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种》读后感
1《火种》是一本什么书?
著名党史、军史专家刘统教授献礼党的百年华诞所著,“寻找中国复兴之路”是本书的副标题,也是全书的写作主旨。
我的感觉,这是一本看完能够让我们不再迷茫、找到力量的经典之作。
2该书主要讲了什么?
中国在20世纪初期受到帝国主义侵略,一代又一代的有志之士寻找复兴之路的过程,其中不乏失败的教训,但最终通过实践与不断总结找到了成功的道路。
3你觉得该书好在哪里?
只说理论,年轻人是不容易接受的,尤其是红色理论。要把理论讲得真实生动、有血有肉、跌宕起伏、艰难曲折,这是历史可以做到的。
这样讲历史,才能让人相信,才能让人听得进去,留下深刻印象。
这本书就是如此,通过详细的史料细节讲述了中国共产党早期的奋斗过程,这和许多年轻人现在的奋斗过程是有颇多相似之处,都是从一无所有做起,靠着方向的正确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取得胜利。
这对于我们的奋斗有很好的借鉴意义,这才是真实历史的价值。
4你认为本书有什么特点?
从真实细节启发我们找到正确答案。
比如书中提到的两个重要人物,一个是陈独秀,一个是毛泽东。
陈独秀为什么不能,毛泽东为什么能?
书中对两人作了细节比较,充分说明这是历史的必然。
陈独秀是个性情中人,他倡导新文化,他成立共产党,但是他不能领导共产党走下去,尤其是面对险峻的情况,他无法领导武装斗争,所以他只能在一定历史阶段起作用。
共产党的领导,首先需要是一个组织者,要能够团结大多数群众,陈独秀最大的问题就是一个都没有团结,一建党就把李达、李汉俊、陈望道写信骂跑了,书中还特别还原了陈独秀和马林之间恩怨。
从这些细节的描述,我们可以找到历史选择的必然性,可以总结出成功之道的原则与法宝。
5本书如何讲述复兴之路的寻路历程?
从一次次的失败开始说起。
戊戌变法希望用改良、不流血的方式改旧制度为新制度。
袁世凯称帝让这一幻想破灭。
蔡元培、陈独秀、李大钊等提倡新文化,启蒙心智,科学和民主开始深入人心。
胡适极力倡导白话文,使新文化得以广泛传播,为大众接受,奠定了群众基础。
五四运动让青年和民众开始觉醒,寻找出路。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是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理论基础。
但资产阶级有严重的妥协性和软弱性,妄想帝国主义支持中国革命,害怕发动群众,没有严格的纪律和团结一致的作风,更像一个松散的联盟,经常发生内斗和争吵,这也是为什么他们不能够领导中国的革命最终取得胜利的原因。
这种原因是内在的、深刻的、无法改变的,根植于中国当时环境和条件下成长起来的。
以上这些努力和探索,最终都失败了,败在军阀的枪杆下,败在旧制度的禁锢下,败在内部的根源问题上。
失败的教训让大家认识到,单纯的反抗是不解决问题的,一定要在思想上寻找一个主义、一条道路。
于是,李大钊、陈独秀等一批知识分子接受了马克思主义。
是一次又一次失败的教训让人民觉醒,让中国有了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揭开了篇章。
6书名为什么叫《火种》?
书只写到了1929年的《古田会议》,接着主席就提出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个论断。
只要方向正确,哪怕起初非常渺小,也可以形成磅礴大势。
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有一点法宝至关重要,就是要始终联系实际,在实际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形成理论,再指导实践,始终和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
7星星之火,为何可以燎原?
