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这样写!
读后感是指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几句名言,一段音乐,然后将得到的想法写成的文章叫做读后感。简单来说就是看完书后的想法。读后感也叫读书笔记,是一种常用的应用文体。
思路
第一步:精读原文,掌握文意
秦牧曾给“精读”作了一个形象的比喻,他说: “精读就像老牛的反刍,老牛先是粗粗咀嚼食物,咽下去后再回到嘴里 细细咀嚼,然后吞咽下去消化吸收。”
精读要把字字句句读明白,对文章的语言、结构、内容、写作方法等进行细琢细磨地研读,达到融会贯通的理解水平,就像朱熹讲的:“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
精读时要回答好三个问题:写了什么事?怎么写的?表现了什么意?
小贴士:对于长、中篇文章,可以读一下书中的内容提要或前言、后记等,这样会迅速准确地把握文章内容和文意。
第二步:寻找感点,提炼观点。书精读了,定会有拨动心弦的地方,而且这种心动的地方很多,必须结合书中内容反复思考,反复琢磨,寻找到对自己触动最大的感点。
感点找到后,就要提炼出自己的观点。所谓智者见智,仁者见仁。感点中的观点一开始是模糊的,经过反复思考,反复提炼,直到能用一个词语或短语来概括自己的观点为止。
小贴士:用词语或短语概括的观点,就是要写的读后感的文意,也叫中心论点。“观点词”或“观点短语”要在文中反复出现,特别是文首、文尾。初学写作的同学,最好采用开门见山的方法,把观点写在篇首。
第三步:联系实际,拓展内容。写读后感的过程,就是围绕观点摆事实讲道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发挥联想的作用,既可以由此及彼地联系现实生活中相类似的现象,也可以由古及今联系现实生活中的相反的种种问题;既可以从大处着眼,也可以从小处入手,这样就会写出内容丰富的文章来。
写读后感最忌的是就事论事和泛泛而谈。就事论事撒不开,感不能深入,文章就过于肤浅。泛泛而谈,往往使读后感缺乏针对性,不能给人以震撼。一定要联系实际案例,会让文章很精彩。
小贴士:1、读是前提,感是重点。
2、不能有读无感,不能照抄原文,以引述代替感想的写法。
3、引用原文要简介概括,要根据感的需要来写。
4、避免有感无读的现象。要联系读来发表感,二者的内容要巧妙、自然地组织起来,浑然一体。
模板
题目:格式一般为《读XXX有感》、《XXX读后感》,XXX为书名。也可以直接写“读后感”。前两种较常用。
第一段:简述书名、作者等情况,再讲一下读这本书的感受,比如:受益匪浅呀、对我很有启示呀等等。
第二段:简述书中主要内容,越简练越好。简述内容只为下文的感想做铺垫。
第三段:写出感想。这是全文最重要部分。这段的开头最好先写出自己的观点,然后围绕观点展开议论,这种写法很容易就是读者知道你想表达什么。
第四段:联系实际丰富观点,深化观点。想让自己的观点更有真情实感,富有时代气息,就要联系自身,联系生活,联系社会现象。这样写出的文章更真实,有说服力,也更打动读者。
结尾:写一下这本书带给你的启示和对它的喜爱之情(后者可以不写),升华观点。
小贴士:上述段落可以灵活处理,比如第一段和第二段可合并、第三段和第四段可合并。但顺序一定不能颠倒,因为读是感的前提,感是读的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