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是在周六中午的午休中看完的,时间两个小时多。
或许是现在看书还是只在意情节和文笔的缘故,有点囫囵吞枣的感觉。
我本以为,这本书是讲一个男孩的故事,或者是在陈述自己过去的往事。可是,读过之后才发现,这本记载了大概12篇文章的小说,读起来是那么的让人内心充满悲愤,边读边气,时不时让人想飙一两句国粹,甚至刷新了对世界的看法。然而可是当我读完后,一切都忘了,奇怪的是这本书并没有《活着》那样让我映像深刻,也就很难复述出来。唯独有那一篇黄昏里的男孩,刻骨铭心。
不过看这本书的时候,好像屏幕里一直有一个中年男子,大概就是余华先生的样子,一边在伏案写作,不抬头,也不会停顿,一边用他略微沙哑的声音,夹杂着朴素简洁的话,直到我读完最后一页。
那篇黄昏里的男孩,故事的开头写孙福花白的头发以及他在尘土之中时隐时现,感觉这位半百老人的孤独与沧桑,无亲无故,很是可怜。镜头一转,出现了小男孩的身影,一个又脏又饿的男孩。他强烈的渴望着能有个苹果,在向孙福乞求时竟然遭到他的强烈喝斥,小男孩在无奈的时候趁孙福分心的时候抓了一个苹果就跑,可被孙福及时发现,由于体力缺乏,很快就被逮到。由于肚子实在是饿的不行了,在被抓到以后还咬了苹果一口,使劲地咀嚼,可孙福依然不放过他,还卡着他的脖子让他把吃的苹果给吐出来。小男孩万般无奈的将来不及吞下去的苹果给吐干净了。还被不肯罢休的孙福狠心地扭断了中指。读到这的时候,我的心也揪了一下,可怜的男孩,到了这地步还遭到如此的对待,我也开始对孙福产生了极强的憎恶心理。都是一个饱经风霜的人了,为何还如此狠心,连一个男孩都不放过,还生生地将他的手指给拧断。更可恨的还在后面,孙福并不因此而善罢甘休,还将其绑在摊前,要他对着所有的过路人喊:“我是小偷!”一直喊到孙福收摊,一直喊到黄昏,他依然在喊。虽然只有咝咝的摩擦似的声音,而非人的孙福心里却非常的满足,他满足他抓住了这个偷他苹果的男孩,而且惩罚还在进行中,此时此刻,我感觉心里很不是滋味,一个男孩只不过是偷了个苹果,难道就值得对他如此残忍和无情吗?对于世人的冷漠我感觉很痛心,而本应该富有同情心的的孙福竟然不择不饶的对男孩进行没有人道的“教育”,深感世道为何如此缺乏关爱与理解。小说的最后,孙福坐在黄昏的小店里,孤单一人,我也知道孙福之前悲惨的经历,儿子淹死了,妻子跟人跑了,只剩下其一人守着已经泛黄的黑白照片,默默地思念着以前幸福的时光......
整篇文章围绕“偷”字来写,孙福联想到很多年前他的儿子被水淹死,儿子的生命可以看作是被上天给“偷”走了;过了几年的平静生活后,他的妻子跟剃头匠跑了,在他看来是被剃头匠给“偷”走了。因此造成他的心灵扭曲,对一切小偷都恨之入骨。这也不得不说是社会的悲哀,也是他个人的悲哀。本来能过平静正常生活的他,对现实社会充满了冷眼和愤懑,而现实又没有人能够指引他,解开他心中的苦闷。
这黄昏里的男孩,或许很快就会消失在黄昏中,被“偷”走。
压抑、沉重贯穿我读书的整个过程。读完后我一遍一遍的思索,每次都有不一样的感受。
也许是因为早年丧子在他的心头留下了永远不能磨灭的痕迹,在他的心里造成了永远的创伤,于是他开始报复所有招惹他的男孩以至于让他失去同情心,变得残忍,也许在心中这样才能找到慰藉,正如他的心满意足;或许这种现象正是由社会所决定的,社会对弱小已经不再同情,变得麻木不仁,变的漠视、冷酷。
我沉浸在淡淡的悲伤氛围中,难以摆脱,不知道该说什么,也不知道该如何抒发自己的情绪。只能向黄昏里的男孩一样,消失在寂静的黄昏中,无人问津。
或许,这就是人生。
心如死水般荒凉寂静,
既然走不出痛苦,
那就消失在痛苦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