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稀缺》读书笔记

旌旗读后感发表于2023-05-01 06:47:03归属于读书笔记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稀缺》读书笔记


先从一个很有意思的社会实验讲起。

2005年,两位著名的经济学家保罗·菲拉罗和劳拉·泰勒在一次会议中,向在场的200多名经济学家出了一道题——假设你此前花了20美元买了一场比赛的门票,比赛后来大受追捧,以致于门票被炒到了75美元一张,如果此刻让你来衡量你为这张门票付出的成本,哪一种表述更贴近你的感受?

        

A. 比赛的成本是75美元,也就是我卖出这张门票时的价格

B. 比赛的成本是20美元,也就是花出去的费用   

先说正确答案。经济学理论里有一个很核心的概念,叫做机会成本,大概意思是一个事物的价值是由你为它放弃的东西所定义。如果你为了蹭一顿价值200元的免费晚餐,最后误了机,导致机票损失1000元,那你去蹭饭而不是赶行程的这个选择的成本就是-1000元,而不是直观理解上的+200元。后续经济学的很多关键假设都是建立在对机会成本有着清楚认知的基础上的。比如理性人的行为特征,每一个决定都完全遵循“成本—收益”分析,而机会成本的计算过程不就体现了在各种选择的成本和收益面前的比较再比较、权衡再权衡吗?再往下思考,为什么经济学要如此计算成本?这就导出了经济学的学科价值——用一种有效的分配方式解决有限的社会资源和无限的人类愿望之间的结构性矛盾。正是因为实物稀缺,才需要仔细思考每一种分配决策,你得到的,和你失去的,孰大孰小。

        

回到最开始那个实验,正确答案应该是75美元。但很遗憾的是,在座的78%的经济学家都选错了答案。有的人甚至认为成本就是0元,因为此前你的门票钱已经支付过了。世界顶尖的经济学家在生活中不以经济学的理想情况作为思想标尺,虽然惊讶,但却也在意料之中。他们当中的大多数收入颇丰,根本不必费心劳神在这种小钱上做权衡比较。相反,穷人才是经济学里的理性人,深陷贫穷的人可能对1美元的价值会有着比专业经济学家更深刻的理解。从这个角度看,稀缺似乎带来了一种“专注红利”,穷人会更擅长货比三家,进而最大化支出预算的效果,不花冤枉钱。

        

而这只是《稀缺》这本书里提到的一个很小的发现。这里不得不吐槽一句,这本书阅读下来的整体体验比较一般。老外写书有的时候就是这样,明明几句话能讲清楚的事情非要翻来覆去地讲,中间还夹杂着一大堆例子。因为是翻译过来的管理类书籍,所以语言也没啥美感。写这一份读书笔记,也只是觉得阅读过程很多fun facts,确实引发了我的一些思考。我把这本书里核心的逻辑总结一下。
要点总结

        

#1 稀缺的二象性:专注红利 vs. 管窥之见

当稀缺俘获我们的认知,思想就会时刻围绕稀缺打转。一方面你可能会更加专注于你此前要争取的事情,这带来“专注红利”。比如人在ddl临近的时候能爆发出强大的生产力,却在时间充裕的时候更容易拖延。这甚至成为了一种普遍现象,就连顶尖的象棋选手可能都会乐观估计比赛计划,从而导致最开始的几个回合花费了过多的时间。另一方面,因为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少数单点上,这就容易产生目标抑制,没有更多的精力去关注和投入到人生的其他事项,进而导致“管窥之见”。书里提到一个让我很感慨的例子,在印度有很多拾荒者,他们每天的平均收入不到1美元,从事这份工作唯一的投入就是一台市场售价30美元的手推车,如果不买去租的话每个月要花5-10美元。不用算也知道努力省一点钱买下一台远比租一台要划算得多,但是大部分拾荒者却做不到。这无关什么计算能力和对复利的理解程度,省钱买一台手推车对他们来说是一件重要不紧急的事情,而当你被当下的稀缺所捕获的时候,明天的稀缺是很难引起你的注意的。于是,稀缺会延续并加剧,贫穷之人会一直潦倒,忙碌之人永远日理万机。

