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萤火虫小巷》读后感
对这本书的形容就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狗血
看的整个过程了,“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句话无数次的在我脑海里想起,真的很想说凯蒂和塔莉能成为朋友真的不是没有原因。
一直以为这是个关于友情关于朋友互相支撑的故事……但是很多地方看得很膈应。看书的整个过程喜欢得起来,看简介一直以为是两个人互相救赎的故事,看到后面想弃书,之前还买了一本纸质书,现在觉得污染我的书架。
前期凯蒂给人的感觉就是幼稚与无知还不愿意听劝告。为了“人气”“信任朋友”“酷”做的这种叛逆行为,除了会给自己带了不可控的伤害外不见得能得到什么实质性的东西。
中期两个人为了爱情,一直和男人纠纠缠缠,真的是挺无语的。凯蒂是明知道得不到还在那里犹犹豫豫,哪怕去表个白也行,拒绝了彻底死心,在那里幻想然后伤心、幻想伤心,这么缺爱?塔莉是明明查德在前面郑重向她表明心意,她摇摆不定,一副我要追寻事业的成功,不需要不相信爱情。查德帮了她一把,成全她的事业、梦想,然后追寻自己的生活。在塔莉脑子里居然把过错归到查德身上,觉得自己被抛弃了,说什么“我总是被抛弃的那个”,简直对这种人无语。哪怕你要追寻成功,不能跟着走,表明态度不难吧。在这很想说被查德放手真的是活该。
说是为了梦想、事业要奋斗,说真的没有多少体现,事业的奋斗只是她们的“爱情”的助兴剂。
感觉整本书道德感很低,遇见个好看的男人就会心动,寂寞了就要上床,得不到你的心上一次床也好。或许他们文化如此,会外放、热烈一些,但是更多的应该是不负责任吧。
看到中后部分,已经无力吐槽了,凯蒂、塔莉、强尼的纠纠缠缠,凯蒂和强尼结婚了,他们是夫妻。但是塔莉和强尼一次次没有边界感、没有分寸感;塔莉也总是插手凯蒂的家务事;凯蒂在朋友关系里、夫妻关系上总是妥协、妥协再妥协。心疼凯蒂的同时也觉得她自找的。
看书的时候,总是会带入凯蒂的视角,不知道是不是委屈者更容易得到同情还是作者也是在凯蒂角度写这本书。总觉得塔莉对凯蒂索取太多,她没有真正关心、了解过凯蒂,做了很多对不起凯蒂的事情,不值得被原谅。
看书下来,其实仔细想来,现在期待事业上的成功。总觉得家庭或者谈恋爱会是阻碍,受不了家长里短和各种琐琐碎碎、要忙个没完没了的杂事,没有任何成就感不说,付出的劳动还不被认可,不如职场来得干脆。但是也不否认、也曾经幻想过结婚生子,享受家庭的温馨和温暖、孩子带了的期盼与快乐。
到后期,凯蒂家庭幸福美满但是失去了自我,凯蒂虽然在事业取得成功但感觉内心孤独。这让我想起了电影七月与安生,年少时两个性格迥异的女孩,到后面“七月成为了安生,安生变成了七月”。年轻时,我们希望自己功成名就,所以牺牲了家庭和爱情、友情,但功成名就后,又会羡慕普通的温情,家庭的温暖,但抓住了家庭放弃了功成名就的机会,又会羡慕别人取得的成功。人生是不是很难两全其美呢?
当塔莉在四十岁感觉到孤独的时候,不想每天工作十八个小时,回到家只能面对空荡荡的屋子,开始期待和羡慕凯蒂的生活。我现在完全不想结婚,一直觉得结婚会毁掉我的生活毁掉我,但是不否认,也还是害怕像塔莉四十岁的时候后悔二十几岁自己的选择和决定,为了工作放弃爱情和家庭。但是仔细一想,二十三岁自己可以结婚,三十岁、三十五岁、四十五岁结婚好像都可以,但是如果我二十五岁结婚,四十五岁恢复单身,我还会有像二十五岁时一样的心情吗,会有那种可以不顾一切的勇气吗,会有对一切都乐于探索勇于尝试的活力吗?其实享受当下就好了,二十五岁喜欢单身那就享受单身生活,三十岁想结婚就和那个自己期待的人步入婚姻殿堂就好了,每一刻我们都拥有自己想要的不就好了吗。但是看到后面还是会有一种“恐惧感”,害怕有点像塔莉一样,年轻时太追求“成功”,但到了年纪却开始渴望家庭和陪伴,希望不要那么孤单。
看的过程有很多膈应的地方,但是不得不说,凯蒂和塔莉的人生、做事方式等等还是很有警示。
《萤火虫小巷》说真,并不如评分那么好,说什么女性友谊真的太过了,整体像流水账一样哗啦啦的叙述,而且好朋友之间的共同话题是什么呢?她们似乎好像就是心情低落或者遇到什么事情劳心劳力憔悴了一下或者迷茫了,然后安排两个人见一面,就说持续三十年的友谊更像是定期的拜访。看下来总是感觉缺少了什么东西,两人的友谊其实也并没有没有说的那么深刻,或许我没有这么长久友谊所以无法理解吧。前期看得很气,看到后面凯蒂换癌症要离开的部分,我整个人是冷漠的旁观者,完全没有带入进去。塔莉、玛拉的态度转变刻意、死板,她们态度转变仅仅是因为凯蒂要离世,并不是发至内心或者真的意识到自己需要改变,哪怕一点点都没有。凯蒂和塔莉坚持三十年的友谊,我真的完全不知道是什么事情让她们坚持这么久,书里提到很多次凯蒂“爱”他们,我不知道因为主人公为什么而爱,就像好像这个地方太枯燥要用“爱”这个字眼来强行升华一下。
整本书在我看来真的糟点太多,写得最好的大概就是简介了吧。读完直接的感受就是:我花了19元+27时31分钟,看了27.9万字废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