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德国作家赫尔曼·黑塞的作品《悉达多》问世,这本小说虽然只有7万字,但它在一个世纪的精神史中确是很重要的存在。有人说,“这是一本应该沐浴焚香后再读的书。”20世纪60年代,美国大学生几乎人手一本。
百年后的今天,也有不少作家和读者坦言自己曾在最迷茫的时刻反复阅读此书。心理学鼻祖荣格曾赞叹,“读黑塞的书,像在暴风雨的深夜,感受到灯塔的荣耀。”那到底是什么魅力,能让无数读者为之痴迷呢?或许,你读完《悉达多》会找到答案。
聪明的悉达多是德学俱优的婆罗门之子。为了追求自我的价值和自我的真理,他离开了婆罗门家庭,孤身一人开始了求道之旅,经历了苦修,禅定,又经历了情爱、成功等尘世生活所能企及的物质和欲望,但是随之而来的精神的巨大空虚却让他对自己极其厌恶和鄙视。在与珈玛拉最后一次欢爱之后,他抛弃了自己所有的世俗的一切。经过几乎一生的追求,悉达多终于体验到万事万物的圆融统一、所有生命的不可摧毁的本性,并最终将自我融入了瞬间的永恒之中。
悉达多身上的两个“自我”——理性的无限的“自我”和感性的有限的“自我”,黑塞探讨了个人如何在有限的生命中追求无限的、永恒的人生境界的问题。
此书以文学形式展现悉达多的生平活动,与实际生活不同。写实与就虚虽然诸多不同,但不妨碍我们从人性和文学角度欣赏一个人更纯粹的内心世界。
这是对悉达多的介绍(真实与否,读者明眼待察)
悉达多,姓乔达摩,出生于古印度的迦毗罗卫城(约在今尼泊尔地区),大约生活在公元前623-前543年。
乔达摩出身于刹帝利种姓,是迦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太子,其母摩耶夫人早逝,由姨母抚养长大。少年时代接受婆罗门教的传统教育,学习吠陀经典和五明。后与善觉王的女儿耶输陀罗结婚生子。悉达多自幼过着锦衣玉食、无忧无虑的生活,他善射骑,博学多艺,也富于沉默思考。29岁离家,到处寻师访友,探索人生解脱之门。
为了达到解脱人生之苦的目的,悉达多离家之后,先到王舍城郊外漫游,跟随数论派先驱阿逻逻迦罗摩和郁陀迦罗摩子学习禅定。接着他尝试通过严格的苦行发现真理,寻求解脱。据说,他认为:摩擦湿木不能生火,摩擦干木才能取火;人身亦需经过苦行,清除体液,才能悟出真理。于是他逐渐减少饮食,直到每天只吃一粒米,后7天只进一餐。他穿鹿皮、树皮,睡在鹿牛身边,有时卧于荆棘上。6年后,身体消瘦,形同枯木,却依然没有发现什么真理。
乔达摩认识到苦行并不能获得解脱,开始净身进食。他渡过尼连禅河,来到伽耶(今菩提伽耶),坐在毕钵罗树(后称菩提树)下,沉思默想。据说,经过七天七夜,终于悟出了"四谛"的真理。这标志他真正觉悟成道了,因而被称为"佛陀",或简称"佛",意思是"觉悟者",这一年他35岁。
此后他就一心转向传教活动,历时49年说法。
他的活动地区主要在摩揭陀、拘萨罗跋耆三国,东面最远到过瞻波,西到摩偷罗。当时这一带经济文化发达,沙门运动高涨,新的宗教团体和哲学派别,大都在这里活动。
我们自己所经历的痛苦和迷茫,其实在书里早已都描写过,只是我们自己未曾上前一步,主动阅读和思考,向这个世界借取智慧,只顾在自己的世界哀叹而已。未读此书前,以为本书描写悉达多如何圣洁,置父母,家庭,情欲,友情与不顾,只管坐在树下思考,开悟,走进本书,才发现人物形象也是如此丰满,有自己的执念,也有自己彻骨的痛苦,也有儿女情长。
一,坚决的力量:
“他(悉达多)的父亲,他纯粹博学,德高望重,举止沉静高雅,生活质朴,言语练达,头脑中充满高贵的思想。但如此渊博的父亲,就能拥有内心永恒的幸福和平静吗”?
“他同样不断地去圣河边痛饮,去献祭,去阅读,去同其他婆罗门教徒探讨,每天洗涤罪孽,每日忙于清洁,更新,人必须找到他自己的内在,较我之远去,其他一切都只是走弯路和误入歧途”。
当悉达多感受到尘世之苦时,便向父亲要求成为沙门僧侣,无法得到父亲的允许,便站在父亲的门外,坚决而无声的抗议。父亲夜里一小时起来看一下,在暗夜里感受到悉达多与世俗抗争的气息,无奈中也只有应允,给他自由之身。这段父疼子刻骨铭心的描写,在你脆弱时借走这份坚定,何事不成呢?