        

#2 稀缺的演进逻辑:稀缺->借用->稀缺税->负向循环

        

从上面一点来看,还不能完全理解有正反两面属性的稀缺为何总是以负面代名词出现在大众语境里。抽象地讲,任何形式的稀缺都会导致借用(borrowing),当下缺钱的会借钱,缺时间的会从其它任务那里借用时间。借用会产生利息成本,姑且称之为“稀缺税”。一份本该当下就完成的会议纪要你没有完成,临近提交期限你手忙脚乱,要从其他任务时间那里拆东墙补西墙,从当初记的各种碎片化信息中重新回想、组织语言和逻辑,甚至可能在提交时还会遇到网络问题。但如果当下你凭着短时记忆完成了那份纪要,这一切多余的麻烦都不会发生,这就是稀缺税的典例。

        

但是当你处在稀缺状态下的时候,你能看到的都是借用的好处,隐性且复杂的稀缺税就落在了管子外面。这就是#1点所讲的前半个正面循环,稀缺->专注->管窥之见,管窥只能局部、暂时地解决问题,它是一种被迫专注。当稀缺税越垒越高的时候,事情的发展就进入到了后半个负面循环了。

        

#3 实物稀缺 vs. 心态稀缺

        

对这一点的区分指向了稀缺科学区别于传统经济学的价值,以及我们应对稀缺怪圈的破局之路。经济学研究实物稀缺,但是却很少触及心态。从客观意义上来说,再长寿的人拥有的时间也是有限的,家财万贯、富可敌国也未必能穷尽财力购买世上所有的资产。实物稀缺无法避免,真正左右我们的决策和行为的是“所拥有的”小于“所需要的”那种“稀缺心态”。结合前面两点分析,正是因为心态上处于不满足的状态,人的思维方式就发生了改变,思想围绕着稀缺打转,注意力被俘获在眼前的渴望而不是长远的布局,认知的带宽容量(流体智力 + 执行控制力)也会受到显著影响。

        

物质和实体上的稀缺我们鲜能左右,但心态上的稀缺却是我们时时可以修补的。一方面客观认识到自己所拥有的,人都是会嫌钱不够用的,但是天天盯着自己钱包,之后的决策动作怕是都会变形。孔子最认同的就是颜渊的价值取向,有言“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颜渊能将一碗稀粥上凝结的薄皮称作饼,把皮下的稀水称作汤,虽不如别人有钱,但内心富足,安然自得,有着自己的自喻和自信,“时人不识余心乐”。能称“复圣”,亦在于此。另一方面,可以跳出内心之外有个大的原谅和释怀(对稀缺的包容)。所谓帆为风动,心不为风动。

        

当然,除了形而上层面的思考,也有比较务实的方法论。专业技能,也就是对某一领域知识的深度理解,也能对认知形成改变。当你足够熟悉某件事物的时候,大脑就会形成内化的度量标准,这时不容易受到稀缺环境和参照体系的影响。把需要降低犯错率的事情熟能生巧,就能绕开稀缺效应的影响。但这也是为什么有时候常说“翻身不改穷命”,其实指向的是一种思维和心态。长时间需求的压力一直存在于穷人心中,挥之不去,造就了内化尺度,哪怕一时足够幸运,天降横财,对金钱的认知和使用方式也不会很快发生改变。

        

几点启发

        

#1 带宽管理而不是时长管理

        

最好的效率管理方式不是时长管理,而是带宽管理,也就是能量管理。热力学定律告诉我们,生命体存在的另一种需求就是能量的耗散,从而保持平衡状态,不产生累积,也不追求增殖。随着现代社会分工更加复杂细化,大部分人所从事的工作内容是重复性、齿轮性的劳损,把自己逼到极限反而对生产力会有负面影响。福特老先生推行8小时工作制是有他自己的观察和理解的。最好的时间管理方式和时间无关,不在于怎么去挤海绵里的水,而是如何提升效率,包括认知效率、决策效率。

