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是格伦.阿诺德,是一位相当资深的投资者,大学金融教授,他开玩笑的说,他促成了巴菲特捐赠400亿美金的事情。因为,当时他对比尔盖茨捐赠大为欣喜,紧握着比尔盖茨的手,放肆的感谢。让在一旁的巴菲特有些惊讶与落寞。
于是,几周后,巴菲特宣布把绝大部分财富捐给比尔盖茨&梅琳达基金。哈哈哈,太有趣了!~搞价值投资的这帮人,就是有这种很细腻的幽默感。是不是投资生涯实在太没有故事了呢?
翻译者是杨天南先生。
天南老师的著作与译作,我都深度阅读过,反复阅读过。
我经常说,我自己的学习过程就是先从模仿开始的。
我先看到巴菲特成长历程是师从格雷厄姆,然后,转型费雪和芒格式的思维。这是有一条脉络的。
所以,我自己从2014年开始职业投资的时候,头两三年一点巴菲特的东西都没有看,我刻意的不去看。网上弹出来的巴菲特的信息,我就关掉。这样持续了两三年。
这两三年我就彻底的沉浸在格雷厄姆的投资体系中间。很多长寿投资者的研究,都是那个时候做出来的。我惊讶的发现,这些长寿投资者,大部分和格雷厄姆有着或深或浅的关系。奇了怪了,格雷厄姆跟开了光似的。
直到第四第五年,我才开始系统的研究巴菲特,大部分的时间都切换到这一块了。
那么,我在A股的投资世界里面。也是这样来选择路径的。
首先还是从模仿开始。
杨天南老师是拥有目前国内最长公开记录之一的投资者,他从2007年4月开始,在《中国金融家》杂志开了个专栏,每月有一个投资组合。然后,到2017年4月底。正好是十年,100万做到726万。年复利为22%左右。
天南老师的书籍,我每本必看。《戴维斯王朝》《巴菲特致股东的信》《巴菲特之道》《一个投资家的20年》《巴菲特的第一桶金》等等。
终于等到这本《巴菲特的第一桶金》。
其实,我一直非常好奇,巴菲特的早年投资生涯到底是怎么个情况。为啥这么好奇呢?
是因为,很多很多人都说,巴菲特年化收益不过20%左右。
这个收益算很棒,但是,不算顶级的。
然后,会举出很多很多这些年的例子。确实啊,一看近十几年,的的确确巴菲特的收益率不高的。
我从几年前开始研究巴菲特的时候,就遇到了这个疑惑。到底这是怎么回事,为啥看上去,巴菲特越老投资越不行了呢?
尤其是,最近20年,从1999年开始,似乎就用光了好运气,只有一年达到21%的投资收益(2003年),其他时间都是低于此的,且,还有两年亏损。(2001年与2008年)
而巴菲特早年的投资收益在20%-50%左右。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在我研究看来。
很有趣!
这个世界上,或者说,投资界,华尔街。大概有两种价值观取向。
一种是“侠客”类型的。
低调,报道也不多,江湖上拥有他的传说,人狠话不多。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
这类型的,以哥谭资本的乔尔.格林布拉特,大奖章基金的詹姆斯.西蒙斯,华尔街狼王伊坎,量子基金索罗斯等等为代表。他们就是典型的人狠话不多。收益率拉出来吓死人!
比如,哥谭资本的乔尔.格林布拉特,这位我非常佩服,喜欢的投资者,其历史记录达到多少呢?1985年-2005年,这20年,号称年化收益40%左右,其中前十年,号称年化收益50%左右。吓银不?
