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近看了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小说《雪国》,其阅读感受让我想起了二十年前在大学课堂上的一个片段。外国文学选修课上,老师说到诗歌意韵翻译之难,举了日本著名绯句《古池》为例。
那位女老师说到,她的一位日本朋友曾给她们绘声绘色地诵读一首著名绯句,“古池や 蛙飛びこむ 水の音”,然后一脸的沉醉和神往。而她和在场的朋友们却丝毫不为所动,觉得不就是说了一句“青蛙,跳进了古池的水里,咕咚一声响”吗?如此平常的一句,怎么就让她的日本朋友觉得诗意盎然了?真是难于理解!当然,她的日本朋友也觉得难于理解,怎么这些朋友听了如此动人的绯句,竟然不能察觉到其中的意境之美呢?无奈的摇头,太遗憾了!
我开始读《雪国》的时候,是怀着很大期待的。因之想了解日本的风光景物,想见识一下有名的 “艺伎”风采,还想看到一段缠绵悱恻的爱情。当书里写到,在奔驰的火车上,岛村从窗影中看到叶子清丽绝俗的容颜,心中大为所动的时候。我猜想,他和她之间必定会有很多动人的故事展开。
然而后面一直出现的女性人物是艺伎驹子,叶子若隐若现露面了三五次,都只和岛村打个照面,甚或简单交流两句。我以为这是要厚积猛发,后面会有故事情节喷涌出来。尤其是看到,叶子很突兀地要求岛村带着她离开雪国,要和他一起去东京的时候,我想此刻终于应该是要转入另一场大戏了。
没想到,书里马上写到在村里发生了一场火灾。岛村和驹子赶过去的时候,亲眼目睹了一个女人从楼上摔下来。而作者竟然揭示这人就是叶子,那个始终隐藏在烟雾中尚未真切现身的女主角,我不禁大吃一惊。一切都结束了,就这样结束了,而书也写到最后了。
我此时也才发现,我读的是一本合辑的图书,书名虽叫《雪国》,后面三分之二的篇章已经是别的内容……
我有点不甘心,川端康成和《雪国》多大的名声啊?怎么就这样草草了事了呢?于是我上网搜查了一些对于该书的评论。兹举几例如下:
“《雪国》描绘的虚无之美、洁净之美与悲哀之美达到了极致,令人怦然心动,又惆怅不已。作品中唯美的意象描写融入至人物情感的表达之中,往往带着淡淡的哀思,表现了川端康成的物哀思想。”
“相对而言,驹子对应于岛村现世的,官能的、肉体的一面;叶子则对立于岛村传统的、诗意的、精神的一面。川端康成也说自己在写作中驹子确有原型,而叶子则是他“虚构出来的。”
“叶子的死透露着一种美,莹白的雪地、璀璨的星汉、耀眼的火光,这一切所构成的画面甚至可以说是优美的,而叶子——岛村精神上的恋人就在这样的场景中悄然而去。叶子的生命如空中飘荡的一串串哀伤的音符,零零散散的,还未来得及组成一首优美的乐曲,就已经匆匆飘散。”
看了诸多评论,我似乎也隐约回味到了《雪国》的书写氛围的确有点不同寻常之处,作者在有意刻画一种轻淡、寂寥、哀伤、虚无的意境。但那种唯美的意象,我始终领略不深;对小说情节如此安排,也并不敢苟且赞赏。
看外国诗歌,总如隔鞋搔痒。据说《古池》是日本最为著名的绯句之一呢,我既非倭人,是无法真切地体验那种诗意了。聊且猜度其意,试着翻译成中国的五言古诗看看吧 ——
“苍寂古潭深,
万籁久不闻。
一蛙飞腿入,
清透起水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