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自洽》读书笔记

旌旗读后感发表于2022-12-19 10:55:14归属于读书笔记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自洽》读书笔记

三句话来概述
认识自己是我们走向成熟的开始,而对自己认识的完成,最终体现在对自我的接受上。

《自洽——在不确定的日子里向内看》探讨的正是年轻人面临选择,处理自我与外部关系时积极向内探求的思考路径,告诉读者如何做到自我与内心冲突和谐相处。

史律师以一个在职场经历了20多年风雨的成熟人角度去思考他的个人成长经历,得到的启发和感悟浓缩在这本书中。

作者
史欣悦,君合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环太平洋律师协会理事,Multilaw国际律师学院校长。《令人心动的offer第二季》带教律师,喜马拉雅职场导师。

史律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学院,后赴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学习,获欧洲法专业硕士学位。2004年加入君合律师事务所,为众多国内外知名公司、投资机构、银行及金融机构提供法律服务,涵盖国内外投资、融资、证券上市、并购重组、企业合规和反垄断等方面法律业务。

我是如何发现这本书的?
在看Offer第二季(《令人心动的offer2》)的时候被史律与实习生之间相处的言行举止所深深吸引。无论是他专业的工作状态,或是生活中的游刃有余,对知识充满好奇,都让我十分想了解通过《自洽》这本书去进一步了解他的为人。

推荐给谁来阅读?
难读指数:⭐️⭐️⭐️⭐️

史律在这本书里除了谈及自己在工作中的各类经验,也讲述了很多他自己生活的另外一面——他热爱文史哲学、京剧、足球、画画、写作 。就像杨天真对他的一番评论:“有才的头脑里住着一个有趣的灵魂”,这位律所精英在专业性的背后,还有着如北京大爷般的随和和豁达。

希望可以把这本书推荐给所有正在努力生活,尝试不断成长、认识自己的读者,以及在职场或生活中遇到瓶颈的朋友,都可以通过史律的分享获得一份前进的动力。

读后感
生活/行为/思维/想法上的影响
认识自己,寻找生活中的自洽

哲学家叔本华说,曾以为字写得好、文笔好、球打得好,亦或某一方面有特长就是有才华,后来才发现,灵魂的觉醒、思想的升华和人格的独立,才是真正的才华。

史律在《自洽》这本书里从认识自我开始聊起,体会自我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与周围环境的互动、与和他人的互动。而因这些所产生的无数选择、关系造就了我们独一无二的人生。

人并没有一个抽象不变的自我,所谓自我都是存在于关系中的,不同的关系映射出了不同的自我。把这些不同的自我认识好、组织好、协调好,就是所谓自洽了吧。这是一个挺高远的目标,我虽不能至,但心向往之。
认识自己,更重要的是认识主观的自己。主观的自己就是自己的兴趣爱好、性格脾气和思维方式。

书里举了关于面对压力的例子——比如,“我厌恶压力,那我就去琢磨一下压力的来源是什么,压力来了我如何拆解和应对,压力之下我要注意不要犯哪些常见的错误。这样一来,我还是那个厌恶压力的人,但是我在面对压力时更从容了。”

认识并接受自己的特质,从自己出发,做一事有一事的收获,过一日有一日的长进。

自省:平凡时不自卑,成功时不自矜

在认识自己的过程中,我觉得书里提出了很有意思的一点,它说我们有时候会过于放大个人努力和个人才智的作用,因为“做成了几件事,就开始相信‘人定胜天’这种不切实际的膨胀”。面对这样的时刻,我们需要尝试理性的自省,保持内心深处真诚的谦卑——面对宇宙、世界、社会、生活、成功、他人的谦卑——乃是无价的美德。

人生很长,长到任何“成功人士”都有失败的时候,长到任何普通人也都有成功的机会。因此,平凡时不自卑,成功时不自矜,从自己出发,又能回归自己,不失为一项智慧人生。

学会放空自己,重新认识“内卷”

你越想什么都不想,就越会有一些念头像猴子一样跳出来。没关系,不跟随,不评判,这些跳跃的想法就像肥皂泡一样,飘两下就破了。放空是时间的白布,是思维的基底,给自己留点放空的时间,就好像画面上的留白,让观者在纷繁的布局中得以呼吸,就好像没有波纹的湖水,显示出它本来的澄明。
根据内卷本来的意思,在一个组织不能向前进化,而开始向内细致化的时候,就是内卷。“我们向内探寻,如何维护自己的身体,如何滋养自己的心灵,如何接纳自己的情绪,如何锻炼自己的思维,这就是经典意义上的内卷”,而这个内卷无疑是对我们有好处的。

借着对于内卷的重新认识,史律在书里分享到他自己对于创业者身上几种品质的描述:热情的自律、大胆的谨慎、单纯的成熟。从这些言语中,也能够得到一些鼓励,去继续向内思考,向外探索。

专业主义 Professionism

日本的商业管理大师稻盛和夫先生有个人生方程式:成功 = 思维方式 × 热情 × 能力。三个因素是相乘的关系,也就是每个因素都会几何级地放大成功的结果。“其次,稻盛和夫也严肃地指出,思维方式可以是负值,他说的思维方式包括态度、品德、伦理观这些内容,如果思维方式错了,那么结果就会谬以千里、南辕北辙,甚至能力、热情越大,在负值的思维方式的乘法助力下,错得越离谱。