狼王卡尔.伊坎,号称1968年到2016年,年化收益31%左右。各种统计口径,大概在20%-30%之间,总之,是高于巴菲特的。
大奖章的西蒙斯,号称21年,年化收益35%左右。
但是,我通过研究,发现,这类型的投资大师,其目标,是留下旷古难及的收益率,让江湖上永远流传着他们的传说。
所以,请注意,对于他们来说,收益率才是最重视的。
为了收益率,他们可以,甚至,主动降低资本金的规模。
比如,乔尔.格林布拉特,开业5年之后,返还了一半的外部资金,十年后,返还了所有的外部资金。从2005年开始,直到最近几年,规模维持在9亿美金左右。这些年,收益率只有8%左右了。
但是,试问,年化40%-50%的收益记录,长达几十年的时间,世上有几个人能够破这个记录呢?
卡尔.伊坎也是一位大神!今年80多岁了,还活得像一名斗士!~有本书,是号称“石油之神”皮尔肯写的,叫做《我的人生——狠字当头》,我觉得,用来形容这位老当益壮的伊坎,再合适不过了。
你听听这书名!霸气不?比路虎还霸气!~
他是用野蛮人收购的方式来做投资的,以后我可得好好写写这位投资大师。
号称30%以上的年化收益,持续四五十年!
那么,问题来了,现在他的身价170亿美金左右。按照这个收益率。他在45年之前,应该是10万美金左右开始投资的,而45年前(1973年前后),他应该是40岁不到一点。而事实上,伊坎在1961年就很有钱了,不过,1962年几乎亏光了,再后来几年,能每年赚150-200万美金。
很显然,这里面数据对不上,而原因我们也可以推得出来,就是他把钱返还了,或者说,统计口径并不是所有资产,仅是其控股公司(伊坎资本)的那部分资产。不然,按照这个收益率,他要比巴菲特有钱太多太多了。
但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他依旧能以这个前无古人后不一定有来者的,号称30%以上收益率,持续45年的记录,在历史的长河中,笑傲江湖。
大奖章的西蒙斯,身价更高一点,200亿美金左右。1988年到2015年,号称年化收益40%左右。同期巴菲特为16%左右。
但是,很遗憾的是,他公司(文艺复兴Rentec)接近700亿美金的体量,覆盖3只基金,最厉害的就是仅仅对内部员工开放的大奖章基金,这个赚钱最猛了。还有就是对外开放的RIEF,以及,RIDA。
这个大奖章基金厉害到什么程度呢?1994年到2014年,20年下来,年化回报接近72%!吓死人了,还是扣费后的收益啊!我都怀疑是不是算错了。
只不过!重点来了,他全部是黑箱操作,就是,你完全不知道这个钱是怎么赚到的!
我对此持中性态度,我倒不认为他是用其旗下其他资金抬轿子,因为,你也没有证据,我是觉得,我要是有这么赚钱的方式,我也肯定不说,嘿嘿嘿……
可是,请注意,这么吓人的收益率,为什么还是在身价上,差巴菲特一大截一大截呢?(巴菲特2018年身价是840亿美金左右,我怀疑可能今年会破千亿美金……)
来看计算!20年,扣费年化回报72%,我都怀疑这是算错了还是咋地?那么,100万美金1994年投进去,2014年,会变成多少呢?扣费之后,513亿左右。远远高于西蒙斯的身价。显然,数字对不上。差太多了,原因也可以推得出来,那就是控制了资金的总规模。保持一个小而美的体量。
但是,这会妨碍这个逆天的收益率像星辰一样永远闪烁么?不会!~
而还有一种投资者,像巴菲特这样的。他们不走“侠客”路线啊,他们走“宗师”路线。
在规模与收益率相冲突的时候,放弃收益率这件事,把体量做大。
巴菲特就是登峰造极者!
很明显的可以看到,巴菲特放弃了收益率,他宁肯手持大量现金,达千亿美金级别。等于,这些钱没有几个点的收益。
也不愿意随波逐流。同样的事情,巴菲特2000年前后也做过一次!那时候《巴伦杂志》主封面就是——沃伦,你怎么了?
怎么了?怎么了?怎么了?
我在等着抄底,怎么了!
他就一门心思多赚钱,而不是冲击高的收益率。
巴菲特好实在的。。。
而为什么会这样,我认为,这本书详细的剖析了各种原因!