书中有谈到几个关键。
有统一的组织。建党之初,共产国际通过派人联络、组织、提供经费等方式促成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如果没有共产国际,这些青年人可能还在写文章、发议论,但不知道如何建立一个无产阶级政党。
共产党成立之后,一开始还是传播思想,发展不快。共产国际促成国共合作,让共产党有了一个合法发展的平台,这样共产党就迅速发展壮大起来。
有自己的骨干队伍。通过黄埔军校,共产党有了军事人才,在大革命中发挥了巨大能量,成为了一个真正有影响的无产阶级政党。
有时代领袖,能够带领大家找到正确且合适的道路。
1927年“四一二”政变,国民党屠杀共产党,使共产党遭遇重大挫折。这时候就看出陈独秀等人的局限性,他们只能起到阶段性的作用,不懂武装斗争。毛泽东经历起义失败后,为了生存来到井冈山,开始寻找一条独立的革命道路,开始建立革命军队,建立根据地,走农村革命的道路。
最后到了古田会议时,他的思想得到了大家的承认。
8清朝末年的改革为何必然失败?
改革一定要看是否重新调整了利益分配格局。
比如清王朝的立宪,表面上是还权于民,但实际上设置各种经济条件的限制,将99.5%以上的民众排除在选举权之外,而只有极少数有钱人(也就是皇亲国戚)才符合选民资格,这其实就是一种障眼法,根本没有改变原有利益格局。
比如放权,当时的清廷是明放暗不放,看似把权力下放给基层,实际上是把包袱矛盾给了基层,用钱比较多的就交给基层,得钱比较多的就抓在自己手里,或者给基层施压,但不给基层真金白银的支持,而是乱开一些政策的口子,让基层横征暴敛,结果造成对群众的剥削导致恶性循环。
中央与地方的分权,历来都是一个热点与难题。中央要花钱,地方也要花钱,钱从哪来?哪些项目赚钱多,是该归中央还是地方?
从制度的设计可以看出是真改革还是障眼法。
9孙中山为何能够得到国外的支持?
“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力,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的主张,这是孙中山1894年提出的主张和想法。
在当时是代表着进步的方向,直到现在都有借鉴意义。
日本的政客和浪人会支持孙中山革命,看似完全八竿子打不着的两方之所以能够一致,都是在为国家利益服务,他们十分清楚腐朽没落的清王朝垮台是迟早的事情,而支持中国的反清力量,符合日本的既得利益。
所以,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未来的领导更是需要去支持和拥护的人。
看问题要看长远,拉关系要拉在早期,只有早早埋下伏笔,以后才能够收获颇丰。
不论是在经济上的投资,还是政治上的投资,无不如此,越早越好。
10为何当时对于外交上的失败,国外留学生比国内学生反应更强烈?
一战战场设在欧洲,但中国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战争爆发后,劳动力奇缺,为弥补战争所用,中国政府招募劳工到英法两国后方从事劳务工作,一批又一批中国劳工被运到欧洲,但中国劳工在战场生活条件极差,甚至受着非人的虐待,由于祖国贫弱,物质生活工资待遇都难以得到保证,漂泊异域孤苦无依,甚至死后无处下葬,下落不明。
弱国无外交,巴黎和会是帝国主义的分赃大会,作为战胜国,中国希望收回列强在中国的特权,但被会议拒绝。
段祺瑞、袁世凯等为了获得日本的支持和大笔的借款,背信祖国利益,允许日本驻兵东北和训练,通过出卖主权来换取既得利益,是真正的卖国贼。
越是有对比,反差越强烈,感触才会越深刻。
这也是为什么当时救亡图存,国内的学生比不上在国外的中国学生。
11共产党领导罢工为何开始成功、后来失败呢?
即便是当初爱国运动的罢工和罢市也没有不顾一切地全面罢工,比如说没有停水,不会引起市民恐慌,让爱国变为误国,比如工厂的核心部位没有停下,不会导致资本方遭受重大且严峻的损失,这也是中庸的智慧。
因为罢工不是暴动,不是破坏,而是在合理的基础上争取工人的合法权益,而这些权益资本方都是可以办到的。
那么我们也要维持地方的秩序和保护资本方的重要设施,体现出工人的诚意,才能够得到共同的胜利。
罢工过后本应恢复全面生产,但工人开始享受当主人的自由,消极怠工。
尝到罢工得到的甜头后,工人只想依靠罢工获得利益。
生产上不去,工人也别想提高工资,这是一个双输甚至多输的局面。
共产党本来是想领导工人求解放的,最后反而和工人对立起来,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反思。
小农经济、工人阶级有些固有的劣根性,如不在引导时加强教育,则容易好心办坏事。
12书中改革失败的教训对当下有何启示?
