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鼠疫》读后感

旌旗读后感发表于2022-01-24 10:04:00归属于读书笔记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鼠疫》读后感

《鼠疫》是法国作家阿尔贝·加缪创作的长篇小说,也是其代表作。

该书描写了一个叫奥兰的城市在突发鼠疫后,以主人公里厄医生为代表的一大批人面对瘟疫奋力抗争的故事,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在鼠疫之下众生的生活状态和精神状态。

框架1:鼠疫不同阶段人们的状态

开始阶段:

我们的同胞跟所有人一样,他们考虑自身,换言之,他们是人本主义者。他们不相信灾祸,灾祸无法同人较量。于是就认为,灾祸不是真实的,而是一场噩梦,总会过去的。

过程阶段:

只是一天天毫无方向的混日子,沉湎于枯燥乏味的回忆,形同漂泊的幽灵,想要汲取点力量,也只能接受扎根在痛苦的土壤里了。

我们对现时丧失耐心,又敌视过去,放弃未来,活似受人世间法律或仇恨的制裁,过着铁窗生活的人。

他们的思想,正处于一种极其特殊的状态:他们从内心深处不肯接受这种打击他们的突发事件,但同时又明显感到发生了什么变化。他们害怕归害怕,但并不绝望。他们对待宗教也像对待其他问题一样,鼠疫赋予他们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既不冷漠,也无激情,可以用“客观”一词来界定。

也是这种时刻,所有被囚禁在这座城里的人,都同样感到了失落无助,必须有所行动,以求早日解脱。

此外,为了防止感染鼠疫,许多人口含薄荷片,以致药店已经脱销了。

这次变故给了他们及时行乐的理由。

其他街区的居民深处艰难时刻,一想到还有比他们更不自由的人,倒觉得有一种安慰了。

鼠疫流行的初期,他们还能清楚的记得失去的亲人,并且时时缅怀。到了鼠疫的第二阶段,他们也同样丧失了记忆力。

鼠疫的法则:这种法则越是平庸就越有效力。我们中间再也没有人满怀豪情壮志了,所有人的感受都十分单调。头几个星期所表现的那种激愤,已被一种沮丧的情绪所取代,而这种沮丧情绪,认作是听天由命恐怕有误,但也不失为一种暂时的默认。我们的同胞已经随和顺从了,可以说已经适应了,只因不如此也别无他法。安于绝望比绝望本身还要糟糕。

实话实说,鼠疫剥夺了所有人爱的能力,甚至剥夺了有爱的能力。因为爱要求一点未来,而我们只剩下一些当下的瞬间了。

他们自暴自弃,完全听任鼠疫的摆布,有时甚至但求长眠不醒。全城尽是醒着的睡眠者。

他们丧失了批评意识的表象,同时却获取了冷静的表象。鼠疫已经消除了价值判断。他们已经丧失了爱情的自私性以及从中获取的益处。

荒淫无度的生活成了全城人民的追求。于是物价飞涨,不可遏制,有人挥金如土,前所未见;正当大多数人缺少生活必需品时,奢侈品却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大量消费。

他准确判断了奥兰居民的矛盾心理,说他们深深感到需要那种把他们拉近的热情,但同时又因为互不信任而疏远,不能真正的热诚相处。

他们也会用一些毫无理智的迷信来取代正常的宗教活动。我们的同胞开始滥用预言。

最终阶段:

我们的同胞虽然装出若无其事的样子,但是从这时起,就乐得谈论鼠疫结束后要如何重新安排生活,这是对健康生活不事声张,却暗中期盼的一种迹象。

能看出大家的表情轻松了,时而还露出笑容。

他们中间一些人的心里,已由鼠疫深深植下了一种怀疑主义,不能自拔了,再也没有希望的容身之地了。

一旦希望之风刮起,他们的心中便燃起一种狂热和急躁的情绪,他们就不禁惊慌失措。不过,乐观的情绪,也同时自发地表露出来。

他们内心的感觉既模糊又强烈,隐隐产生一种争得补偿的要求,希望欢乐的时间比等待的时间过得慢一倍。他们同样急不可待,同样心慌意乱。只因为这种爱情或者温情,已被闹了数月的鼠疫压缩成为抽象概念。