因为,1970年前后,巴菲特关闭合伙公司。(可以想象成私募,需要应对投资者的赎回等事宜。)他就彻底想清楚了,走上了另一条路。
老子不在乎输赢!老子就要实在点!
这个在当下,其实没有太大影响的。公司运作,决策等,都不会有太大变化。但是,种子却已然种下。
为什么这么说呢?
是因为,合伙公司,或者私募,或者叫对冲基金吧。他们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收益率之争。这个几乎决定私募的存亡。
私募不怕小,只要你收益高,不要多久,钱就会追着你来,拦都拦不住。而在这些钱中间,很多都不会在乎细节,比如,风险敞口啦,赎回机制啦,分红机制啦等等的。因为,投资者并没有那么专业,他们多会选择最耀眼的那个私募,然后,买他!
而这样的KPI,就会选出那些爆发力特别好的私募。
可是,令人遗憾的是,有件事一定会发生!且已经发生过无数回。
那就是,没有一个私募可以永远名列前茅。
总是各领风骚好几年。
到了不是你唱主角的时候,那么,这些钱,就会赎回,去追寻那些镁光灯下的明星。从而,你的规模会缩减。
然后,这个过程,周而复始。
巴菲特在1970年的时候,跳出了这个循环。
我没有办法知道他的具体思考是什么,但是,无疑,这一步,奠定了今天的伯克希尔哈撒韦。
没有这一步,巴菲特一定一定一定没有办法达到这么富有!
一定的!
这就是资产结构的成功,这就是选择信仰的成功。
巴菲特从做私募到转型控股上市公司,控股实业。这已然是另一种结构了,这种结构能结出很大的果实,比纯粹做私募要大得多得多!
你说他实在不?
我一直很不解,如果巴菲特始终保持较小的资金体量,到底能把收益率做到什么水准。
历史资料显示,巴菲特从1957年开始,到1969年结束合伙公司,总的收益是,把1块钱做到了28.88元,年化收益是29%左右。尤其是对比道指,经常跑赢20%,30%甚至更多。1957年,道琼斯指数是500点左右,1969年底,大概是800点左右。各位可以算算看差距。道指分红再投入,这个结果会变成2.857元。
这是一个时间节点。
另一个时间节点是,巴菲特赚到人生第一个亿美金的时候。是1978年,他48岁那年。一个亿美金搁现在都是大钱了,何况41年之前呢?
那么,从1957年开始,到1978年,巴菲特又是什么样的投资收益呢?
把1块钱做到了160块钱。年化收益是26%左右。同期,道指还是800点左右。这个时候,各位再算算跑赢多少。
我们可以简单的认为,1957年开始投资的巴菲特,做到解散合伙人公司,也就是1969年底,13年下来,没有杠杆的前提下,市场指数年复合收益8.4%左右,巴菲特大概做到了30%左右的年化收益率。(且,没有一年亏损。)
我们一般认为彼得林奇那种拼命三郎的逆天收益率是非常厉害的。彼得林奇是1977年5月正式管理麦哲伦基金的,直到1990年5月退休。正好也是差不多13年左右。彼得林奇的收益率是29%左右,大概那时候麦哲伦的盘子不到2000万美金。不是很大。
你看,巴菲特在小盘子的时候,收益率是惊人的,30%的年化收益,持续十多年,而且,看上去比彼得林奇要轻松多了。
如果这个时候,巴菲特也选择退休的话,他将留下一个30%左右的十多年的年化收益。足以在江湖留下他的传说。
我们再来看到有趣的事情。
1977年,彼得林奇开始接盘不到2000万美金的麦哲伦基金,开始展示其过人的投资本领的时候,巴菲特那一年自己都接近一个亿美金的身价了。
13年之后,从1977年到1990年,巴菲特这段时间的收益率更好,因为美国遇到了牛市。
巴菲特超过彼得林奇,达到36%的年复合收益(按照伯克希尔哈撒韦的股价计算)。另一种统计口径,收益也在30%以上。
实际上,我自己的推算,按照巴菲特的方式,在资金量较小的前提下,是能够获取年化30%以上的投资收益的。
只不过,巴菲特志不在此!
