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书中,主人公唐敖,林之洋等人游历了海外诸多国家,这些国家的名称大多源自《山海经》的记载。有的国家,男子反穿衣裙,以女子为尊,这便是那独特的女儿国;有的国家,黑齿为美,形成了别具一格的黑齿国;还有的国家,国人死后魂魄竟附于犬尸之上,这便是那神秘的犬封国。名称奇特,风俗各异。有的国家人民头长反骨,透露出叛逆的气息;还有的国家居民长着三只眼睛,充满了奇幻的色彩。这些光怪陆离的描述,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李汝珍那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这部小说无疑是充满神话色彩的作品。
这些光怪陆离,异彩纷呈的国度,如同一个个梦幻般的存在,令人目不暇接。在这些奇幻的国度背后,李汝珍巧妙地融入了对于社会现实的深刻剖析。以女儿国为例,在这个国度中,男女角色颠倒,女子当家做主,男子则处于从属地位。这一设定无疑是对封建社会中男女不平等现象的辛辣讽刺,让我们看到,当传统的性别角色被颠覆时,社会结构与价值观念将发生怎样的微妙变化。这种颠覆性的设定,无疑挑战了读者的认知,让人感受到一种前卫的思想冲击。
除了奇幻的海外游历,《镜花缘》中关于武则天开科考才女的故事,也展现了一群才女的智慧与才华。武则天作为中国古代唯一的女皇帝,她的出现本身就是对封建男权社会的一种挑战。而她开科考才女的举措,更是打破了性别界限,为女性提供了一个展现自己才华的舞台。作者通过描绘一百位才女的形象与事迹,进一步强调了男女平等的重要性。她们在科举考试中表现出的才华与智慧,令人叹为观止。这些才女,她们或擅长诗词歌赋,或精通琴棋书画;更有甚者在武艺,医术等方面也有着非凡的成就。这些才女的形象不仅展现了女性的智慧和魅力,更让我们看到了在那个男尊女卑的时代里,女性为了争取自己的权利和地位,所做出的不懈努力。这些才女的形象,无疑是对封建社会中女性地位低下,才华被埋没现象的有力反驳。她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女子半边天。女性同样可以拥有卓越的才华与智慧,同样可以在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
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说,“论学说艺,数典谈经,连篇累牍而不能自已。”这句话恰如其分地概括了《镜花缘》的文学特色。这部小说不仅包含了丰富的历史知识和民俗文化还涉及了哲学,宗教,科学等多个领域的内容。李汝珍以其渊博的学识和敏锐的洞察力将这些知识巧妙地融入到故事中使得《镜花缘》成为了一部集文学性、知识性,思想性于一体的佳作。
其实,在《镜花缘》之前,就有许多才子佳人的小说。例如《玉娇梨》,《平山冷燕》等。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评论说:“二书之大旨,皆显扬女子,颂其异能,又颇薄制艺而倘词华,重俊髦而嗤俗士,然所谓才者,唯在能诗,所举佳篇,复多鄙倍,如乡典学究之为,又凡求偶必经考试,成婚待于诏旨,则当时科举思想所牢笼,倘作者无不羁之才,固不能冲决而高者矣!”
《镜花缘》的作者或许受到他们的影响,写的也是关于才女的故事。他们也渴望男女平等。此书,也可以说是写才子才女故事的集大成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