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社会性动物》读书笔记

旌旗读后感发表于2023-06-15 06:19:32归属于读书笔记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社会性动物》读书笔记

《社会性动物》是一本值得一读的书,它解释了很多我们作为“人”所持有的一些想法与观点其背后的逻辑与真相。

我阅读的是第12版,以下是目前记录的个人使用笔记:

第1章:什么是社会心理学

6.社会心理学的定义:他人真实的、想像的或暗示的存在,对我们的思想、情感、信仰和行

7. 事后聪明偏见指的是,一旦我们知道某一事件的结果,我们往往高估自己的预测能力

9. 阿伦森第一定律:做出疯狂举动的人未必疯狂。

人们倾向于通过赋予过错者某种性格特质来解释其令人厌恶的行为,比如“精神病”,“虐待狂”或“邪恶之人”。这样的思考方式颇能迎合人们的想法,可以帮助我们把那些做坏事的坏人和我们这些“好人”区分开来。

第2章:社会认知

15. 正如小说家Anais Nin所言:We don’t see things as they are, we see them as we are. 在很大程度上,我们如何理解世界取决于我们的直觉、我们的个性、我们感知世界的方式,以及一系列基础性的社会动机。

17.认知吝啬者:我们总是寻求保存认知(心理)能量并将复杂事物简单化处理的方法。

21.大脑固有的偏见

偏见盲点,即认为我们自己比大多数人更客观、更少偏差。我们偏见性地认为自己不存在偏见!

22.在所有的认知偏见中,证实偏见是最主要的。它关系到我们如何看待世界和处理信息。我们注意、记住、接受各类信息,这些信息证实了我们已经相信的事情,并且倾向于忽视、遗忘、拒绝那些与我们的观点相悖的信息。

22.自我中心偏见:我们倾向于把自己置于宇宙的中心。

23.巴纳姆效应指的是,当人们被赋予可以适用于几乎所有人的模糊、万能的自我描述时,他们通常会说“难以置信!那就是我!”。这一效应有助于解释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错误地相信占星术、算命、乃至一些流行心理学的人格测试的准确性。

24.为什么坏事比好事具有更大的威力?——我们倾向于关注潜在的威胁而不是祝福,这种倾向通常被称为消极偏见。

25.人们更倾向于避免损失,而不是试图获得收益,这种现象被称为损失厌恶。

26.核心的社会动机:

(1)归属:我们渴望与他人建立稳定、有意义的联系。在支配社会生活的所有动机中,最重要的是归属。

(2)理解他人和准确预测

(3)控制

(4)被重视需要

(5)信任

有关社会动机的小结:当人们相信一些不真实的事情,或者做出一些看起来很疯狂的事情时,这些核心动机就会以某种方式被扭曲。(比如一个头脑正常的人离开稳定的家庭加入ISIS最终成为恐怖组织的牺牲品)

我想要强调的是,大多数人都能找到满足这些普遍需求的方法,并能在他们的社会里过上和平的生活。但是,对于那些感到被边缘化和被疏远的人来说,对归属和被重视的需要可能比生命本身更珍贵。

37.归因与解释:人们为什么做他们所做的事情

38.根据归因理论,人们在回答问题前会做出两种因果解释:一种解释与人的典型人格有关,这是一种性格归因;另一种则与当事人所处的情况有关,即情境归因。

38.基本归因错误:指的是人类在描述和解释人们为什么做自己所做的事情时,倾向于高估个性因素或者与情境环境有关的性格因素的重要性。

39.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养成了解释自己成功和失败的习惯模式,这种被称为解释风格的模式影响了人们的控制感和幸福感。

42 社会认知的一个基本原则是,一切判断都是相对的。我们对某个人或某件事的认识和思考取决于它的社会背景。

46 首因效应的力量

对比:

A.Steve是一个聪明、勤奋、冲动、挑剔、固执、嫉妒的人。

B.Steve是一个嫉妒、固执、挑剔、冲动、勤奋、聪明的人。

48 当我们专注于表面相似性进行推论时,我们就是在使用代表性便捷判断。比如我们知道高质量的产品往往很昂贵,因此,如果某样东西价格很高,我们便推断它比便宜的东西好。

48 易得性便捷判断是这样一种倾向,即预测一个事件的可能性,或判断它的风险有多大,根据的是那些容易记起的具体的例子。比如,是谁杀了更多的美国人,是恐怖分子还是幼童?绝大多数人会认为是前者。而实际情况相反。最容易想到的事情都会直观地感觉更有可能发生,即使这些事件是极为罕见的。我们把这些事情在记忆中的易得性误作它们在世界上出现的频率。

49 当我们利用自身的感觉来塑造我们对人或想法的评价时,我们使用的是一种情感便捷式判断。如果你心情不佳,你对求职者的评价可能比心情好时所作出的评价更为消极。

我们对他人的持久情感影响着我们如何判断他们的行为。Anthony Pratkanis曾要求大学生们确认两种关于前总统Ronald Reagan的说法中哪一种是真实的:

A.里根在尤雷卡学院的成绩保持在平均水平。

B.里根在尤雷卡学院的成绩从未超过平均水平。

很有有学生真正知道里根的大学成绩怎么样,他们的答案取决于他们对他的感觉。这种现象有时被称为光环效应,这种效应同样是一种偏见。

50 在这些条件下,我们更可能依赖便捷判断而不是理性的决策:

1.当我们没有时间仔细考虑某个问题时;

2.当我们信息冗余,无法充分处理信息时;

3.当相关问题对我们不太重要时;

4.当我们缺乏作出合理决策所需的知识时;

5.当我们让自己的情绪和一厢情愿的想法阻碍我们的时候。

53.重构记忆 人们倾向于相信记忆被精确地嵌人或埋藏在大脑某处,并且可以通过药物或催眠被回忆起来。不幸的是,在我们的记忆中没有过去事件的准确记录,我们不能通过一个倒带按钮去访问,或者用个不恰当的计算机比喻,它们是通过数字编码的。相反,记忆是一个重构的过程。对我们记忆最为强烈的影响不是过去实际发生的事件,而是我们现在对那些事件的思考。我们通过过滤和修改我们的观念重新创造了自己的记忆——可能是什么, 应该是什么, 或者我们希望事情以何种方式发生。

54.自传式记忆 不仅诸如车祸之类的快速事件是重构的,而且在涉及诸如我们自身经历等更为持久的事情时也是重构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出现重大的扭曲,而这些扭曲对自传式记忆的改变并非随机的。相反,我们构建的记忆更为符合我们自己的想象。正是因为证实偏见的存在,我们更有可能回想起那些证实我们看法的记忆。

例如,当人们把自己的童年描述为不快乐时,任何背离这类想象的事件(比如在迪士尼乐园的家庭度假)都会比支持这类想象的事件更难回忆。

第3章:自我辩护

59.人们持有为自己的行为、看法和感觉辩护的动机。当他们做某件事情的时候,如果可能的话,他们会让自己(和其他人)确信这是一件合乎逻辑的事情。当我们被要求解释自己的行为时,我们试图构建出一个有意义的故事,同时满足我们的愿望,让自己和他人看起来都不错。这便是自我辩护的本质。

76.通过要求帮小忙来促使人们同意提供更大帮助的做事方法,被称之为登门槛技术。这种技术之所以有效,是因为它通过请人们帮小忙,而获得了让人们同意提供更大帮助的理由。

91.竭力去辩护 如果一个人为了达到某种目标而经历了一段艰难或痛苦的经历,那么这个目标就会变得更有吸引力——这个过程叫做竭力去辩护

第4章:从众

111.人类是社会性动物这一事实的一个后果,便是我们生活在与个性相关的价值观和与从众相关的价值观的博弈之中。

114.从众可以定义为一个人的行为或意见的改变,受到了来自另一个人或一群人的真实或想象的压力的结果。

124. 增强或减弱从众的因素:

一,榜样的声望与受欢迎程度。

二,一致同意。

三,表态。

四,担责。

五,自尊与安全。

六,年龄

七,群体性质

第5章:大众传播、宣传与说服

179. 最有可能影响我们的沟通者是那些我们认为既专业又值得信赖的人。也就是说,如果出现以下情况,他们的可信度和有效性可以提高。

一,他们所持的观点似乎与自身利益相反。

二,他们似乎没有试图影响我们的意见。

三,他们特别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至少对我们的观点而不是我们那些根深蒂固的态度而言。

四,他们对自己的观点充满信心,因为信心会增加他们的可信度,除非我们有理由怀疑他们的动机。

180. 沟通的性质

逻辑诉求还是情感诉求

道德情感统计与个别案例认同诉求:如果这些事情与我们的自我认同产生共鸣,说服者便可能促使我们去行动。单向与双向观点沟通者和听众之间的差异程度

“今年可能有数千人死于猪流感。”

“今年猪流感可能会杀死数千人。”这个描述人们更容易接受流感疫苗注射。如果恐惧引发的诉求能与我们的相关措施共同发挥作用,从而使我们的恐惧会受到一种直接的、蓄意的、威胁的攻击,那么这种诉求尤为有效。

  191. 另一个人所说的观点同我们所信奉的观点之间差距越大,我们内心的分裂感会越强。个体如何来克服这种分裂感呢?这里至少有三条途径

一,他们可以改变自己的观点。

二,他们可以通过找到与自己观点相同的其他人来寻求对自己最初观点的支持,不管传播者怎么说。

三,他们可以贬低传播者,让自己相信这个人是不称职、不道德或轻率的傻瓜,从而使他的意见无效。从技术上来讲,还有第四条途径,他们可以诱导沟通者改变自己的观点——但假如信息是由不可接近的人传递的(通过电视、在线或讲座),便是不可能的。

192. 人们会认为一项高度不一致的沟通内容会超出他们可以接受的范围,但前提是沟通者不具有高度的可信度。 对宣传和说服的抵制我们希望保持我们的控制感并保护我们的自由感。

第6章:人类的攻击性

244. 攻击行为的表达就像任何其他行为的表达一样,都可以被看作是从众行为。也就是说,在一种模棱两可的情况下,人们会寻求通过他人来界定什么是合适的。

第7章:偏见

276. 偏见的一个强有力的决定因素是,我们需要为我们的行为和自我意识辩护。我们已经看到,如果我们对一个人或一群人做了一些残忍的事情,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会试图责怪或诽谤那个人,以证明我们的残忍是正当的。 对他人持有偏见会增强我们的自尊心。

278. 从众导致的偏见对某些人来说,偏见可能源于童年冲突、对榜样的观察、个人体验以及各种性格特征。但许多人只是按照他们所生活社区的普遍准则,从其他人那里学习。许多有偏见的行为都是由人们对社会规范的从众所驱动的。即使是偶然接触偏见也会影响我们的态度和行为:仅仅是不经意间听到别人使用种族或族裔的绰号,也可能增加人们对被贬低群体负面看法的一致性。最后,偏见也可能源自基于社会制度的法律和习俗。

刻板印象与归因刻板印象是一种特殊的归因形式。我们是能够进行解释的物种;我们一直在通过归因来解释我们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在模棱两可的情况下,人们倾向于按照自己的偏见来构建叙事逻辑。

自证预言我们对他人的刻板印象不仅影响我们对他们的行为,而且使我们的行为方式能够从其他人那里获得我们所期望的特征和行为。

第8章 喜欢、爱与联系

303. 在满足了基本的生存需求之后,我们最强有力的动机是他人建立有意义的联系。

305. 吸引力:我们喜欢那些以最低成本为我们提供最大回报的人。

316. 我们的不安全感和自我怀疑越强,我们就会越喜欢那个喜欢我们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