巴菲特向往的是另一种生活,另一种更有趣更有挑战性的生活罢了。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啊!~
除了长寿投资者研究,我还做过长寿企业的研究,以后有机会慢慢分享,长寿企业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他们会为了长寿而牺牲规模。
大多数长寿企业都是小而美的。尤其在日本最多了。
动辄就是几百年,上千年的企业,但是,都是很小的规模。
收益可想而知,也是很小的,道理很简单,按照几百年的复利来算,收益很高还得了啊!全世界的钱都被他赚掉了,对不?
巴菲特算是,既保持了高增长,高收益,还在长寿这件事上取得了很棒的成绩,当然,五六十年还是不够长寿的。可以想象的未来,收益会下降的。
但是,这重要么?对于一个时常在首富,二富的人来说,重要么?
其实,我也是通过这两年系统学习巴菲特之后,才慢慢解决了一个我的疑惑。
我一直认为,职业投资年化收益超过15%就是大师水平了。
但是,后来越来越觉得,这是自己给自己套的一个枷锁。
原因有几个。
第一就是,年化收益15%左右,说的是美股。这是可以理解的,长期低利率,长期低桶胀,这个收益就吓人了,尤其是配合美股本来年化收益在10%左右的话,又是高度有效市场。
但是,在中国,这个年化收益15%的水平,应该是正常水平,作为职业投资者,我个人认为,个人啊,要挑战高于这个数字的投资收益,才不枉费花这么多时间与精力的。
一来,中国利率比较高,等于你年化15%的收益,只比银行理财多10%左右,只比信托多5%左右,显然还是有些低了。
二来,中国市场是一个低效率市场,错杀乱捧的机会太多了,比美股多很多很多。
三来,中国桶胀是显而易见的,15%的收益率对比这个,显得乏善可陈。
后来就是,研究过巴菲特早期资金较少的情况下,其投资收益是远超15%的,大概是30%左右。
我认为,这是值得我们学习与效仿的,巴菲特这套投资体系,是可以达到很高的收益率的。请注意,在资金量较少的前提下。
那么,有人要问了,资金量多,不就不灵了么?
你可拉倒吧!~嘿嘿嘿,到10位数之前,规模都不会限制住你的收益率,能限制住你收益率的,只有自己的投资水平哩!~你看看人家!~
再来就是,我认识很多A股的优秀投资者,其多年,一般都是十多年的收益率,都是远超15%的年化收益的。我认为,要好好思考,好好请教。
具体,巴菲特是怎么从零开始,一步一步做到1个亿的呢?书中有非常详细的记录。花了几十万字,手把手的让你看到巴菲特是怎么做的。
或许,经济环境不同,国家处境不同,各种各样的不同。
但是,其内核与逻辑是相同的。
我们应该好好思考与好好阅读。
我们大概捋一捋巴菲特的这些早期的较为重要的投资。
1,盖可保险(GEICO)。
这是巴菲特第一次出手盖可保险。是在1951年,巴菲特21岁的时候。他用当时60%的身家买了350股,花去10282元。1952年卖掉,卖出时卖了15259元。
……如果你了解以后发生的事,可能会另有想法:在接下来的19年中,如果他继续持有这些股票,天天出去钓鱼的话,到20世纪60年代后期,这些股票将价值130万美金。这是一堂令人痛心的课,课程的名字应该叫作——论卖出一家好公司股票的损失。