大到时代,小到单位,我们都在寻找致富致强之道。
纵观历史,每一次的变革都要损害既得集团的利益,总是遇到各种阻拦,以至于变法或改良破产。
所以改革方案的设计必须要团结大多数,一步一步来,总有一个由小到大,由弱而强的过程;必须实事求是,着眼于自身当时的条件与环境,反复思考落地的可能性。
就如当时清王朝提出的改革方案:重节俭,禁奢华,破常格,可直谏言,停捐纳,不捐官,课官重禄,去书吏,改用委员,去差役,推行警察,改刑狱,改选法,筹八旗生计,裁屯位,裁绿营,简文法。
让我诧异的是其中的举措和我们现在的改革方案似乎大同小异,删繁就简,压缩层级,减政裁员,禁止奢华,广纳谏言等。
遇到问题我们总喜欢学习古今中外别人的成功模式。
但“拿来主义”从来不曾真正成功,因为每一种成功做法都依托于自身优势和当时的特有条件,不是简单复制就可以。
如英国的上下议院分置,日本的立宪模式,也曾经被清末王朝学习效仿,但最后皆以失败告终。
失败的教训告诫我们,只有深深根植于自己实际情况,创造实施与其匹配的举措和条件,才能够真正达到成功。
13怎样的人才能算得上领袖?
一个领袖的身后,都会有一批坚定的追随者,他们都是被他坚定的信念所深深打动,被他的人格魅力所深深折服,所以不管经历多少千难万险,依然不离不弃,是因为他们共同认可一种理念,而愿意为此奋斗终生。
书中描写袁世凯深谙权力游戏规则,可惜却无法成为一名领袖,充其量只能是领导。
他开始支持维新派取得康梁和光绪帝的信任,然后在关键时候又向慈禧告密,断送了维新派,这种关键时刻的倒戈,暴露出袁世凯是一个唯利是图的两面派。
在他与北洋军阀斗争期间,他是打打停停,其实他是在窥测方向,他是在向清朝和革命党双方施压,以获得自身政治利益最大化,他不能够将革命军全部消灭掉,但是他要做出打仗的姿态给朝廷看,心里想的却是如何取而代之夺取政权,所以打打停停让人琢磨不透。
政客总喜欢琢磨人心,总会释放各种烟雾弹,让别人为自己的利益服务,甚至还幻想得到讴歌。
这样的人只能成为一名领导,无法成为领袖。
“今日变法,俱从枝节入手,如议会宪法,总统内阁,军事实业教育,一切皆枝节也。惟此等枝节,必有本源,夫本原者,宇宙之真理。”
这是毛泽东在青年时代指点江山的豪气文章,他追求的是宇宙的真理,追求的是大本大源,追求的是中国人民的解放。
所以,不必为一时的进退留转而失落,也不必为那些抛弃背叛你的人而叹息,这不过是上天帮你筛选了一次,让你看清真正的敌人与朋友。
14如何学会斗争并团结大多数?
打江山易守江山难。破坏一个旧秩序很容易,但要建立一个新世界,却非常艰难。
这是一个无比系统且全面的工程,所以揭竿起义者多如牛毛,但最后能够建立一个国家,并且能够持续百年之久的却少之又少。
人的成长尤其是青年的成长也是如此艰辛,总要经受各种挫折的洗礼。
从书斋到社会,从单纯到复杂,需要我们在复杂中学会斗争,拥有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学会动员吃瓜的大多数,这些都需要历练。
就像八竿子打不着的孙中山与苏联也曾有过联合,有些不可思议。
苏联出于国家利益的考虑,以意识形态的让步换取孙中山对中东路和外蒙古问题的承诺,实现以孙压吴、以南压北。
孙中山认为共产主义组织甚至苏维埃制度事实上不能引用于中国,但并不影响彼此之间的合作。
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敌人的敌人也可以成为合作伙伴。
15书中体现了无产阶级革命家怎样的特质?
