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罗河皇后读后感
在导师德里奥东努力下,1937年德罗什获得了三个月政府资助的埃及考古学习,她孩童时的梦想成真,也拉开了她半个多世纪在埃及考古及神庙保护的序幕。
她此次学习的任务是为国王谷(Valley of the Kings)的考古挖掘服务。这个地方在底比斯(Thebes)对面,国王谷埋葬了十八、十九、二十王朝的几乎所有法老,横跨五个世纪(公元前1539-公元前1075),被认为是法老盛世。底比期是当时的宗教中心,位于卢克索(Luxor)的周边。从十八王朝的法老图特摩斯一世 (Thutmose I)开始兴建,而德罗什的任务是研究这地区普通人的生活。
从图特摩斯一世开始的十八王朝至二十王期末期,戴尔美迪纳(Deir-el-Medina)是一秘密的地方,修建法老墓的工人及家属住在这里。而负责该项目的考古学家是贝尔纳·布鲁耶尔(Bernard Bruyère),他也是开罗法国东方考古研究所(IFAO)的考古挖掘项目主管,他曾是法国美术学院的艺术指导,但在一战前爱上了埃及学并在埃及呆了四年。一战爆发后,参军入伍然后成了战俘,逃出来之后作为法国东方考古研究所的学者派往埃及管理戴尔美迪纳的挖掘。他曾在卡特资助人想要停止挖掘图坦卡蒙墓的1922年夏天给予卡特极大的支持,让卡特大胆挖掘拉美斯六世附近的区域,因为这是最有希望的地方,同年11月底卡特发现了图坦卡蒙墓的入口。德罗什发现布鲁耶尔的考古文档记录远超卡特,但未被人熟知。贝尔纳·布鲁耶尔和另一位捷克的埃及学家雅罗斯拉夫·切尔尼(Jaroslav Černý)认真、细致的研究方法和图文并茂的考古记录都给德罗什提供的最佳的指导,在埃及考古史上,这种传承几乎贯穿了整个过程。
尽管她不受在埃及考古的法国男性考古学家的待见,但她好学与不畏艰辛让她与布鲁耶尔和他的团队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她还学习布鲁耶尔的夫人如何给当地村民看病(治疗痢疾和眼镜蛇咬伤),这也将成为她今后在埃及考古挖掘主业外的一项重要技能,而她那时年仅23岁。
因为1937年三个月考古学习的优异表现,她在导师德里奥东和布鲁耶尔的举荐下又获得了为期三年的研究基金,该基金专门资助法国年轻的精英考古学家。1938年德罗什又一次踏上埃及的土地,这次她的第一站是开罗。擅长历史写作的林恩·奥尔逊又开始了她对于当时埃及政权的描述。
1930年代默罕默德·阿里即其继任者向英、美开放,开罗也到处都是英、法建筑,而其他欧洲国家如意大利人、希腊人和马耳他人等也都比比皆是,还有大量的叙利亚人、黎巴嫩人和土耳其人。当时开罗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多语言、多种族的国际大都市。多德罗什眼中的开罗既喧嚣、无序又充满活力和异域风情。
但埃及的现代化(获得英、美保护和投资)是以让渡自己主权来实现的,这在19世纪尤为明显。1869年开始运营的连接地中海和红海的苏黎世运河(Suez Canal)为法国协助修建,但法国的收益更大,苏黎世运河打通了法国前往近、远东地区的通道,而无需再绕过非洲。英国也笃定埃及没能力自治,不断标榜自己的“白色人种优越性”企图压制埃及的进一步发展。
当时的统治者陶菲克帕夏(Tewfik Pasha),默罕默德·阿里的曾孙,被视为外国势力的傀儡,他的统治进一步加剧了埃及国内的不满情绪。1879年埃及民族主义军官艾哈迈德·乌拉比(Ahmed Urabi) 发动起义,要求罢黜陶菲克帕夏。 陶菲克帕夏向当时奥斯曼帝国的苏丹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Abdul Hamid II)求助要求镇压起义,但没得到支持。结果英国舰队炮轰亚历山大和开罗,最后以英国让渡一部分国内事务管理给埃及的协议结束了动乱。
“一战”爆发,英国与奥斯曼帝国开战,并将埃及列为自己的保护国。但“一战”结束后,埃及爆发了大规模的反英起义(1919 Revolution),最终迫使英国在1922年单方面宣布埃及为独立王国,但英国仍保留了对埃及国防、外交和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
而此时法国主导了埃及的文化、媒体、医药、教育等行业,对考古更是完全掌控,之前考古专业人员基本来自英、法等国,直到1920年后法国才同意培养埃及本土考古学家。
资助德罗什三年研究金的法国东方考古研究所成立于1880年,为了达成拿破仑远征的梦想:成为法国考古学家研究尼罗河的前沿阵地,更是以卢浮宫和其他博物馆为幌子攫取更多的古埃及文物。
在成立后的四十多年里,这里成为了法国男性考古学家的享受地,1927年法国政府任命皮埃尔·茹盖(Pierre Jouguet)为负责人,他对这个组织内年轻考古学家的傲慢和清高深恶痛绝。当德罗什作为第一名女性考古学家进入这个组织时,里面的考古学家居然要求茹盖撤销对她的资助。当茹盖告诉大家这是法国政府的决定、他也无权干涉后,这帮人居然不同意德罗什和他们同住一个地方。最后,德罗什主动要求住在了图书馆旁的公寓,而且把这帮人的行径告知了导师德里奥东,最后弄得人尽皆知,结果这帮人还排队要求她与他们共进午餐和晚餐。
为了给德罗什一个证明她自己的机会,茹盖将她派往了埃德富(Edfu),在开罗南部500英里的荒凉地进行考古挖掘。而此时20岁的贾迈勒·阿卜杜勒·纳赛尔(Gamal Abdel Nasser)正利用1922年埃及独立中英国的让步来扩展军队,他立志抓住机会证明自己。二十年后,德罗什和纳赛尔的交集又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
读林恩·奥尔逊的小说时常有种历史的既视感,每个人物都非常立体,而所处的复杂历史环境又被她写得脉络清晰,有时候感觉在看历史书,但我们的主人公德罗什时不时地在错综复杂的历史环境中进出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