        

#2 意义感的稀缺

        

工作辛苦一整天,明明需要倒头就睡,但是却宁愿玩手机到深夜,承担第二天工作没有精神的风险,其实就是因为属于自我的时间稀缺导致在时间分配上产生了娱乐代偿的心理。更进一步地讲其实是因为自我意义感的稀缺,当工作已经无法承载人生成长的价值和意义,就会需要工作之外的时间来定义自己。在这种稀缺心态下,尽管你知道熬夜玩手机长期来看对人生的负效应很大,但是那些负面因素落在了你的管子之外,管子内的只有对意义感以及对自我人生掌控感的追求。

        

延伸思考

        

凭我在商学院里接受的教育以及对于营销学的简单理解,在这里斗胆做一个过度概括,各种营销技巧背后的本质其实就是构造稀缺和满足稀缺。比如限时促销,其实是构造了时间的稀缺,于是以“优惠价”买下商品的冲动落在了你能看到的管子里,而对于预算未来的影响则落在了管子外。广告其实也是通过不平等地放大部分商品特征,铺天盖地、洗脑重复的推送构造了决策时信息的稀缺。而以兴趣电商为代表的拉式营销则是满足特定群体通过购买行为转化对于身份的认知的需求。喝什么样的咖啡、开什么样的车,乃至住什么样的房子,不断地强调附着于对象之上的一系列象征含义,将对于未来生活的理想状态的达成变现为一系列购买行为。消费者看似是在理性做主,但其实已经被商家拿捏住了其认同感的稀缺状态。

        

而时下最热门的技术讨论——ChatGPT——如果真正成为主流,人们的消费习惯和购买行为可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以后要买洗发水,就可以直接问GPT,我熬夜、头油、喜欢柑橘调,选择哪一款洗发水更好,GPT就可以遍历互联网上的商品介绍、参数以及评价推荐最适合你的产品。这个时候真的还需要那么庞大的营销团队吗?现在所谓拿GPT接口去做快速生成营销文案、海报的工具还有实际的商业价值吗?这就是为什么技术范式的变革之下对应用的投资反而要慎重。GPT改变了信息流的推流方式,本质上是用网络带宽换得认知带宽。以往要通过若干年的高等教育可能才能获得的高阶思考决策能力,比如理解能力、总结概括能力、抽象思维和联想力,甚至在某些时期这些能力构成了教育垄断和阶级文化统治的特征,现在普通老百姓只要手握GPT,就也可以拥有高质量的信息服务和决策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说,GPT是比主打平民主义却沦为精英阶级收割韭菜的工具的web3,更加“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最后,真正解决很多社会问题背后的稀缺陷阱其实是需要在治理机制层面的有所设计的。这是我觉得社会学最有魅力的地方,受其吸引也是因为它足够宽容,对待个体困境不会只停留在个体的品性等不可证伪层面的讨论。比如贫者愈贫,有的人觉得就是命,有的人觉得这是因为世代缺乏教育所导致的“穷人心态”。如果真这么想,那政策层面干脆放弃拯救他们,或者只会停留在为穷人提供理财课或战略规划课。但这么看来,恰恰只会加剧穷人的带宽负担,钱该怎么用都算不过来还要上课。要意识到贫穷的循环继承属性背后有很多社会环境因素——收入缺乏可靠性和稳定性,导致生活中只要出现一点波动就会出现救火和管窥心态;社会对人的失误的包容并不充分,一次或两次的人生困顿就导致生活陷入恶性循环,就算这些困顿在当时甚至都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情……所以要健全失业保障机制、意外保障机制。只有在更大的结构性层面对问题进行俯视,才能在万事万物的复杂关联中发现其中的症结和真谛,才能真正了解我们所在的社会,并对我们身边的人宽容和释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