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凯恩斯革命的前世今生读后感

旌旗读后感发表于2023-01-21 07:53:32归属于读书笔记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凯恩斯革命的前世今生读后感

李井奎

凯恩斯《通论》的核心是关于社会总产出与社会总就业的理论,他是第一位从社会总产出角度来思考经济问题的经济学家。凯恩斯在书中阐明了一个基本的观点:就业有赖于有效需求。所谓有效需求是指生产者对他们决定所提供的就业岗位数量能够带来多少收入的预期值。凯恩斯发现消费相对收入而言更加稳定,一旦消费成为定量,那么通过收入上升或者下降多少,就能消除储蓄与投资之间的缺口。这是对政府政策制定最有用的内容,它向政府表明需要额外支出多少才能解决失业问题,或者减少多少才能有效地降低通货膨胀。

凯恩斯反对古典学派的“实际工资等于劳动的边际负效用”的假设前提,该前提不符合现实世界的情况,即存在自愿失业、摩擦失业以外的第三类失业,那就是非自愿失业。凯恩斯提出了两点理由:第一,人们的就业受货币工资影响,而非实际工资影响,即存在“货币幻觉”;第二,劳动者无法控制物价的起伏,因而也很难知道实际工资水平到底应为多少。只要劳动力的整体无法按照实际工资水平任意地调节自己的就业量,也就是说,劳动者不能使其取得货币报酬来正好弥补现行的就业量的边际负效用,即劳动带来的痛苦,那么古典学派的就业理论就不能成立了。经济危机到来时,就会出现大量失业。古典学派往往认为,由于市场看不见的手所起的作用,经济本身会进行自我调节,使社会逐渐恢复到原来充分就业的状态。古典学派认为工会等存在导致的高工资是造成失业的罪魁祸首,解决失业的办法就只能是实际工资的削减。凯恩斯反对削减实际工资。首先,这会受到劳动者的抵抗,即工资具有向下的刚性。其次,如果全体劳动者的货币工资都削减,会引起全社会的购买力下降,物价也跟着作出调整,按同样的比例下降,结果是实际工资仍未变。因此,解决危机的办法绝不是削减工资,这并不能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凯恩斯认为,古典学派在就业理论方面的错误,正是由于其隐含着“萨伊定律”的信条:供给自动创造着自己的需求。此外,古典学派还忽略了:人们在消费之时,决定他进行消费的心理动机,与人们忍受当前不消费之苦而等待未来的更大消费时的动机,并不相同。这些错误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古典学派大都以过时的社会为对象。在这个社会中,绝大多数的生产者是典型的自我雇佣的个体所有者,不论其为农民或工匠。基于此提出的定律已经和现代经济不相符合了。

凯恩斯的总供给函数里,就业量是自变量,就业量增加,全社会的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就会增加,也就是说,企业卖给最终消费者的商品所得,就大致等于一个社会的整体国民收入。这笔企业所得,等于全体企业为了生产商品而支付的生产要素成本加上所有企业的利润。在凯恩斯的总需求函数里,就业量同样也是自变量。作为因变量的总需求则是指用来购买前面所说那些企业商品的货款支付。那么,如果总供给和总需求相等,这个就业量就相等,我们可以称之为均衡的就业量。有效需求就是能使社会中总供给和总需求相等的国民收入。凯恩斯认为在自由放任条件下是难以实现充分就业的。他认为资本主义的最主要症状是:由分配欠公平引起的总消费不足,由私人投资的盲目性、投机性引起的总投资不足。这两种不足合成社会的有效需求不足,以致不能充分发挥社会所已经达到的生产潜力。从这一认识出发,他认为不能单由私人来决定经济获得的总量,而必须由社会来决定,而一旦总量决定了,总量的具体构成则由私人去决定。他实际是让国家和私人在经济决策上作如下分工:国家决定总的供求平衡,保证充分就业,私人去解决个别商品的供求平衡;由国家决定总产量,由看不见的手去决定总产量的具体构成。