史律在书里比照这个公式提出了一个专业精神的公式:P = CQ + i,也借鉴了类似的想法。

P:专业精神;C:专业本领;Q:人的品质(可能为负值);i: 专业形象(i≤CQ,即专业形象要在专业能力和品质的范围内)。在史律眼中,一个人的品质如何对于他自身专业精神、职业道路的发展会起到绝对性的作用。书中有一段对此的寄语:

一个年轻的大学毕业生,开始了他的职业生涯,如同在专业主义的迷雾中行走。渐渐地,他辨识出了一些物体,找到了一些方向,不断地沾染专业主义的气息。等到他在职场中成熟了,工作游刃有余,专业独当一面的时候,他也就从这片迷雾中走出来了。他走出来的时候,我们希望看到的是一个在专业上能够收放自如的人,本质上说他还是他自己,只不过专业的历练让他在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更加成熟、更加从容、更加靠谱。
能远

防病治病的良方恐怕还是要把握住自己,不被各种恐惧和焦虑忽悠,相信自己只要做自己擅长、喜欢的事,同时又是他人需要的事,就是有价值的;相信生活的最基本价值——健康、友爱、正直、富有同情心,凡是违反这些基本价值原则的,都先要打一个问号,看看是不是化了妆的职业病和PUA又来了。
书里谈到了时间管理中的四象限法则,它把时间的因素分解成两对指标:重要、不重要,紧急、不紧急。通过这样的分解,我们可以学着去优先关注重要且不紧急的事情,而不是经常投身于重要且紧急的事情。职业规划也是如此,面对眼前的重要规划,即使再紧迫,也要留给自己一点思考的时间,将其结合更远的愿景来看。正如毛姆在他的名著里启示我们的,不要只盯着脚下寻找那六便士,而错失了天上的月亮。

我有一方藏书印,上刻“能远”二字,这是我从陶渊明“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饮酒·其五》)的诗句中化出来的。此印的意思就是提醒自己,要离所谓的潮流、时下热点、眼前小利远一点,尽量站到高处看事情,甚至尝试着站在人生甚至社会发展的角度看事情。一个人“能远”了,格局也就大了,精神也就更靠近长期主义了。
输出和输入,保持终身学习

无论什么本事,都是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浅入深地积累,没有魔法和捷径。积累就是在专注的时间里正确地重复,“过程可能无聊甚至痛苦,但是水到渠成的那一天,你也会和我一样明白,原来如此,不过如此。”

学习就像集邮一样,从广泛学习逐渐聚焦到专题学习,而专题学习的目标是要出一个成果,不能仅限于读了多少本书,上了多少堂课。输出的过程其实也是学习的一部分,只有自己搞得非常明白的事情,才能清楚地讲给别人听。
史律在书里分享了许多自己的爱好,让我十分震撼的是他的许多爱好都与生活产生了输入输出的正向反馈。他不断地在吸收学习感兴趣的知识,也在这些输入的过程中尝试通过与人对话、播客、写作等等的方式去输出自己的观点和感受,从而建立更加深刻的思考。

举例来看,史律读《论语·为政》中的“三十而立”,就从十分辩证性的思维去重新阐释了对于“立”的理解:

孔子在“三十而立”这句话中,与“立”并列的词还有:志于学、不惑、知天命、耳顺、从心所欲、不逾矩,说的都是内心的问题,比如志向、哲学,怎么今天就解释成到了30岁说的就是物质条件了呢?从这个思路反推,这个“三十而立”就不应该是成家立业的意思。从上下文的一致性看,这个“立”是在说人生志向之立,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三观”之立,孔子个人的学说和思想之立。
随着输入输出的正向循环,知识技能不断提高,人生的视野和格局就会日渐宽广。“反之,缺乏自我教育的生活,难免越来越乏味,越来越干瘪,只剩下蝇营狗苟,忙忙碌碌”,正所谓“三日不读书,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

跳出情绪困境


我们大多数人在追求自律时都会偶尔陷入情绪的困境——或是对自己能力、可能性的自我怀疑、纠结,亦或是面对困难和枯燥而无法坚持下去的沮丧、迷茫。就拿运动来说,我们常常会纠结到底今天要不要去楼下跑几圈,要不要去健身房练几套动作,却最终会拿各种原因去劝说自己“明天再练吧”。日积月累的,也会慢慢对这项事物失去了征服它的信心。

在书里,史律分享了他的内在动力,即行动先于思考,先于坚持和成果。“机会都是试出来的,不是想出来的,好谋而无断,是不可取的。如何能“断”呢?就是靠行动。行动是治疗想法太多带来的选择焦虑的最好解药。”就像跑步一样,我们只有先迈出了第一步,才会知道能不能坚持下去。

正所谓“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战略上藐视敌人,就是不要把一件事想得过重,困难估计得过大,要有一种“这有什么了不起,别人行我也行”的气概;战术上重视敌人,就是要把具体做事的方式、步骤、时间安排好,认真对待。
如何沟通

