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人镜》读后感

旌旗读后感发表于2022-07-23 08:05:59归属于读书笔记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人镜》读后感

纪检室副主任  刘恒

著名作家巴尔扎克曾说过:“没有思想上的清白,就不可能有金钱上的廉洁;丧失金钱上的廉洁,会导致道德上的堕落”,读完《人镜》,深以为然。

廉洁是什么?不同的思想认知,不同的修为境界,给出的答案也全然不同。有人说,廉洁就是不贪污腐化,不奢侈浪费,不以权谋取私,也有人说廉洁就是要严格遵守纪律法规,不做违规违纪的事情,不贪不占不应得的钱财。这些答案都对,作为某种场合表态发言一种话术,基本过得去。但作为一种修为境界,总感觉少了点东西,像是一碗熬了又熬的清水萝卜汤,没有让人值得回味的东西。其本质还是外力约束下的一种应对行为,缺少发自内心的本色流露,究其原因,在于“廉洁”二字还没有真正成为刻在内心的敬畏和融入骨髓的觉悟。

事实上,对“廉洁”二字的认识不同,人生结局也大相径庭,冰火两重天的人生悲剧常常在贪腐一念间被演绎得淋漓尽致。由于工作的原因,看过不少落马官员的忏悔录,也见过不少违纪违法者的检讨书。在贪腐官员的忏悔录中,“悔”字几乎都是异口同声,但“悔”的内涵和深度却再次把贪官分成了三六九等。有的把贪腐的“锅”甩给组织,说“要是组织的监督再严一点、提醒再早一点,就不会走上贪腐之路”。有的甩给家人,称“因过去工作太忙,对家人的关心不够,心怀愧疚,想在经济方面给家人多一些补偿,于是想方设法设租寻租,一味满足家人的需求”,当然也有甩给“情人”的,说辞相对会狠一些,“要不是沾上这个狐狸精,我也不至于沦落到这个下场”。这也看得出来,曾经海誓山盟的“情人”关系,其实最经不起党纪国法的拷问,在所有关系中,这种关系稳定性最差,排名应属劣后级,此念当慎!这些堂而皇之的说辞,配合着声泪俱下的表情,容易让人产生“真心悔过、痛改前非”的错觉。但细想下来,贪还是不贪,拿还是不拿,这个问题的最终决定权不还是掌握在自己手里吗?简单把贪腐原因归咎于他人,本身并没有跳出“囚徒思维”的定势,从逻辑上看,还存在归因错误的问题,即:把外因当成了事物变化的决定性因素,选择性地忽视了内因的作用,本末倒置,必酿大错。

哲学家叔本华说“世界上最大的监狱,是人的思维意识”,在廉和不廉这个“一”和“零”的问题上,我们确有必要从喧嚣纷繁的忙碌中抽出时间,静下心来,和灵魂深处的自己来一次对话,倾听灵魂深处的声音,拆掉思维里的“墙”,拨开云雾,看透廉洁本质,看清人生真相,在烟火凡尘、沧桑流年中,执一颗素心,守一方净土,看云卷云舒,渡来日方长。

认知有层次之分,廉洁亦有境界之别。

廉洁的第一层,我们可以称为“恐惧性”清廉。恐惧性清廉比较好理解,就是源于对制度法规惩罚的恐惧而不敢越雷池一步。“非不愿为,实不敢为也”是这一群体的主要心理特征。这样的恐惧心理,能在相当程度上遏制贪念,保证为官者一段时期的清廉,缺陷在于其稳定性和持久性不足,需要严的制度、严的监督、严的环境作为支撑,一旦这些约束不在,对法律的敬畏和恐惧就会大幅度下降,觉得可以凭借着自己的聪慧刀口舔蜜、火中取栗,于是肆无忌惮大搞贪腐,最终倒在自己亲手编制的牢笼里,曾经志得意满的人生终究还是输在境界不足上。正如那句老话“做好人不难,但做一辈子好人很难”。同理,做到一时清廉不难,但要做到一辈子清廉则很难。因此,我们需要向更高境界的清廉进阶。

廉洁的第二层,我们可以称之为“功利式”清廉。这里所说的“功利”作为一种心理动力没有任何贬义,包括笔者在内,距离这个层次亦有很大距离。“功利式”清廉者,常常因为崇尚名节操守或者爱惜个人仕途而不随意贪腐,他们在“我到底是谁,我到底要什么?”这个问题上作过深入而透彻的思考,对人生“七笔账”早已做到帐帐在心、来去分明,对外界的诱惑,总能坚持自我的判断,不随意动摇。显然,第二层次的廉洁无论是稳定性还是持久性,都远超第一层面的廉洁,处于该层面的官员,如果工作、生活没有发生大的风波和变故,一般不轻易在廉洁上栽跟头。但人生岂能如意,成功只是一时的,失败却是主旋律,那些事先安排好的剧本,往往会被现实的铁锤鞭挞得面目全非,“功利”式的清廉信仰,终会因“功利”的破灭的而退败变节。因此,我们还需要探究更高层面的清廉。

廉洁的第三层,我把它称为自主式清廉。这种清廉,无需外部因素加持,不因畏惧法令制度的惩罚而产生,也不因仕途无望而反弹,之所以拒腐尚廉,不为别的,只希望以一种自己看得起自己的姿态出现。他们对廉洁的基本态度是: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即:尊崇本心,不慕虚荣,不务虚功,不图虚名,不贪不占,只为心安。处于第三重境界的人,廉洁自律已经成为了一种人生追求、一种精神境界、一种行为习惯和一种实践能力,他们信仰坚定,自律精神强,面对人生道路上形形色色的诱惑,以一种发自内心的自觉毫不犹豫地进行抵制,基本达到了心学大师王阳明先生倡导的“心若不动,万事从容”的境界。

毫无疑问,相对于“恐惧性”清廉和“功利式”清廉,这种发乎于心,现乎于行的“自主式”清廉最具稳定性和持久性,它是认识层面的一次跃迁,是精神境界的一次升华,是通往灵魂自由的基石,是护佑每一名党员干部仕途平安、行稳致远的城池营垒,应当成为我们人生路上修身、修行、修性、修心的必要内容之一。

“不能胜寸心,安能胜苍穹”。从某种程度上看,不管是廉洁教育也好、党性教育也罢,本质上是对我们某种信仰的强化,如果本身就没有信仰,再多的布道说教,其实也无济于事,正如那句古话:天雨虽大,不润无根之草;道法虽宽,只渡有缘之人。笔者无力从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大角度谋篇布局、宏伟叙事,仅将个人“对境治心”的体验絮叨于此,算是对自己心路历程、修行次第的一次梳理。人生实苦,悲喜自渡,希望得览此文者,能够去繁就简,回归本心,战胜寸心,渡己达人。

共勉与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