一要有革命理论;
二要善于组织,能够建党建军;
三理论能和实践相结合,能提出一个时期的政策策略;
四要会打仗,懂军事的战略战术;
五要有坚韧不拔的革命意志。
16书中对于当下的管理用人有何借鉴?
三湾改编使毛泽东确认一条终生的用人原则:首先要厚重,忠诚老实,立场坚定。关键时刻不叛变不动摇。没有这一条再有用的人他也不用。
选干部时,他会询问你是哪年来的,逃跑过没有,被捕过没有,根据你的经历,会对你有一个判断。
17为何打铁还需自身硬?
没有坚持独立自主,没有利用一切机会武装自己、提升自己,最后当别人背叛时,只能够遭遇失败。
共产党在与国共合作的大革命期间,遭到了国民党的背叛,遭到了国民党的驱逐和捕杀,从合法到非法,而国民党依靠共产国际的援助,有了钱,有了枪,有了政权。
南昌起义后,起义部队匆忙南下,没有一个坚强团结的领导集体,没有健全完善党的组织,没有明确的行动方向,也没有及时的思想政治工作和群众工作,在乱糟糟的情况下,匆忙南下无可避免的会遭遇失败的命运。
中央的指示原则上是对的,打起自己的旗帜,建立自己的军队,但却没有考虑南昌部队正处于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这样做不是团结,而是自乱军心,所以落实中央的指示实际上是加速了南昌部队最后的崩溃。
当时在军事指挥上只有北伐战争的经验,没有游击战争的经验,不知道分散去争取武装群众,虽然有很多枪,却不知道该怎么处理,而是忙着南下打广东海口,进行大规模的正规战,但最终起义军从3万多人只剩几千。
通过这样的失败,也让大家认识到,必须转入正确的方向,游击战争的方向。
还有一个重要的教训,共产党号召武装暴动时,士兵凭什么来为你打仗,关键时刻如何能够不动摇。
要建立起党的组织,对旧军队进行改造。
八一起义的教训说明不从具体的中国革命性质历史现实出发,不从依靠群众出发,就不能独立自主的发展革命斗争,只着眼于单纯的军事进攻和国际援助是一定会失败的,封建性质的旧军队,如果不加强政治工作,不加强党的领导,不脱胎换骨,是不能成为革命武装的。
没有对中国革命道路的独立探索,没有建立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革命就不可能走向发展和胜利,一场又一场失败的暴动只能一次又一次证明这个道理和教训。
18为什么总要有先烈才会有后来的英雄?
我们总是要在不断的失败中才能认清真相,就像当时多次起义的失败,终于使革命党人意识到,以他们的力量想要攻占城市,想要从清朝内部发起革命,是不可能推翻清朝统治的。
所以后来的武昌起义证明了这一点。
但是没有这种试探,没有这种明知飞蛾扑却依然视死如归的探索,便不会有后来的“知道”,所有的后知后觉都来源于一批人的“先行先试”,哪怕失败成为先烈,也值得尊敬。
主席也曾说过,多年以后,我们才能够认清左倾机会主义和盲动主义的危害,在革命处于高潮应当进攻的时候,不善于进攻,如在武汉时期,在革命处于低潮,应当退去的时候,不善于退却,如在广州起义时期,如那时采取了正确的方针,可以保持更大的革命力量,保存更多的干部,这些错误的路线都是用千万的鲜血换来的教训,但没有这些教训便也不会有后来的成功。
进攻还是退却,都是需要勇气的,尤其是当下级执行与上级不一致的谋略时,则需要更大的勇气,当时中央的精神是要求进攻城市,而毛泽东在1927年秋收起义后,率领部队不攻长沙而上井冈山,在当时是受了处分的,但他能够办到能够顶住压力,这是脱离幼稚走向成熟独立思考的宝贵之处。
一本真实且翔实的历史书,总能给我们带来很多感动与启迪。
这真是宝贵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