凯恩斯认为,预期有两种:第一类预期关心的是价格,即制造商预期他制成的产品卖价是多少,称为短期预期;第二类预期关心的是将来的收益,即如果一个企业家购买资本设备时,他希望这一投资带给他的收益,称为长期预期。正是这些预期决定了厂商所提供的就业量。我们经济的繁荣和萧条,看似深不可测,其实却很脆弱,因为这一切都建立在企业家们对未来的猜想之上。从凯恩斯定义的结果看,投资永远等于储蓄。在每一个时间点上,国民收入水平都可以看作和一组储蓄表和投资表相应的均衡收入水平,这些数字是根据定义进行收集的观察值,因而总是相等。也就是说都是事后发生的值,所以总是和国民收入水平相应。但实际上凯恩斯所指的那个相等的储蓄和投资,乃是意愿的,或者说是计划的,也就是说储蓄方对储蓄的意愿或者预期愿意储蓄的数量,和投资方的意愿或者预期愿意投资的数量正好相等。当这两种计划都已实现时,总供给才等于总需求。实际发生的与人们心目中希望的,总是存在差距。这个差距,正是造成失业、危机和经济波动的重要根源。

凯恩斯认为,消费倾向是一个相当稳定的函数。由此可以得到这样的原理,除非消费倾向有所变动,否则就业人数只能随着投资的增加而增加。消费既然是所有经济活动的唯一目的,那么我们就业的机会必然会受到总需求的限制。总需求只能来自现在的消费,以及为了将来的消费而作的现在的准备。但是,这个为未来消费所作的准备,却不可能无限地延期,不然总需求在将来就只能靠现在生产的产品来满足,也就是说现在就得为将来储备一批存货,来满足将来的消费。所以,凯恩斯说,我们预先准备的未来消费越多,我们就越难找到进一步预先作准备的某种可能,我们现在面临的消费缺口也越大。但是,随着收入增加,收入和消费之间的差额就会也越大。如果拿不出新办法来解决这个难题,社会就免不了出现失业。明天的快乐正是今天的克制与受苦绝对不可缺少的原因,如果所有的明天都如现在一般,那现在的克制、节俭和受苦就失去了意义。消费倾向一经减低,便可能会成为习惯,这样不仅消费需求将减少,资本需求也会减少。所谓的经济萧条,不过如此而已。边际消费倾向可以用来表示投资乘数K,K是联结投资与国民收入的桥梁,当总投资增加时,收入的增加量会等于K乘以投资的增加量。K等于1减去边际消费倾向所得差的倒数。凯恩斯认为,投资量的增加,不论是私人的还是国家的,它对国民收入的促进作用都会数倍于投资增加量本身。这个倍数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的大小,边际消费倾向越大,倍数越大。所以,增加投资(无论私人还是国家)是提高收入和解决失业问题的一个有效手段。

凯恩斯强调,一旦人们储蓄的欲望超过投资的成本,经济总体上就会出现萧条,除非有提高投资价值或利润率的举措能够一起发生。如果人们意愿的总储蓄总是跑在投资速度的前面,企业购买新的生产设备的兴趣不足以吸收国民收入的储蓄量,换句话说,如果预期的利润率低于银行定出的市场利率时,萧条就开始了。凯恩斯把预期利润率称为资本的边际效率,正是这种被变化不定的预期所推动的自然利率相对市场上形成的市场利率的上下振荡,才是凯恩斯认为经济周期变化的根本原因。资本边际效率不过是能把将来的预期收益折算成生产设备的市场价格的一种贴现率。企业家的投资冲动,就是他们对于未来存在着一种良好的预期。凯恩斯强调,长期预期是一个易于发生剧烈变动的因素。所以如此,是基于以下四点:第一,人们对一项长期投资是否最终能够赚钱,往往缺乏真正确实的证据,也就是说,对于长期预期,人们是没有足够的信心的;第二,正因为缺乏对未来足够的信心,所以我们才会这么倚赖习惯或者社会的一般做法或共识,即所谓成规,而成规不过是各种人长期预期的加总,遇到风吹草动也会变化万千,危机时更甚;第三,往往证券市场是人们投资的主要渠道,但投机性使其本身常大起大落,加剧了人们对资本品长期预期的剧烈波动;第四,人们是否进行资本品投资,并不完全出自利益的动机,也来自动物精神,即人类从事创造的冲动。精确的理性计算,不能很好地解释宏观经济运行的起起伏伏。人群中的那一部分仿佛受到上帝精神感召的人,对市场过程中利润机会的发现,具有天然的偏爱。企业家精神创造了繁荣;这一精神的丧失,则会导致衰落。

