着我,甚至令我惊喜的是,他竟然主动问我问题了。相处的日子里,我抓住他的每一点进步,放大、表扬。我深深觉得,爱孩子,就要为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多做加法,以此激励学生,而不是针对他们的缺点做减法。

二、善用智慧才有力量。

很多时候,我们在学生面前成了独裁者,多数的教室都被一种东西控制着,那就是“害怕”。在“害怕”的驱使下,我们正在磨蚀孩子的天性与本真。读着雷夫老师的这本书,我不禁唏嘘:第56号教室之所以特别,不是因为它拥有什么,因为它缺乏了这样东西——害怕。雷夫老师对教育和学生,有信徒般的坚持,父亲般的亲切,还有哲人的敏锐,专家的自信,战士的勇敢——他拥有智慧,拥有力量,所以他才创造奇迹。他提倡的是没有害怕的教育,提出了“六阶段”理论,成为引导学生和人格成长的基础建材。他的“六阶段”理论,以学生为出发点,用信任取代恐惧,做学生可以依赖的依靠,讲求纪律公平,并且成为孩子的榜样,正如他所说的“一定要时时从孩子的角度看事情,不要把害怕当作教育的捷径。”

三、有效的阅读才拥有智慧。

是什么东西在决定教室的尺度——教师,尤其是小学教师,他的面貌,决定了教室的内容;他的气度,决定了教室的容量。“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的确可以滋养灵气,一个人的容貌和气质在读书中可以得到慢慢改变与升华,优雅中透出淡淡的书香,自内而外散发出迷人的魅力。雷夫老师就是这样一个人,他每天都阅读,博览群书,不断学习,不断提升。他在书中所提到的阅读,没有任何的功利性与目的性,最令人感动的是,他认为阅读不是一门科目,而是生活的基石,是所有和世界接轨的人们乐此不疲的一项活动。他和学生的阅读,让我们看到的是“乐趣”“热情”“引人入胜”。雷夫老师以身作则,带学生到图书馆,帮孩子挑选好书,针对不同层次的孩子,教会他们慢慢阅读,打破了快餐式的阅读,而是进行渐渐融入其中的探究式阅读,进行读书会,帮助孩子建立自信,敦促他们追求卓越,同时循循善诱,提供正面引导,将阅读的根延展于家庭之中,培养爱阅读的孩子,他始终坚信:“热爱阅读的孩子将拥有美好的人生。”

四、坚持写作使思考精确。

雷夫老师并未急于让学生写作,而是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从语法抓起。在56号教室里,他们从不浪费时间,没有处罚,也没有羞辱,只是在一次又一次地重写中熟悉所练习的技巧。孩子们了解,第56号教室是一个认真看待学习的地方,他们会因正确完成而大叫起来,会坐到不会的同学身边,帮助他们回答不会的题目。而这些,不正是我们渐渐缺失的吗?

雷夫老师从学生实际出发,循序渐进,在学生对语法有了掌握后,便开启了每周作文、每月读书心得、少年创作计划。每周作文,或许我们老师也有布置,但却流于形式,可雷夫老师不同,他将写作落到实处,为了更多时间给学生看周记,他就让学生周五写,并利用周末选几篇作文,把批改之前的文字原封不动的打出来,在班里和学生一起修改,让学生在修改中得到长足的发展。在班里,我也会让学生读自己的文章,我们一起品读修改。但让我惭愧的是,我缺少了雷夫老师的坚持,常常会因为各种情况中断,看了雷夫老师的做法后,我想:为了学生,我一定会坚持。

写作不是割裂的个体,雷夫老师的“少年创作计划”让56号再次创造了奇迹,教室成为学生的主要创作地点,他们一起讨论,互相订正写作错误,用写作的力量改变命运。如果教师点燃了学生写作的热情,那么我觉得撬动学生写作的支点则是他的同伴。最近,我们班也掀起了创作热,孩子们自发组成创作小组,发挥各自特长,合理分工,“星辰大海”“流墨如泻”“丁香集”“童心飞扬”等应运而生,翻看着孩子的作品,我不禁感慨:平时的作文困难户,也写出了字顺文从的有温度的文章了。孩子们就是在这小小的教室演绎着生活百态,在乐此不疲的写作中不断思考成长着。

就是这样一间会漏水的小教室里,雷夫老师赋予他家的温暖、教学的方法、学生的无限可能。让我们的教室也像56号教室一样充满奇迹,让我们的教育没有空白,让教育真正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