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量4:大国的腾挪》读后感
结束了“本土时代三部曲“后,何帆老师的第四本《变量》主题是“大国的腾挪”。这不是一本答案书,也不是一本方法论的书。为习惯了去看何帆老师的一系列调研,然后从其中的一些故事中,得到一些自己的解答。
(一)微操与大腾挪
跟何帆老师的说法不一样,我理解的现在这个时代是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年代。在这个时代里,唯一确定性的东西,就是万物是变化的。原来我们应对变化的措施更多的停留在小趋势,小变量,顺应时代的浪潮下去做一些微调。在外部大环境稳定的情况下,这显然也是比较稳妥和有效的操作。
去年看了一系列关于解放战争的书和影视作品,对比了毛教员和常凯申两位领导人的打法。不得不说,常凯申确实是一个微操大师,有时候甚至是太“微”了。古语有云: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华为也有一句名言:把指挥权交给听得见炮火的人。作为一个当时的国家和政党领袖,在不了解一线战况的情况下,“微操”细化到了团级指令。一系列令人瞠目结舌的操作,加速了新中国的解放进程。
疫情以来,整个大环境充满了不确定性。原来的“微操”打法显然不能适应现在的“战况”。是不是就需要从更宏观的层面去做一些调整。“很多时候,如果问题现在还解决不了,不妨放松时间约束,先拖着,等待时机成熟再来解决。“现有的条件下,先解决一个问题,剩下的那就是“你的打的,我打我的”。
(二)远方的故乡
“你在远方遥望自己的故乡。远方的人们却在前往那里,把它变成了自己的故乡。”我出生在长江边的一个小镇,小时候每年暑假会去农村耍一段时间。那时候的农村老家,跟鲁迅笔下的江南乡下有些许相似。有河流池塘,有唱戏赶集,更有一群群年龄不一的玩伴。后来长大,上学的地方越来越远,回去的机会也就越来越少。不知道从哪一次回去开始察觉到,曾经充满回忆的乡村,突然变得极为陌生:乡间小道变成了村村通的水泥路,河道堵塞干涸,荷塘变成了泥塘,原来热热闹闹的小学变成了废墟,一路走过,门口坐的也只剩老人。
“有些地方曾经是中心,后来变成了边缘。有些地方曾经是边缘,后来变成了中心。”在高中毕业以前,我去过最远的地方是荆州市区,那时候省会武汉是一个脑海里的城市。转眼,我已在这个城市生活定居了十几年。反倒是原来那个故乡,变成了一年难得回一次的地方。
(三)“边缘”的中心
我没有听过五条人的歌,显然我也没有看过《乐队的夏天》。但是完全不追流行音乐的我,大概感受到一波音乐的春天已然到来了。偶然的机缘,在b站看到了《中国潮音》里张尕怂和蒋亮的歌,大西北风格和现实幽默的混搭,让我也迅速迷上了这个风格。退回到一年前,我绝对想象不到我会来追这种“潮流”音乐。要知道我现在听的歌还停留在高中的周杰伦时代。
因为互联网新媒体的传播,各种曾经边缘的小镇青年,走上了全国的舞台。你可以听到五条人操着海丰方言唱歌,你也可以听到一脸胡子的张尕怂操着黄土高原的腔调唱“找朋友“和“大风车”。你可以跟着来自河南的小刚开着大货车去吃各处的“美食”,你也可以跟着导演小策去看山东淄博农村的大爷大妈演绎的荒诞但不尴尬的“黑天鹅广场争夺战”。在这个时代,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另一群的人的中心,哪怕这个人身处天涯还是海角。
(四)当你老了
在曾经还每天坚持跑步的时候,我号称要活到一百岁,用退休后的40年好好享受一下老年生活。
过去做生意,有几个钱比较好挣:女人的钱,小孩的钱,宠物的钱。现在,又加上了一项:老人的钱。当然,这里不是指那种骗老人的生意。
我们终有一天要变老。任泽平说增加人口,不能指望90后和00后,我想说,我们80后真的是爱莫能助。未来是属于他们的。
老人是“夕阳红”,但是养老产业却才刚刚起步。何帆老师在一次课程中说到,未来能够战胜不确定性的产业,一定有一个显著特征,那边是“利国利民”。我不隐瞒我曾经去“足力健”试穿过鞋子,确实舒服。后来出于所谓的“面子”,还是去旁边买了一双老北京布鞋。
养老产业,对老人来说,是我希望舒服点,但是我又不想承认我老。对于子女来说,为希望老人去养老院被照顾得好点,但是我又不希望背负“不孝”的骂名。这两者的观念,短时间内是很难改变过来,这是痛点。如何去缓解这个痛点,适应这个痛点,解决好痛点,将会在未来的养老蓝海中占有一席之地。“足力健”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社区互助式养老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罗胖在今年跨年演讲里提到的“劲松小区”的例子也提供了一个比较好的思路。
服务好这一代老年人,成功的秘诀是:小米+711模式。小米风格:价格不贵,东西好用。711模式:精心挑选的一站式服务。“一个服务老年人的企业,一定要认真地研究老年人的生活习性,为他们提供经过筛选的一站式服务,才能真正赢得老年人的信任。”
何帆老师在几年前发了一个大愿,要用30年时间去走访调研,每年写一本书,记录中国从2019年到2949年的变化。今年已经完成了第四本。我希望能有机会陪伴何帆老师的坚持,见证这30本书的诞生,更希望能够从中有所收获,找到一些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