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读《敦煌如是绘》有感

旌旗读后感发表于2023-01-28 09:16:06归属于读书笔记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读《敦煌如是绘》有感

这个春节是经历了3年疫情后大家心情最舒畅的一个春节。重新开启旅游过年模式是很多人的选择。想着极有可能的人潮汹涌,我还是选择了宅家看看书、睡睡觉、刷刷题(高三必修)。

临放假时,朋友送了一本中信出版社出的《敦煌如是绘》。因为有大量的画作,所以书很重,当时还犹豫了一下要不要从办公室背回家。结果一打开,从前言开始就被深深吸引。书由敦煌画院著绘,应该是集体智慧的成果,所以无法知晓前言的作者不足为奇,但前言部分能写得如此通俗易懂、深得人心,实属高人。

我从未认为自己有足够的艺术素养能欣赏画作,无论是博物馆里的油画、水墨画,教堂中的彩色玻璃,还是洞窟中的壁画,都让我觉得深不可测。每次旅游,为了不让自己显得很“文盲”,都会提前把目的地中有可能碰到的艺术品先做一个预习,就像去以色列旅游之前,读了至少3本有关圣经故事及用世界名画、馆藏艺术品解读圣经故事的书。即便如此,当真正站在那些画作、雕塑或建筑面前时,还是觉得自己苍白空洞、所知甚少。这次,却有了一种不一样的感觉,不是那种为了旅游而去了解的功利,而是发自内心地想接近、想知道。

对你而言,敦煌是什么?为什么我们看敦煌壁画的时候,总会感觉介乎懂与不懂之间?为什么我们看不懂敦煌?敦煌,真的只是壁画吗?......一打开书,就被这些问题迎面砸中,个个问得我哑口无言,但个个又是在吸引我迫不及待地想获得答案,想去一同感受中国人1600年追求美的历程。

《敦煌如是绘》既充满了学术性的专业表达,又不失时代性的诙谐幽默,还兼顾了公益性的普及推广。书的第一部分是“敦煌壁画临摹人访谈”。我不曾想到过壁画临摹几乎曾是敦煌壁画生命延续的唯一方式。无论是现状性临摹、复原性临摹,还是整理性临摹、创意性临摹,也无论是纸本临摹还是泥本临摹,在介绍作品的同时,书中对6位敦煌壁画临摹人的专访让读者得以从传承者的视角更立体地去了解敦煌这座艺术宝库的前世今生,及现代人为其在做的各种努力。

在《了不起的文明现场》第十章《敦煌莫高窟》中,樊锦诗先生曾引用余秋雨先生的话:“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千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千年的生命”。《敦煌如是绘》的第二部分“画院馆藏品”通过一件件藏品向读者依次介绍了关于窟、飞天与乐舞、本生故事画、佛·菩萨·修行人、经变画、藻井、众生·神将、供养人等众多敦煌元素,将掩埋在历史里的日常与人生呈现在后世读者面前。比如莫高窟085窟的晚唐壁画《屠房》呈现的是一位胖胖的屠夫正在宰羊,屠案和架子上都是宰杀完毕的羊肉、羊腿。画面中有两条狗,一只正在屠案下啃骨头,一只趴在一边,眼巴巴地瞅着屠夫,希望也能等到一块骨头。这些细节生动地反映了晚唐时期的屠房内景,是了解中国古代食肉问题的重要图像史料。再比如榆林窟025窟北壁盛唐时期壁画《老人入墓》中一位老人坐在墓茔的土台上,安详地与亲人告别,反映的是当时人们坦然地接受生命,也从容地选择死亡的生死观(注:这两个例子在北大历史系赵冬梅教授的《人间烟火》一书中也都有提及。PS,同时强烈推荐该书)。

为了拉近历史与现代的距离,《敦煌如是绘》在介绍馆藏品的每幅画旁边都有一小段“画里有话”标题配文,在保持专业矜持的同时又不忘调侃。如莫高窟220窟北壁初唐时期壁画《胡旋舞乐图》“画里有话”的配文是“古代大型派对乐队和舞蹈的表演定格纪念”;莫高窟009窟东壁晚唐时期壁画《普贤变》“画里有话”的配文是“雄赳赳走过来的是普贤领导下的大象方阵”(注:管“智”的文殊菩萨骑狮子,管“行”的普贤菩萨骑大象);莫高窟249窟北披西魏时期壁画《狩猎图》“画里有话”的配文是“狩猎还是戒杀生?这是个问题”。

《敦煌如是绘》的前言在解释我们为什么看不懂敦煌时,提到的一个原因是“我们习惯了读图的‘信息’,却读不懂图的‘气息’”。这种气息源自于千百年来一代一代画师的传承,每一幅、每一笔都汇聚了千百万人之心力,在沙漠之上记载着盛大辉煌(注:书中说,“敦煌”二字其实是形容词,因为根据《汉书·地理志》注解,敦者,大也;煌者,盛也),创造着“心流”奇迹。第三部分“我以我笔续敦煌”首先让人感受到的是一种莫名的宏大感,细读发现是在通过极为细致的文字和实用的配图教授当代人如何通过“敦煌壁画临摹”感受古人之胸臆、体会古人之匠心,进而医治今人之焦虑、注入今人之审美。

今年寒假,很高兴自己以这种方式与敦煌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