凯恩斯和古典经济学派在利息率的看法上是不相同的,他认为利息率不能平衡可贷资金市场上的供给和需求,这是由货币的供给和需求决定的。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通过影响银行系统和金融体系,而控制着货币数量的供给。据凯恩斯的分析,流动性偏好——也即人们愿意持有现金的偏好——的动机可以分为四种类型:收入动机、业务动机、谨慎动机和投机动机,综合四种动机可以发现,人们对于货币的流动性偏好,一来受货币收入的影响,二来受到利息率的影响,这样货币需求就是货币收入和利息率两个变量的函数。凯恩斯的利息理论认为,利息率由对货币的需求和供给所决定。对货币的需求取决于关于流动性偏好的诸种动机,货币的供给则被认为是由国家所控制的。对凯恩斯来说真正重要的事情,是要看清楚:储蓄倾向的增加,也即我们日常节约的增加,并不会增加投资量。相反,由于它会引起消费的减少,收入会下降。而收入的下降,又将会引起投资跌落,从而储蓄量也会下降。事实上,该理论在讨论短期情形,尤其是在讨论生产资源有较多闲置时才是相对有效的。在短期,尤其是萧条期,储蓄过多,将会带来有效需求的不足,同时在现代经济条件下储蓄并不一定会自动转化为投资,它需要企业家的动物精神——投资冲动。而从长期来看,储蓄是投资的源泉,我们未来的生产能力在受惠于技术和知识的条件下,还受资本存量的影响,这些存量必然是我们牺牲消费而积累下来的。

传统货币数量论认为,货币只有交换媒介的功能,人们持有现金只能是满足交易支出的需要。根据PY=MV公式,当经济处于均衡状态时,价格就只受货币量的影响,也就是说,货币数量的增加不会提高国民收入或就业量,而只能造成物价上涨。如此就意味着以增加货币量为手段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不能解决失业和萧条问题。这就是古典经济学家们所普遍持有的一个信仰:货币中性公理。而根据凯恩斯的理论,如果货币供给增加,那么利息率就会下降。如果企业家的资本边际效率,也即对未来利润率的预期不变,利息率的降低会促使他们进行投资。投资的增加会通过乘数作用,使得国民收入成本增加,就业人数也会上来。凯恩斯对货币数量影响价格水平解释如下:在充分就业到来之前,货币数量会使得物价比较缓和地上升;但是,如果充分就业到来之后,这二者就会同比例变化了。凯恩斯的物价理论与古典经济学的区别在于,他认为现实经济生活是不完美的,资源并未得到充分的利用,社会上存在着不自愿的失业。

在凯恩斯的眼里,古典学派的世界过于理想化,不是我们的这个世界的常态,如此理想的世界仅仅是现实生活中惊鸿一瞥式的存在,把它看作理论所面对的经济常态,是非常荒谬的。这就是凯恩斯《通论》之“通”的由来。凯恩斯《通论》的全部理论体系,也即讨论国民收入和就业量的最终决定,根本取决于三个变量:消费倾向、资本的边际效率和利息率。在这三个变量的背后,是凯恩斯所假设的三条心理规律: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企业家预期所决定的资本边际效率以及人们对于货币的流动性偏好。凯恩斯认为上述三大心理规律使得社会的有效需求往往低于社会的正常水平,因此如何刺激社会的有效需求成为避免经济危机产生的重中之重。凯恩斯期待政府能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刺激有效需求,这样就能维持宏观经济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平衡,从而减弱经济周期性波动所带来的冲击和动荡。凯恩斯引发的经济学革命,是一场与古典经济学强调人们是在稀缺条件下作出选择的传统逻辑的交锋,凯恩斯的经济学强调的乃是人们在不确定性条件下进行选择的经济新逻辑。古典经济学有四个主要概念:稀缺、货币中立、均衡思想和假设的不现实性,这些概念至今仍然很大程度盘踞在经济学的领域之上,古典和今天的新古典经济学家,都或隐或显地假定市场中的人们对于未来事件的发生概率了然于心,即人们面对的都是可以测度的风险。而凯恩斯认为,在很多情况下,市场中的人们面对的是无法克服的不确定性,他们所置身的是一个未知的世界。这可以解释凯恩斯对货币或财富的看法,他认为货币的关键作用就是价值贮藏,是人类社会面对不确定性时所约定俗成来保护自己的工具。在他看来,宏观经济管理的主要职能,应当是尽可能地缩减不确定性发生的范围,而不是不确定性本身。凯恩斯与古典学派的决裂,是根本上的方法论的分歧。当我们无从知晓未来时,率性而为恰恰是理性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