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发一篇前几年写得读后感。看文章的时间戳是2013年写的,当时我正在英国出差。彼时乔布斯刚去世两年,各种有关乔布斯的新书可谓汗牛充栋。当时同事手里刚好有一本写关于乔布斯的《非同凡响》,我读过之后,以当时的年轻气盛并结合社会现实,写了一篇读后感。今天整理硬盘,突然发现了,竟然觉得依然应景。所以就发出来,同时再次纪念伟大的乔布斯。正文:
都说上帝是觉得天堂的生活创意不足,因此他召唤了乔布斯。这不禁让我想起了一个词,叫“人神共愤”,这个词的意思不言自明,透着无尽的厌恶。那它的反义词是什么呢?
答案是没有。但还好有个现成的例子在那,就是乔布斯。21世纪最缺乏的是什么?是创新,是人才!将这两个词结合起来就是创新性人才。那什么是创新性人才呢?是名校毕业的才子们么?现在我们看到的往往是经过当年高考的独木桥的少数幸存者们一边挤破头要留在一线城市,一边又要去争着过另一条独木桥了---考公务员。而勉强最终这两个愿望都在得到满足后,同时又都在感慨“居长安之大不易!”。可见他们连人才还都不是,或者说如果他们是人才,那么说明人才的物质基础还不是很牢固。反过来说,假设判断一个人是否是人才,是以他是否依然为物质基础而纠结来衡量的话,那么以北京为代表的一线城市的年轻人里是真正人才的人真的不多。而稀缺性恰好是人才的一个特质,
因此也没必要过分纠结于物质基础的不牢固,因为你还不是人才。乔布斯当初在自家车库里和好友沃兹尼亚克写第一个计算机程序时的物质基础可以忽略不计,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不妨碍他后来成为人才,甚至成为现象级人物,并且直到被上帝青睐。
因此现在身在北京的自诩为才子的年轻人们也不必继续感慨与愤懑。这既不利于自己的物质文明建设也不利于自己的精神文明建设。
当然想成为乔布斯太难了,甚至连接近都很难。但这不妨碍我们主动的去学习了解乔布斯的一些容易上手的方式、方法或者精神。
乔布斯这一走,书商们着实跟着火了一把,N多介绍关于乔布斯如何成神的书同时出现,很是泛滥。我看了其中的一本叫《非同凡想》的书,是一本译著,还不错。书名有着很深的乔布斯烙印,同时书名也恰点出了乔帮主安身立命的要旨,即是“非同凡想”的能力造就了乔布斯。但我想,“非同凡想”的事情要是发生在中国人身上可能就会被同胞们称为“异想天开”了,接下来可能就是“呲之以鼻”了,甚至是漫天的谩骂也是很可能的。那后来到底成神成鬼,我想是成为后者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缺乏创新,我们说了好些年了。鼓励创新,我们也说了好多年了。借此鼓励的东风,我们的发明创造如雨后春笋般蓬勃而生。例如很多专利代理机构也着实跟着壮大了不少。相关工作做得是风生水起,一派热闹景象。然后依然回到之前的话题,如此“非同凡想”的乔布斯如果生在我国会成为不再为物质基础而纠结的创新性人才么?
乔布斯,同时也是很多欧美名人经常铿锵有力地说得一句话--“做自己喜欢的事!”。然而在我们周围究竟看到几个人是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呢?没有成家立业的不需要养家糊口的未成年人们,在父母“一切都是为了你的将来”的善意理由驱使下学习着一些学一次就想吐一次的东西。成家立业的需要养家糊口的成年人们在做着做一次就想吐一次的工作。如此这般,自然少有创新乃至于创新性人才了。其实创新光喊口号是没有用的,这就好比橘生淮南一样,生得好吃是要有其得意的气候、土壤和环境的。就创新来说,则需要有相应的氛围和文化。那么规章制度和奖励制度重不重要呢?答案是重要!也是必要手段,但不是根本良方。这就跟企业考核一样,企业“考核什么一般就能得到什么”。比如考核加班时间,那么员工只要牺牲一下在家里的娱乐时间而增加一下在单位的娱乐时间就好了,但企业的生产效率并没得到提升,显然加班的真正目的并没有达到。而真正能提升企业效率的可能还是在管理艺术上,更本质的是在企业文化上。华为公司的狼性文化就决定了他的团队们能够做到一处有难则他处必拼死相救共度难关的结果。因此类推,在鼓励创新上也是一样,真正的激发力量在文化,而文化的形成在教育,是从未成年人的家庭教育到成年人的机构教育,乃至成年之后的社会教育。当整个创新文化根植于每一个人的心中时,创新就会成为一种自然,创新的过程就会受到理解,受到支持,受到鼓励。如此,创新者才能心无旁骛的发自内心的去真正地创新。因此我们从幼儿园到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的教育才是决定着我们究竟能出多少创新性人才的关键。
这就是我读《非同凡想》之后的真实感受。苹果该熟了。
注:
从今年起,我想以日记的方式写一个连载。记录自己遇到的真实存在的,或者好像真实存在的奇人异事。想做这件事至少也有十年了,一直也没时间。如今稍微得闲,终于可以落实一二。能坚持多久我自己也不知道,看故事长短了。中间也会夹杂些其他想写的不同类型的东西。
简单介绍下我自己。我家大排行,就是爷爷的孙辈中,男性我排第六。因此小的时候常被弟弟妹妹们叫“小六哥”,因此就以此称呼作为我的公众号了。每当看到了这个名字,我也仿佛回到了小时候,变得更年轻,更有活力了。
由于自己书读得很杂,所以写得东西也可能会很杂。
个人喜欢评论些时事,但内容容易敏感。也喜欢谈谈历史,但水准一般不高,也肯定不专业,唯一可取的可能是会有自己的不一样的视角。也可能会有财经类文章,依然不专业,但也敢说几句。年轻时经常写小说,但大多也丢失了,科幻类、玄幻类、悬疑类都有,一般标配都是+爱情,把自己现实中实现不了的都加进去,看着自己像上帝一样安排别人的命运,那也是一种诱惑和享受。等有空了,看看能不能找回几篇。
至于日后究竟能写出个什么新东西来,能坚持多久,我心里也没底,后续我们一起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