“他们是人类王国的异乡人,骨瘦如柴的胡狼。孤独,绝尘,与世界为敌。一种由无声的激情,不惜一切去现身、无情的肉体灭绝构成的灼热气息回旋在他们周身”。
“悉达多唯一的目的就是坠入空无,无渴慕,无愿望,无梦想,无喜无悲。我被去除,不复存在,让空洞的心灵觅得安宁,在无我的深思中听便奇迹,这是他的目标。当“我”被彻底征服,当“我”消失,当渴求和欲望在心中纪念你,最终的、最深的非“我”存在,那个大秘密必定觉醒”。
p42收获新知之美
p58悉经尘世皆般苦,万事皆为心愿顺
二,忍耐:
“书写虽好,思考更佳;聪敏虽好,忍耐更佳”。
这个周日下午,室内清凉,灯光明亮,尽情吮吸书中的圣言慧语,感染神性的光辉,仿佛看到翻转后的自己,步伐轻盈沉稳,目光清澈锐利,思考周全系统,不慌不忙,不纹不乱的样子,心中对财富的渴望转而为清晰富有思路。财富之途在没有修练到位之前,也不该来到你身边。读着书,重新映照现世的生活,感觉勇敢倍增。
三,一念过一山:
每个念头都像一座小山,不断在内心碰撞,有时撞得自己身心俱焚,清理念头,重归宁静,重新出发(朵朵语)。
“根本无须多余的餐食;根本无须多出的妄念”。
悉达多的好友乔文达,佛陀乔达摩,迦摩罗的情爱,迦摩施瓦弥生意,如乱麻,如发丝,都曾经缠绕过他的心头。
突然想到自己的胃不算好,读着书时,新的办法浮出脑海:除了按时按量吃饭外,胃部不适时,调整呼吸,调整奈受性。
从今天起我不允许自己亲口错念姓名和标题,不放纵自己思维的逻辑混乱,从无序状态拉进有序状态。
“随时可抵达内心安静庇护的一隅,如同回家(p67)”。
四,世俗无法避免,还是要吃饭睡觉做事:
“世俗将他囚禁:情欲、贪欲和惰性,以及他最蔑视,时常嘲笑,视为最愚昧的唯利是图,统统俘虏了他”。
“他爱在那一种掷骰子时、豪赌时、心惊肉跳令人窒息的恐惧感。他爱这种恐惧,爱不断翻新、不断升级的强烈刺激。只有在这种刺激下,他才能在浑噩、醉生梦死的寡淡生活中,感受到一丝类似幸福、波澜和生气的东西”。
“他只意识到内心曾觉醒的清越悦笃定之音,曾不断指引他的声音,已悄然缄默(p73)”
我们都曾这样挣扎过,沉沦过,没有盖棺,便不认定当前的结果,谁也无权定谁的命!
“他在痛苦中思索,梵天真谛每次获得真知都点燃他新的渴求。在渴求间,痛苦中,他又听到心中的召唤,‘继续,继续,这是你的使命’。这声音召唤他”。
“在他离开世尊佛陀踏若无常时,他有多久没听见这声音?他已多久毫无精进?他走过多少平庸荒芜的路。多年来,他没有崇高目标,没有渴望,毫无精进?他贪猥无厌,餍足于可怜的嗜好。多年来,他一直在浑然不绝中试图且盼望成为世人。可他的生活,却因为他怀着彼岸的目标和忧虑,远比那些孩童们和诗人更加不幸和贫穷”。
在这样猝乱的文字中,却让读者看个明白,而后幡然醒悟:我们自己何曾不是一直在理想与现实间彷徨,哪边沉,便坠落哪边,飘忽不定,醉生梦死...
五,“唵”的觉醒:
悉达多在“唵”的声音里猛然觉醒,再次由尘世走向循道之门,那一刻便是凤凰涅槃时。仿佛交响乐里,死一般沉寂,等待着交响乐再次的高潮叠起!
六,跨过那条河,摘去慌乱,留下笃定:
“僧人生活规律,永远在路上”。
“一个悲伤又骄恣的孩子,不会甘心待在陌生贫穷的地方”
“抵抗饥饿能力丧失许久”
“斋戒,等待,思考”
“苦修,思考和禅定”
船夫瓦稣迪瓦的淡定,守着那条河每日平静过日子。
“哎,这条河留在他身边,求教他。哦,是的,他愿意跟随他,倾听他,他知道或许这条河的秘密,就能获悉许多别的秘密,所有的秘密”
“学会抛弃激情和期盼,不论断,无成见地,以寂静的心,侍奉和敞开的灵去倾听”(这一点,我看到纳瓦尔读过这本书所持心态的影子)
“没有过去,没有未来,一切都是本质和当下”
“生命不灭,刹那即永恒”
“缓缓中酿着巨大力量”
突然意识到纯粹在大自然中,没有人类的知识浸润,无法修炼出大德高僧;在人群里,未能超脱飘逸,心里回归自然的宁静,内心的清越之声,也无法修炼出证悟。
这本书带给我最有力量之处便是内心的笃定,像从藤上摘黄瓜一样,摘去我的慌乱。
我意识到的修炼境界,心态平静,无色无味,如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