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四大圣哲》读书笔记——感受人性与思想之能量的极限闪耀

旌旗读后感发表于2022-12-24 08:40:55归属于读书笔记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四大圣哲》读书笔记——感受人性与思想之能量的极限闪耀

苏格拉底、佛陀、孔子、耶稣的艺术形象

全文分六部分:

序言

壹·作者及译者简介

贰·内容概述

叁·关于四大圣哲的一些说明

肆·后记

伍·附

“上篇”包括序言、第壹部分,及第贰部分中关于苏格拉底与佛陀的部分;本次发布“下篇”包含第贰部分中关于孔子与耶稣的部分,以及剩余其他部分。以下,enjoy:
 

三、孔子


《典籍里的中国·论语》中的孔子杏坛讲学

中国读书人的至圣先师,现代人花个十块钱就能买本《论语》,聆听一下至圣先师的谆谆教导。在我们感叹文化传承的强大时,也不得不注意到,这其实也使得真正的孔子之道很难达成普遍认识的原因之一。大家都是读书人,读一读都会有自己的理解,或许大师的理解可以说服你我,但是你我之间、大师与大师之间就不是那么容易相互说服了,正所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谁又愿意主动承认自己错了呢。

雅斯贝尔斯对孔子的了解基本都是通过国外汉学家的研究,而译者傅佩荣虽然也是研究国学的重要学者,不过也未声称唯我独尊;因此本书主旨也并不是要宣扬对孔子某种解读的正确性,而是希望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解析,寻找理论背后蕴含的人格魅力。本部分我也依照雅氏内容以及傅教授的批注进行解读,如有异议可以找他俩理论。

孔子生于鲁卒于鲁,三岁丧父,由母亲抚养,家境清苦。幼时喜欢编排祭祀仪式,模仿各种礼节。十九岁成家,育有一子二女。同年受雇于贵族,管理仓库与牲畜。成年的孔子身材高大,体格健壮。三十二岁受聘教授古礼(也算知识变现了),三十三岁赴洛阳学习周王朝的礼俗与传统。三十四岁随鲁昭公出奔齐国,得以聆听音乐,学习演奏。返回鲁国后专心治学十五年。五十一岁为鲁国大司寇,摄行相事。后来与鲁定公不和,弃之而去。五十五岁至六十八岁,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居鲁,不复从政,享年七十三岁(按生卒年算不应该是七十二吗?孔子也论虚岁?)。

孔子生活朴素,爱学习又可以学以致用,靠能力赚钱,被认可的时候入仕从政,践行理念,不被重视的时候则身体力行周游列国。可以看得出孔子是一个具有坚定信念又重视实践的人。

图片
发哥饰演的孔子

孔子思想发展的基本逻辑可以概括为:古有大道,现今礼崩乐坏,需要学习旧传统,并融入今日新生活,使大道重新得以彰显。有点儿尚古的意思,但孔子的历史观是批判的,他所宣教的并非模仿古代,而是再度实践“永恒的理想”,他研究古代只是因为这份永恒的理想在古代更加明显可辨。孔子本身所处的是一个战乱的时代,但他矢志要让永恒的理想重新展示光辉。

在孔子看来,对真理探讨之前必须能够分辨真伪,而分辨之道在于学习,不仅是获得信息,更重要的是亲身体验,用心领悟并在行为中实践。

孔子提倡礼乐,认为国家的秩序要靠礼来维持,礼也可以创造国家的整体精神,使百姓依之而生。而且在孔子看来,礼并不是绝对不可改变的,最重要的是礼的初心与人性的呼应。孔子也没有明确区分礼俗与道德、正义,他所掌握的是这些概念的共同根源,即对人性的影响。而乐能感化人心,形成某些群体精神,个人在音乐中也能产生很多与生命的感悟。孔子亦强调政府需要对音乐有所鼓励与有所禁止。孔子教导的礼与乐是道德与政治的根本规范,其要点是引导并塑造人的本性,而不是压制或改造。

政府方面主张德治重于法治: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并且善政需要良君,贤能之士也应该居于适当的地位。优良政府必须关怀三件事:足兵、足食、民信。重要性依次增加。孔子认为如果迫不得已需要去一,那就去掉足兵;再不得不去一,就去掉足食;而民信是万万不可失去的。一切政策必须以“富民”为首,然后“教民”。这里不是指时间的先后顺序,而是逻辑上先后顺序,富民是途径,教民是目的。