不仅仅是律师这个行业,和人沟通是在我们许多生活和工作场景中必不可上的环节。如何把话说好、传达出自身想表达的含义,史律在书里提到了要学会幽默的来观察世界。

幽默是一种观察世界的方式,它让人用变化和比较的眼光看待事物,于合情合理中找出意料之外的一个观察点或是小破绽。幽默也是一种对人生的关怀和反照,它总能用转念一想的方式,把过于紧绷和单一的想法,化解成“原来还能这样想”的释然。
而要把话说好、说得幽默,是要看书,但是看的不是幽默教材,而是知识和文学。“知识类的书可以帮助人理解事情、理解人情;文学类的书可以让人体会不同的性格、不同的场合,人都是怎么说话的。”

幽默之外,我们在言语中还需要保持真诚和尊重。从这一点而言,我觉得可以多学习孩子们的社交,他们互相之间的沟通会启发我们在不给别人贴标签的状态下如何去了解他人,去结交朋友。“不冒犯人,口拙一些的人也是可爱的,总比口蜜腹剑、花言巧语要好得多。毕竟孔夫子说过:“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篇》)”

写在最后

看到史律在书里分享的工作与生活,才发现他人情练达、世事洞明的背后,是他对于专业主义的不懈追求,以及他身上长期温存着的人文素养和情怀。当一个人把目光从低头挣钱和埋头竞争这些事情上移开,看到世界的美,看到诗和远方,他的精神世界也就宽广了。

希望我们都可以学着去做生活的长期主义者,离眼前小利和社会舆论远一点,把有限的时间交还给自己。去保持终身学习,管理好自己的健康和财产,去体验这个世界更多未知的美好,也尝试去帮助他人,回报社会。

书中摘录
以为生意做得好、钱挣得多、出人头地就是成功,后来才发现,张弛有度、不卑不亢、怡然自得才是真正的成功。

认识并接受自己的特质,从自己出发,做一事有一事的收获,过一日有一日的长进。

心灵上所有的改变都得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上,自洽之后,自律就是在充分认知自己的基础上实现改变的必经之路。

人生际遇,有高歌猛进的时候,有徘徊阻滞的时候,面对环境提供的机会和不时变化的形势,人需要调整,在该进的时候进,在该停的时候停,所谓敌退我进,敌进我退,君子因时而动。

人的成长过程,是一个不断受到启发的过程。启发我们的人,如果是主动给我们点出一些道理的,可以叫高人指点;如果是自己看到谁身上的闪光点,自己体会学习的,可以叫榜样的力量。

诸葛亮在舌战群儒的时候说过,人得了重病,要先用“糜粥以饮之,和药以服之;待其腑脏调和,形体渐安,然后用肉食以补之,猛药以治之”。对一个受到打击的人来说,他的糜粥就是自我和别人的宽慰,他的猛药就是自我的检讨和怀疑。如果上来就自我检讨、自我怀疑,相当于给一个病入膏肓的人直接开猛药。孔明先生说:“若不待气脉和缓,便投以猛药厚味,欲求安保,诚为难矣。”

要离所谓的潮流、时下热点、眼前小利远一点,尽量站到高处看事情,甚至尝试着站在人生甚至社会发展的角度看事情。一个人“能远”了,格局也就大了,精神也就更靠近长期主义了。

所谓会聊天,就是能够引导聊天对象不断深入地介绍自己的工作、生活、律所情况和国家情况,这样既交了朋友,又收集了信息。如果只是我们自己说,除了满足了表达欲,并没有什么实际效用。

绝大部分人的人生还是平凡中见精神,平凡中见幸福,即便是成了名的少年和晚成了的“大器”也会发现,日子还要一天天过,名声带来的好处是暂时的,负担却是长久的。对年少成名和大器晚成的过分期许,都是有损幸福的。

一个人像他的时代,远胜于儿子像他的父亲。

两个人生活在一起,是求大同、存小异,有基本一致的共同目标,却也不要时时刻刻、时时处处保持同步。舒婷的《致橡树》说出了相爱却又保持独立的状态:“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

更高价值的实现,是把工作的现实层面和情怀层面结合起来达到的境界。从工作现实层面说,一个人要把工作做好、做久;从情怀层面说,这个工作为个人、为社会都带来了价值。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人会获得很大的职业满足感和人生成就感。

我曾经在回复读者来信时说过,父母是股权不断稀释的小股东。如果把自己看成一个公司,股权就是不断从父母手里向自己手里转移的过程,从父母是自己的大股东,到自己是自己的绝对大股东,这就是成长决定权的转移路径。20多岁时,有的人已经完成了大股东角色的转移,有的人还在转移的过程中。

一个家庭的核心是夫妻关系,亲子关系不应当高于夫妻关系之上,不需要以亲子关系为名去掺和夫妻关系的事情。我们当然都希望成长在一个父母都在身边的和睦家庭,但是如果父母关系差到应当分开却没有分开,有时候这样看起来形式上“完整”的家庭,对孩子的成长反而没有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