还有的人不见一个亲人,准备回家确认久无音信已经在他们心中滋生的忧惧。对于这些只能与新痛相伴的人,还有此刻正在怀念逝者的人,情况截然不同,离别之恨便达到了顶峰。这就是永远的鼠疫。可是,谁还会想到这些孤苦伶仃的人呢?而在这一刻,痛苦的时期结束了,遗忘的时期尚未开始。

大家同患难,无论肉体还是心灵,都经历一段艰难的空白,一段无法弥补的流放,一种从未满足的饥渴。

鼠疫过后:

他们根本不顾明显的事实,从容不迫地否认我们曾亲历过这样疯狂的世界,杀个人如同打死苍蝇一样习以为常,他们也否认这种确凿无疑的野蛮行径、这种处心积虑的疯狂举动,否认这种带来对一切非现时事物肆意践踏的监禁、这种令所有尚未被杀死的人惊愕的死亡气味,他们最后还否认我们曾经是这群吓昏了头的民众,每天都有一部分人的尸体成堆投进焚尸炉化为浓烟,而其余的人则戴着无能为力和恐惧的枷锁,等待这种厄运轮到自己头上。

框架2:鼠疫带给我们的

封城造成的最明显的后果之一,就是将一些没有思想准备的人置于突然分离的情况。

这场疫病的突然入侵,可以说头一个后果,就是迫使我们的同胞今后所作所为,再也不带个人情感了。

鼠疫给我们的同胞带来的头一种印象,就是流放感。

我们遭受这场无妄之灾,后果十分严重,不仅给我们带来一种不公正的、本可以令我们愤慨的痛苦,而且还怂恿我们自寻烦恼,从而诱使我们甘心接受痛苦。转移人们注意力并把水搅浑,这正是瘟疫肆虐的一种方式。

从鼠疫高瞻的角度来看,监狱所有人,从典狱长一直到命不值一钱的囚犯,无不判了死刑,也许这是破天荒第一次,一种绝对的公正统治了监狱。

大多数人对打破自己的习惯,或者损害自己的利益的事尤为敏感。他们对此会生气,甚至恼火,可是这种情绪对抗不了鼠疫。他们的头一个反应就是谴责当局。

任何人都没有完全听天由命,在这方面,至少他,里厄,在同现实世界进行斗争,自认为走在通往真理的路上。

鼠疫席卷了一切,因此个人命运已不复存在,唯有一段集体的历史,即鼠疫和所有人的共同感受。感受最深的莫过于骨肉分离和放逐感。

这场鼠疫看似迫使居民像围城中的人那样万众一心,但同时也摧毁了传统的关系,把个人又投入到孤独的状态,这就造成了全城恐慌。

在大多数情况下,突然有了机会,本来正派的人就顺势做出应受谴责的行为,而且当场就有人效仿。

我们葬礼起初的特点,就是草草了事!所有程序都简单化了,就一般而言,殡仪馆那一套系统统统取消。

也正是从那时起,显见贫困比恐惧更厉害,尤其是干的活越危险报酬越高。

里厄和他的朋友们这时才发现,他们疲惫到何等程度。里厄还观察到他的朋友和他本身,滋长了一种不寻常的冷漠态度。

按道理来讲,鼠疫司职不偏不倚,卓有成效,本可以在我们同胞的心中强化平等,不料正相反,它通过自私心理的正常作用,在人心中加剧了不公正的感受。当然,最后还是无可挑剔的平等,即死亡。

即使好人也难免杀人或被杀,因为就生活在这种逻辑中。在这个世界上,我们的一举一动,都有可能致人死亡。

鼠疫,每个人身上都携带,因为,任何人,是的,世上任何人都不能免遭其害。

天然生成的,是细菌。其余的东西,诸如健康、正直和纯洁都是意志的一种表现,而人的意志永远也不应该停歇。

人的不幸缘于他们没有使用一种清晰的语言,于是我决定讲话和行动都要明明白白,以便走在正道上。

这座城市闹完鼠疫什么也没有改变,一切又恢复旧观,就好像什么也没有发生一样。但在另一种意义上,又不可能忘掉一切,即使加上多大的意志力也是枉然,鼠疫总要留下痕迹,至少留在人心里。