这一段我挺赞同的,确实,说明了一家赚钱的公司,到底能多么赚钱哈。但是,我个人认为,如果巴菲特21岁持有了,一直拿到40岁左右。也就没有今天的巴菲特了。
因为,人是需要透过实践来成长和学习的。
如果在年轻的时候,注意,是年轻的时候,年纪大了当然就另有选择了。是不适合买了就不管了,天天去钓鱼的。
哪怕前面几年,十来年都在扩展自己的能力圈,而导致不如死拿几只股,也要这样去成长。
因为,前者会有智慧与技能的复利,后者只有资金的复利。
2,洛克伍德公司(Rockwood&Co)。
1954-1955,大概巴菲特23-24岁左右。这笔就是经典的低风险套利,做了可可豆的套利。大概赚了13000美金。
3,桑伯恩地图公司(Sanborn Maps)
这个时候,来到1958-1960年左右,巴菲特28-30岁左右。在这笔收购之前,巴菲特失业了,因为,1956年,格雷厄姆退休了……我觉得格雷厄姆可能觉得自己退早了点:)
失业之后,巴菲特立即看了一下自己的积蓄,大概有14-17.4万美金,足够了,然后,这一年开始成立合伙公司,都是亲朋好友,总共有6个合伙人。这个合伙公司巴菲特仅仅投了100美金,在自己卧室办公。
接着,就做得挺好,后来吸引了很多投资人来了,巴菲特就成立了更多的合伙公司,一直到1962年,将所有的合伙公司整合成为一家合伙公司——巴菲特合伙公司(BPL)。
这个合伙公司在当时咋收费呢?
低于4%不收费,高于4%收益的部分,巴菲特提成,按比例提成,最初的时候,能提成到50%,我就说巴菲特最实在了吧!~
后来改进了,从1961年开始,低于6%就不收费,然后,超过部分提成为25%了。
在巴菲特做私募这12年(1957年-1968年)里。没有一年是亏损的,大盘道琼斯是4年亏损的。这人啊,一管别人的钱,就有压力了,一有压力,就会开始玩命了……
这个阶段的年化收益率,高达31%左右,巴菲特也就是在这十来年完成了初步的资金积累。
等于说,他自己那十多万基本都是自己在做,按照年复利31%,你算算,好吓人,就算16万美金开始吧,12年,31%的年化收益,最终能到多少呢?409万美金啊!~
然后,巴菲特把所私募赚的钱,全部又滚动投入到了这里面。所以,二者叠加,就是很吓人的复利了。
投资桑伯恩地图,就是这个时期发生的事情。
这应该是巴菲特第一次买进董事会,直接改变公司政策的方式,来释放股东权益的。这个时候,巴菲特29岁左右。你看看,你看看人家,不到三十岁,就搞野蛮人敲门的方式,直接买进董事会,然后改变政策,释放利润。
你再看看有些地方,有人45岁了,去搞野蛮人这一套,被弄得嘎嘎惨!~
不同的土地,是会结出不同的果实的,需要区别对待啊!~
从这个案例,我们可以非常清晰的看到,巴菲特其实在早期的时候,特别那什么,我也不大好形容啊,生猛,虎,霸蛮还是其他的。他早期就是非常凌厉的直接用较大资金买成较小公司的大股东,然后,进入董事会,改变政策,释放利润。
我跟你说,这就是华尔街狼王卡尔.伊坎的重要赚钱手法之一。他比巴菲特小六岁,巴菲特后来转型了,这位老爷子持续终身。
这种方式是典型的,显而易见的容易结仇的方式。后来巴菲特在几次实践中发现,虽然很能赚钱,但是,结一堆仇人,搞得大家巨不愉快,比如,整个阿特丽斯镇的人,都讨厌巴菲特。后来,巴菲特就摈弃了这种方式了。
请注意啊,这是价值观的选择啊。
这一笔投资,赚了大约50万美金。上世纪五十年代的50万美金!