社会中的人际往来则是孔子学说中的实践部分,一个人如何对待邻人、不同年龄的人、父母、朋友、权威、属下等各方面的关系,孔子都提出了行为准则。这些行为准则又可以塑造一个人安身立命的人格。孔子提出了将真善美集合于一身的理想人格:君子。并表明君子并非圣人,圣人是天生而成的,君子则可以后天修行而成。读书人均应将君子作为自己的目标。

在孔子的基本理念中,第一个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就是出世还是入世,虽然孔子说过“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提供了一种“可”的选择,但孔子在任何情况下的主要关怀,都是人以及人的社会。孔子对人提出了“仁”的要求,仁是人性与道德的统合体。要达到仁者,就要不断学习。

用西方哲学的话说,孔子认为本源(即仁)是绝对的,表象是相对的,本源的绝对性深入表象相对性之中,人生求索之道在于从相对性的表象中领悟绝对的本源,并且践行可以影响实在界的知识,而这种领悟需要学习、思考加实践才能达成。用现在我们的话说就是“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孔子对读书人的要求就是要入世以爱人,要求知以达仁,要安天命顺大道,守人伦行正名。在人际交往中尊重人的多样性,且努力共同达到仁者的境界。

孔子并非空想的理想主义者,他是注重实践的教育家,因此孔子对“极限”有着非常清楚的体认。首先孔子并不认为自己拥有完备的知识,也不认为这样的知识是可能的;其次孔子清楚的了解人间的“恶”的存在,而恶的根源在于人的堕落,对待善恶要用不同的方式;第三孔子不以人生终局为讨论的题材,“子不语乱力乱神”“未知生焉知死”等。因此孔子投身现实,充分了解自己的使命,同时始终谦虚为怀,仁者爱人。

在谈到孔子的对立者时,作者着重讨论了老子。雅氏认为二者真正的差异,在于老子对道所取的是直接进路,而孔子则透过人伦秩序采取间接进路,因此他们是同一根本观点之不同的实际结果。

译者傅教授则认为此说法不够清楚亦无必要。傅教授认为当时乱世之中出现了两种虚无主义,一种是价值虚无主义(礼崩乐坏,善恶不分),一种是存在虚无主义(战乱频发,生命无意义)。而孔子的思想针对的是价值的虚无主义,即倡导人伦纲常、克己复礼、重兴大道;老子的思想则是针对存在的虚无主义,即找到万物之本原,大道之规律,生命之意义。两人的思想没有互补的必要,而是各有关怀的重点,因而显示出不同的深度与层次。

笔者认为傅教授的说法更清晰,更可取,雅氏的说法没有那么清楚,不过他试图统合老子与孔子思想的角度很值得认真对待,或许孔老思想中的相通之处比我们想象的多,而旁观者的角度或许可以帮助我们看得更细致。

在有生之年,孔子只是同时期许多哲学家之一,而且也不是最成功的一位。但是后来,由他开创的儒家学说则两千年来一直是中国思想的主导力量。时至近代,其学说中难免会存在一些僵化和偏离,当然这也是我国普及全民教育必然面临的一个问题,不过不少名家学者也在求新求变,努力让儒家学说在新时代发挥新作用。

四、耶稣


艺术作品中的耶稣传教

我个人觉得耶稣应该算最不好写的吧,一是历史原因,耶稣的生平故事很难和宗教传说区分开,因为已经被宗教大肆渲染将近两千年,并且强行推广,很难确保故事的真实性;二是宗教原因,基督教派自从把耶稣神化以后,因为其角色和地位的特殊性,必须对耶稣存在的本质进行“认真负责”的研究,而为了符合其本质,他的生平自然也难免会被修饰。基督教派对此是非常认真严谨的,历史上开过很多次大公会议讨论,甚至因为对耶稣本质身份的定位不同而分化出了不同的分支。

本文就依照雅氏所写内容进行论述,不再做过多考证,对相关历史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自行阅读《圣经·新约》及基督教相关历史。

耶稣诞生于伯利恒的一个马厩中,幼年与母亲玛利亚、四个兄弟、几个姊妹常年居住在拿撒勒。耶稣学过手艺,以木匠为业。小时候听过经师讲圣经的故事,成年后一次听施洗者约翰宣教,后来接受洗礼,再后来就往沙漠里去了。由沙漠回来后开始向民众宣教,三十岁时在会堂讲道,被尊称为拉比(老师的意思),也在附近周游,招收门徒。后来前往耶路撒冷、清洁圣殿、最后的晚餐、被出卖及被捕、听证会、审判、被钉死然后埋葬。终年三十三岁。