死亡降临都没有真正实现的平等,解脱灾难的欢乐却做到了,至少在这几个小时成为现实。

从闹鼠疫而关闭城门的时候起,他们就完全生活在离别的境况中,得不到能使人忘掉一切的这种人间温暖。在城中各个角落,这些男人和这些女人,都程度不同地渴望过团聚,虽然每人要团聚的性质不尽相同,但是对所有人来说,都是遥不可及的事情。大部分人都曾向远别的一个人,竭尽全力呼唤一个肉体的温暖,缠绵的柔情,或者原来的习惯。有些人往往不知不觉,忍受着置身于人的友情之外的苦痛,他们再也不能通过诸如通信,乘火车、轮船出行等寻常途径与人联谊。还有少数人,也许像塔鲁那样,曾经渴望同某种东西相聚合,而这种东西,他们又无法界定, 但似乎是他们唯一渴望的福运。既然没有别的名称,他们有时也就称之为安宁。

他是要为某种罪恶出庭作证,作为一个厚道的证人,就有所保留,掌握一定分寸。但同时又遵循一颗正直心灵的法则,毅然决然站到受害者一边,并且情愿跟世人,他的同胞们一起确认他们唯一共同肯定的事,即爱、痛苦和流放。因此,他的同胞的种种惶恐不安,他无不感同身受,他们的每种境遇,也无不是他本人的经历。 要做个忠实的证人,他尤其应当记述各种举动、各种资料和各种传闻。然而,他个人想要讲的话、他的期待、所经受的考验,都应该避而不谈。他若是选用的话,也仅仅旨在理解或者有助于人理解他那些同胞,旨在尽量明确表达出他们大部分时间模糊的感受。老实说,花这点儿脑筋,对他不算什么。有时他也跃跃欲试,要把自己的心声直接汇入成千上万鼠疫患者的声音之中,可是转念一想又作罢了:他那些痛苦,没有一件不同时也是别人的痛苦,在这世上,痛苦往往孤独的承受,这正是一种优势。

框架3:值得我们思考的东西

要了解一座城市,简便的办法就是探索居民如何劳动,如何爱并如何死亡。

怎么办才能避免浪费时间呢?在时间的长河中体验。

天灾人祸是常见之事,不过当灾难临头之际,世人还很难相信。

当怜悯成为无用之物时,大家就都鄙弃了。

这种传染病也太歹毒了,即使身体没有感染上的人,也有了心病。

想要阐明鼠疫优点之前,先会去照顾深受苦难的人。

过分抬高义举,最终会间接地大力颂扬罪恶。

世间的罪恶,几乎总是来自愚昧无知,善意如不明智,就可能跟邪恶造成同样的伤害。

人无知只有程度之分,这就是所谓的美德与恶行了。

一个人身患重病,或者有一种深度忧虑,也就同时免除了其他所有疾病或忧虑。

记者问戴上口罩顶不顶事,塔鲁回答说不顶事,但能让人放心。

人不能同时治病又知道结果。既然如此,我们当务之急就是尽快治病救人。

我们只应当开始往前走,在黑暗中摸索着前进,尽量做好事。

无论白天还是黑夜,总有那么一个时刻,人很虚弱。

让感情流露出来,也是一种幸福。

最危险的后果并不在于漠视外界发生的事件以及别人情绪的变化,而在于自己的疏忽松懈,放任自流了。

赢局:他所赢得的,仅仅是认识了鼠疫并可回忆,了解了友谊并可回忆,体验了温情,而且有朝一日也成追忆。在同鼠疫博弈,同生活博弈,人所赢得的,无非是见识和记忆。

轻率的把希望寄托在时间上,不料他们的分离遂成永别。

这世上如果还有一种东西,人总是渴望,有时也能获取的话,那就是人与人之间的温情。

苦乐全有,才算的上一个世界。

说到底,鼠疫究竟是什么?鼠疫就是生活,不过如此。

里厄倾听着从市里飞扬而来的欢乐喧声,确实念念不忘这种欢乐始终受到威胁。

框架4:引申意义,所悟到的

不考虑加缪对于鼠疫的其他引申意义,只把它当作一场单纯的鼠疫来理解。

我觉得书中鼠疫完全可以对标从2019年年末至今的新冠疫情,也是让我觉得此书优秀的地方,书中细腻描写出众生在疫情之下的生活和思想状态,让我不禁代入角色。

在新冠疫情最初阶段,我们何尝不是怀有质疑的态度,认为就是一件小事,直到全国戒严,才开始认真对待疫情。书中众生经历的就是我们正在经历的,他们的所作所为也可以让我们对号入座,他们的思想变化也值得我们再去反思自己过去或如今的想法。