4,邓普斯特农机制造公司(DempsterMill)
这笔投资是在1956-1963年的时间段,获利230万美金,28美金一股买进的,80美金一股卖出的。
1962年,巴菲特把好多家合伙公司整合成一个大的巴菲特合伙公司(BPL),这个时候,巴菲特资产已经来到45万美金左右了。然后,后来每一年赚的管理费与提成又全部投入这家合伙公司了。
注意看这笔巴菲特30来岁的投资。又是直接买进小公司的董事会,买成董事长。这资本主义社会啊,花钱就能买个董事长。啧啧啧~~
我这里稍微延伸一下。我的一些个人看法,个人的啊。
其实,我是对中国目前的中国特色的制度,是持肯定态度的。
我们经常狂骂物价局,说这部门违反市场规律,干扰了价格,从而导致看不见的手真的看不见了……
有一些经济学家和一些投资者是非常崇拜自由市场经济的。
我个人是持保留意见。我认为,不同的土地,不同的时节,需要不同的对待方式。
物价局的管控有很多不好。但是我绝对不认为,纯粹交给市场,会有多么好。我是认为,各有各的不好。各有各的好。最好的方式,就是在博弈,变化中不断修正的。
认为自由主义经济模式好的,请看看接下来的情况。
巴菲特请了一名CEO,这名CEO上来之后,马上卖掉多余设备,大幅消减库存,关闭五家分公司,提高余下业务的售价。
请注意,在那些他们是独家供应商的地区,售价提高了500%,吓人不?我就问你吓人不?
再裁员100人。
作为投资者,我们当然对此乐见其成。但是,如果不是投资者,而是员工或者消费者呢?你将面临你的变成他的,这个结局。
阶级不同,价值取向就不同啊!
中国高铁,火车是出了名的,全世界性价比最高的了。
有些人呼吁要涨价,这些人还不是铁路局的。你说有趣不有趣?
经历这一笔投资与纺织业的投资之后,巴菲特彻底转型了,他想明白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不去追求可能在“人的问题”上有巨大隐患的投资项目,即便盈利潜力可观。
邓普斯特农机公司裁员风波,巴菲特让上百人失业,整个阿特丽斯的人,都恨死了巴菲特。伯克希尔哈撒韦关闭纺织业务的艰难,让巴菲特在这件事情上彻底开悟。
我很难评价这种野蛮人式的投资方式,到底对社会是有利还是有害。
你说有害吧,似乎又在某种程度上,为社会解决了低效问题,让看不见的手更加有效率了。
你说没有害处吧,很明显这些野蛮人式的投资者,进来就是改变政策,释放利润的,绝对没有哪个野蛮人是进来就像做个十年八年的,巴菲特当年投资伯克希尔哈撒韦就是准备赚钱走人的,是当时董事长忽悠了他一下,少给一毛多钱一股,最后,生猛的巴菲特就直接买成董事长了。结果,后来很惨重,很麻烦的。
这种野蛮人进入之后,可以想象,就是三板斧,裁员,卖家底,提价格。所以,我个人是很难说好或者不好。
我只能说,我是不喜欢用这种方式赚钱的。
5,美国运通(American Express)
这时巴菲特是33-37岁。赚了2000万美金。翻了一倍多。
这笔投资是典型的王子落难,或者说白马股遇到困难的逆势买入。很精彩的投资,这种白衣骑士式的投资,我最佩服了。以后我专门写一篇帖子来阐述这个话题。很有趣的。
6,迪士尼(Disney)
这笔投资只赚了220万美金,在35岁左右的巴菲特看来,不算很多了。令人扼腕叹息的是,巴菲特卖掉迪士尼的1967年之后,一直到1995年,股价继续上涨138倍!28年,上涨138倍!(其实,巴菲特谦虚了,这个年复利不过是20%左右,他做得更好。)
7,伯克希尔哈撒韦(Berkshire Hathaway)
1962年买入到今天。
巴菲特就是在这笔投资上,彻底从一名生猛的年轻投资人,变成了温暖和煦的年轻投资人。
因为,教训太大了。
首先,等于是1962年底,1963年初的样子,买入的这家公司,然后,1964年春,公司准备回购,等于持股一年半左右。
那么,回购价是多少呢?是11.5美金,买入价是7.5美金左右。等于赚了50%多了。
你看,多好的一笔投资啊!年化收益超高的!~
好了,鸡贼的公司管理层,把和巴菲特说好的价格——11.5美金降到了11.375美金,等于每股少0.125元。22.5万股,就是少了28125美金。
一笔总价258万美金的生意,少了2万多块钱。这么一个情况。
要不我怎么会有点觉得年轻的巴菲特有点虎呢?(请原谅我的冒失,是这么个意思,我特别尊重巴菲特,温暖和煦的巴菲特。)
你和别人谈个生意,250万的生意,这笔生意一年多你赚了接近100万。你说,你该不该请他吃个米其林,吃个2万多那种的米其林?