补充一点背景知识,《圣经·旧约》即犹太教经典《圣经》,记录的主要是上帝的行为以及以色列民族的历史,例如创世记、出埃及记等都是其中的内容,诺亚方舟、亚伯拉罕、摩西十诫等都是其中的故事,旧约圣经的结尾上帝说他会派弥赛亚降临人间,拯救他的子民。《圣经·新约》是基督教派所作,主要记录耶稣的故事,它承袭旧约,认为耶稣就是上帝所说的弥赛亚,然后记录降临人间后的种种神迹及宣示的教义。各种“福音”就是其中的篇章。

耶稣那个时代《圣经》就叫《圣经》,他所听的就是上帝的故事。新旧之分是后来基督教所为,将耶稣之前圣经称为“上帝与人间旧时的约定”,将耶稣之后的称为“上帝与人间新的约定”,旧约圣经多作为历史故事讲述,新约圣经作为宣讲使用,即传播福音。

《新约》中所记载的耶稣生平的某些事迹与说法,曾被历史批判论者指出是从《旧约》移植过来的,即《旧约》中上帝说弥赛亚会如何如何,《新约》中就记载耶稣会如何如何。而对于耶稣是否确信自己就是弥赛亚,他的话也从未给出直接回答。当门徒问“你是弥赛亚吗?”他回答树木得以生长、土地得到恢复、人民得到解放等话语;当门徒说“你就是弥赛亚,你来引领我们得到解放。”他会回答“你说得对。”

虽然有这些情况存在,教众确信耶稣就是弥撒亚,对教会而言这就够了;而研究历史的大部分人则认为,在如此多的感人实际背后,应该确实有一个真实的人格存在。

耶稣本人当时其实是犹太教(因为当时还没有基督教),他所宣告的末日即将来临,也是当时流行的天启观念而已。不过他的宣告的特别之处在于两点:一是紧迫性,一般人认为末日终会降临,但毕竟渺渺无期,而耶稣认为末日近在眼前,甚至随时可能降临,因此应该是人人关心的焦点。他态度极其真切,告诉人们必须从现在开始就为末日做好准备。第二是天国的降临。面对世界末日一切都变得无意义了,而耶稣宣告的末日并非一片虚无,而是天国。但是天国并不表示一切人共享永福,在末日到来时必须接受审判,那些行为符合条件的就能进入天国。

耶稣并未提出新的道德体系,只是把《圣经》的规范加以提炼,认真宣讲,就好像这些规范在天国已经实现,凡人必须遵守同样的规范,才有进入天国的资格。耶稣所要求的不是任何外显的行为,而是一种彻底的存在方式。

耶稣宣讲的不是知识,而是信仰。门徒必须相信他,信心是进入天国的必经之路,信心是获得救赎的先决条件。只有透过信仰,天国的来临才得以彰显,而耶稣本人就是真正的征兆。耶稣甚至也不在意逻辑上的一惯性,因为一切东西都只是征兆,那么就没有矛盾可言。他所要求的就是毫无保留地相信。

尼采在《反基督徒》一书中形容耶稣属于一种极端敏感的心理学类型,总是能感知到受苦与恐惧。现实世界是他无法忍受的,因此只能把它当做比喻或征兆。他生存的世界不是真实的,而是一个充满模糊不清的符号象征的世界。

耶稣所生存的环境是希腊化时代罗马世界的边缘,这个时代光辉闪耀,他的生平一点都不出色,几乎不曾受到世界的注意,他的一生也只是在巴勒斯坦地区一片大约四百公里的范围内活动,况且又英年早逝。因此他活着的时候几乎只是辐射到几个小团体和一些普通百姓。在他遇害之后门徒四散逃逸。但是不久他们又重新聚合,然后发生了一桩革命性的事件:他们看到耶稣复活了。

自此,耶稣从一位宣告末日的犹太教先知,转变成上帝的代言人,从他所属的宗教跨越出来成为一个新宗教的创始人。对于相信他是弥赛亚的人,这件事具有无比的重要性。而他本人也被当做一个可以效仿的典范,如有必要殉道是荣耀的。

这个信仰的本质是自由的,灵魂体验了世间的福与祸时,自然产生觉悟。有限之物或人间世界,是不足以让他臣服的。人借着信仰可以变得真正自由。这种既入世又出世的独立性格,使耶稣形成了令人赞叹的平静安详。

耶稣其人的历史真相,在研究哲学史的人看来是极为重要的,但是在信仰专家的眼中,却是无关宏旨,不必深究的。

这部分作者通过四个方面对我们学习研究四大圣哲进行了一些补充:

1.理解的方法

四大圣哲的相关资料大多数只能达到或然性推理的程度,完全可靠的历史记载是不存在的,几乎流传下来的每一点事实都可以发起质疑。我们能做的就是尽量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其他方面则必须满足于推理。另外就是从身受他们震撼的同时代人那里获得间接信息,或许更为可靠。

我们对四大圣哲的理解也不能采取现代的批判法,因为远在科学的批判法问世之前,他们已经在传统中获得极高的地位。我们甚至不应该以统一的目光和角度来理解四大圣哲:
我们在实在论的日光下发现苏格拉底;耶稣在神圣的光晕中变得庄严可敬;佛陀在不可思议的、高度抽象的氛围中展示出一种典范;孔子在现世的浩然光明中清醒的走向前去。
四大圣哲对我们的影响不是一种理性的证据,而是对心灵而言令人信服的暗示。当然,这并不是说随意的主观感受可以取代历史知识,而是说明历史知识应该用来阐释一种经验,没有这种经验的话,历史知识也毫无意义。

我们必须牢记:任何形象都不可能绝对真确。

2.如何选择这四位圣哲

关于如何选择这四位圣哲在文章开头已经做了解释,这里就不再重复。在《杜甫传》的书评结尾我写道:“李白生活在诗里,靠的是盛世、天赋与性情;杜甫生活在现实,艰难、多变又无力,却靠心境与胸怀,把生活装进了诗里。仙,自在来去;圣,心怀众生。”本书中四位先贤的思想和行为无不是想着要启发民智、拯救众生,并且身体力行影响深远。即使以心怀众生的标准来看也不虚此名。

3.四位圣哲的共同基础及互异之处

相同之处主要是思想的突破性,以及都采用实践来落实理念;不同点主要在于要求的转化方式、对待死亡与苦难的方式,对仇敌的态度,以及甄选传教对象的标准等。书中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和论述,本文就不再展开,有兴趣的可以阅读原文。

4.我们对四大圣哲的态度

首先当然是敬畏与真诚。作者在这部分不吝赞美与崇敬之语言,认为四大圣哲的生命内核在于体验了人类的根本处境,在他们身上人类的经验与理想都被发挥到了最大限度。他们的真实生命与思想模式已经构成人类历史不可或缺的要素。那些不屈从命运的人以他们为表率,第一步即是获得了自我觉悟。

另一方面作者也深刻的明白四大圣哲思想之强大,以及与现今生活差异之巨大,对于如何追随四大圣哲的脚步非常谨慎。
苏格拉底与孔子所指点的路径是我们可以追随的,虽然很难走得像他们那么完美。至于耶稣与佛陀,他们则以另外的形式一直持续影响我们倒现在。
作者一再强调:如果要从他们的影子中抬头仰望的话,一定要知道我们自己是谁,要做什么。进行哲学思考的人应该清楚明白这种追随的各种条件以及无可避免的后果。只有这样,他才能在具体的人生处境中,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并且知道自己所要的是什么。

先贤可以追随,但追随先贤的第一步,还是德尔菲神庙展示给苏格拉底的那句话:认识你自己。

傅佩荣教授在译序中说,影响他最大的书就是《四大圣哲》。最开始我觉得或许言过其实,读完之后又觉得,或许不是。

以我这么肤浅的阅读来说,读完是一种感受,读后沉思又是另一层感受,做思维导图时又从头到尾把书过了一遍,写本文时候是照着思维导图过了一遍,不敢说思考有多深刻,起码脑子过了三遍是差不多有的。每过一遍对其中的内容就深刻的一分,每一次都能有一些新的想法或感悟。

感觉不仅四大圣哲在,雅斯贝尔斯和傅佩荣也在,这六个人就坐在那里,只要我愿意,就可以一遍一遍的去探索他们的思想。这本书以极其精炼的语言囊括了极其广博的思想,显然从书中能获得多少东西,取决于我的器量。于是我想,傅教授在其中应该感受到了大得多的能量,因此所谓影响最大,可能所言不虚。

四大圣哲的思想的影响遍及社会的方方面面,我们生活在其中就免不了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可以说每个人的思想内核都有某位圣哲的真知的一部分,只是我们说不清楚,甚至可能不自知。因此想要清本正源,需要下大功夫。哲学是让人头秃的学问,四大圣哲的思想更是深厚广博。每位仁人志士都可以探索,不过也要像作者所说的那样,明白追随的各种条件及无可避免的后果,在具体的人生中要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想做什么,最重要的是知道自己是谁。

当然还有各种世俗化了的学问,可以供普通人学习和践行,每个学问都应该落到生活之中,而每个可以让生活变得更好的学问,才是值得更多人学习和实践的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