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时的农耕社会采用语言、表情来传达信息,这种直接的交流比间接的文字更有效率,也更实用;在这种社会形态下,农民也并非信息与文化的被动接受者,也是传播者与创造者。所以“文盲”未必是落后,也有可能是社会环境、习俗和不同评价体系所导致的污名化结果。
从费孝通学者分析“乡村文盲”和“文字下乡”中我们能看出人类学的内核,即把现象放在语境(context)中去理解,考虑到一件事背后的政治经济文化因素,而不是武断地做出价值判断。费孝通并非反对当时推行的“文字下乡”运动,而是驳斥乡村教育工作者把“愚”作为乡下人的标签,他提出文字在乡村推行受阻是基于乡土生活相对封闭,空间距离有限,并且人们彼此熟识这一现实基础上的。
你先入为主了吗?
费孝通先生关于“愚”的反思其实是很有启发的,在我们对一个群体和一种文化做出价值判断和比较之前,应该反思我们是否带有了先入为主的偏见,是否带有“凌驾于上”的傲慢。
例如作为城市建设者的农民工群体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饱受污名,他们被指责“无知”、“粗鲁”、“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 、“不遵守交通规则”等等。这些由少部分人行为导致的评价最终成为了这一群体的标签,标签一旦被贴上就很难被去除,反倒更让人们在一次次先入为主中加深这种污名。
但是如果能够像费孝通先生一样,在污名之前考虑到这些群体的处境和生活环境,或许就能对他们多一些宽容和理解。乡村环境和城市不同,潜移默化的“规则”也有所不同。市民从小被规训在公共场所不能大声喧哗,因为城市中的公共场所是图书馆、商场、地铁等充满陌生人的空间,我们要克制自己的行为以免打扰到他人;而乡村的公共场所是空旷的田间地头,是家门口的小路,往来的都是每日低头不见抬头见的亲友邻居,在这样的空间中克制的规则好像并没有什么作用,大喊一声也不会影响到他人,反倒是非常有效率的沟通方式。这样的“规则”不胜枚举,它们是城市化、现代化和陌生人社会的产物,生活在其中的人遵守规则已经成为习惯。
费先生对“愚”这一标签化的反思不断启发着我们,在看待其他群体时要摒弃偏见和高人一等的姿态,更多地带有一种文化相对主义的包容性,即“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长期形成的独特历史,其形态并无高低之分。” 社会应当给予各个群体学习“城市规则”的条件和足够的尊重。
OMG!读后感大赛来咯!
这两天围绕着《乡土中国》展开了许多讨论,“差序格局”,“文字下乡”,关于“愚”的思考和启发等。
这是一本高中入门级学术著作,是通往以后更难学术阅读的敲门砖,非常有价值。文章不长,但是深刻,很耐嚼。你能从中了解各个层面的中国,婚姻关系、个人和宗族、社会的资源调配等……
小伙伴读后感(摘自豆瓣和群聊):
“读完以后半夜抽风跟老师说应该让所有同学读这本书!”
“中国恨不得快点摆脱的土气恰恰是最中国的地方啊。”
“了解中国可以从这本书开始……”
“这个是社会学入门必读书啦,而且很薄,很适合大家,两三天就能看完。《乡土中国》里有的话会让人感觉到,没错,说的就是我们这群中国人,特别贴切。有一段讲中国人的乡土本色,作者的一位朋友说:你们中原人到了适合放牧的草原上,也还在种地。QQ刚普及的时候,大家都在玩QQ农场。前段时间重新玩摩尔庄园,还是种地。飞行器上太空了,大家最关心的问题也是能不能种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