是我,我肯定愿意,我还要开两瓶茅台酒,是不?
年轻的巴菲特怎么做呢?
勃然大怒!然后,以14.86美金一股的价格,拼了!
你体会一下,7.5美金买进来的,准备卖11.5美金,套现离场,结果差一毛多钱一股没成交,后来花14.86美金大量买入。人争一口气,佛争一炷香。
巴菲特买到了38.6%的股份(公司市值1800万美金左右),控制了董事会。花了合伙公司的25%以上的资金量。
我对这种事情特别谨慎。
因为吃过亏啊,我太太十多年前,就是被激将法,激将到在一个小城市全款买了一套房子,然后,空了十多年,惨不惨?
不过后来倒也涨了3倍多。还好没有亏损。但是,如果买在她生活的城市,至少涨10倍。
所以啊,这种不冷静的时候,千万不要做重大决策,吃大亏的!~
第二个对巴菲特重要的事情就是。
好了,搞成股东了,怎么办?一个巨大的烂摊子,怎么办?
由于之前在阿特丽斯裁员弄出来的风波,让巴菲特结了好多仇,结果内心大受伤害。这一次,巴菲特第一件事就是宣布不关闭工厂。
当然,这么做,就是要付出代价的,那么,代价就是花了二十来年,才把不赚钱的纺织业关掉。等于是,我不裁员,我把员工养到退休。让公司自然结束不赚钱的业务。
这是非常昂贵的代价,我们算得出来的。
谦和屋之前有篇老文章,叫做——道德的溢价。说过我的一些浅见。
巴菲特在这件事上,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但是,很明显,他坚持不关闭工厂,再不赚钱,也咬牙坚持,这件事,后来带给他巨大的美誉,以及很多很多赚钱的收购。
他用自己的行动,吸引了一批拥有同样价值观的人。
这些人自己的企业或者朋友的企业要出售的话,巴菲特是首选。因为,他们知道,巴菲特不会清盘,不会裁员,不会乱来,会有一个好的归宿,一个善终。
假设我有一家很棒的公司,我不想再每天这么辛苦的干活了,我想卖掉公司,或者卖掉大部分股权。然后,去享受我的人生。
你说,巴菲特和狼王伊坎同时报价,我会选择谁?
我跟你说,打八折我都卖给巴菲特!
再来就是国民赔偿公司,霍希尔德-科恩公司,联合棉纺公司,伊利诺伊国民银行信托公司,奥马哈太阳报,更多的保险公司,蓝筹印花公司,喜诗糖果,华盛顿邮报,韦斯科金融公司等。
我就不一一说了,行文至此,我已经太啰嗦了。
各位朋友们,值得自己详细阅读。
其实,各位如果仔细阅读的话,会发现,巴菲特惊人之处在于——不断的进化。和巴菲特同时代的伟大投资者,没有一个能够用这样的速度与力度进行进化的。
高手过招,差一点,就是判若云泥了。
巴菲特从零开始,慢慢做到人生第一个亿美金。
这里面有故事,也有事故。
但是,可以看到,他在不断的进化,不断的改变。而这些进化与改变,又遵循了一定的内核。
现在的巴菲特,和五年前的巴菲特,仿佛不是一个人,然后,这种进化还能持续几十年,这才是令人赞叹的地方啊!
总之,倘若你对巴菲特有兴趣的话,这本书是你研究巴菲特必不可少的一本书!
祝各位好朋友们投资顺利,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