里厄医生让我想到当初疫情初期,在不确定疫情是否能给我们带来灾难的时候,医疗机构和政府机关是顶着多大的压力,才做出全国戒严的决定,甚幸我们的祖国强大,人民团结。给全世界做出了很好的榜样!说实话,读到这的时候我想起了“李文亮事件”。他真的是可敬而且可怀念的。

而我们目前正处于过程阶段,在这个阶段中,人们的思想波动最大,也是最分层的时候。有些人是不是浑浑噩噩?麻木冷漠?绝望痛苦?缺少信任和爱了呢?我不得而知,因为缺少宏观视角,我只能以自身经历为例。

在读到这的时候,我想到2020年“双黄连口服液卖脱销”这个事件,和书中薄荷片同出一辙,而现实的我们不仅抢口服液,甚至酒精、八四消毒液、板蓝根等等都卖到脱销,也许众生怀着防患于未然的态度,也许只是盲从,不多做评说。

“口罩涨价”这个事件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在2020年初封城的时候,生活物资的价格都略有浮动,不可思议的是一包口罩能卖到几十甚至上百元,不得不说有些人真的在发国难财。虽然国家管控,但只是对医疗机构有作用,私底下的渠道某些人赚的是盆满钵满。书中也有写此类人,自行对号入座。

“武汉病毒”这个梗大家忘没忘呢?我只能说武汉承担了不该承担的压力。就我个人回忆,在当初疫情爆发时,我内心就寻思是不是美帝和日本搞出来的生化武器,只不过我担心引发不必要的舆论,也有损个人形象,所以没敢说。没想到堂堂大国在国际上竟公然指称是“武汉病毒”,真是“纱布擦屁股——漏了一手”呢,更让人恶心的是种花家内部竟然还有人相信,不断地煽风点火,真是“恶心他妈给恶心开门——恶心到家了”,不敢恭维。

我记得当时我被封城在黑省,虽然仅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但我想到武汉封城至今已有数月,心中真的有一点庆幸和安慰,我与书中居民的想法竟然是共鸣的,我为此感到羞愧,但这属于人性中的东西,不多做解释了,希望大家理解我。

书中塔鲁组织的民间医疗队,让我想起现实疫情中的“志愿者”们,犹记得在2020年年初的时候,有过“驰援武汉”的口号,源源不断的人流、物流、资金流都对准一个方向:武汉!真正做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书中鼠疫爆发后导致血清短缺,制造新型血清困难重重的描写让我联想到新冠疫情下的“疫苗”是如何的来之不易,能做到全国免费推广,甚至在全球上援助多个国家,真正维护了一个大国该有的形象。

书中鼠疫是在十个月后悄然退去的,而我们已经在新冠疫情的阴霾下生活了两年,不知何时才能摆脱这种威胁。而我们已经在心里打下了“疫情以前”的标签,我们怀念的是新鲜的空气、是面罩下的笑脸、是2020年之前的生活方式。疫情下的我们就像书中所说的:“大家同患难,无论肉体还是心灵,都经历一段艰难的空白,一段无法弥补的流放,一种从未满足的饥渴。”而疫情总要留下痕迹,至少留在人心里。

书中还有一个观点让我想了很多,就是“过分抬高义举,最终会间接地大力颂扬罪恶;善意如不明智,就可能跟邪恶造成同样的伤害。”

当我们从媒体中获取一个关于“善行义举”方面的信息,是不是就会在我们的脑海中产生一种印象:善行是少见的!所以要大力宣扬,而罪恶是常见的呢?我的意见正好相反,我始终相信世界上是好人多,善事多,而我也力争做个好人,守护住心中的一片净土。

至于善意不明智,就跟邪恶一样造成伤害。我第一个想到的是网络暴力,如今人们的生活过于浮躁,从各个途径获取的信息过于碎片化,如果再加上自己没有主见,很可能沦为别人利用的工具。

最后用书中一位老头的话做结尾吧:说到底,鼠疫究竟是什么?鼠疫就是生活,不过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