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阅读意义:让我们开阔视野,不在局限自己。看书学习古今中外(历史/前辈)的规律和总结,自己多多去领悟,不仅可以减少人生成长中不必要走的弯路,而且还可以丰富精神世界,仅此而已。对于普通打工人,什么样的人生才算得上是成功?什么样的人生是自由的?人生有什么意义?我想这本书会告述你答案。
二、故事内容:一本关于i人勇闯职场的个人经历纪实类小说。从19岁到41岁之间,从事过19份工作。一个从没有正确自我认知的懵懂少年,一路跌跌撞撞,渐渐认识自己,接纳自己,了解人性。虽然遭受社会上的恶意,但一直怀着简单、单纯、感恩的心态生活,并一直保持自己的爱好:阅读和写作。作者的工作经验可不简单,保持阅读和爱好写作,并把个人的工作经历写成书,传递一种爱和视角感悟,至少我觉得他的人生还是很励志的翻转人生。做过:酒店服务员,专卖店店员,雪糕批发/加油站营业员,文印店设计员,快餐小哥,建筑效果室/漫画社当学徒,动漫咨询刊物/影音器材类做美编,女装个体生意,实体店,保安,烘焙学徒,摆过地摊卖冷饮和小吃店,便利店店员,竞技自行车店店员,汽车用品网店,物流分拣。
三、观念冲突:有人质疑作者三观,我觉得作者的三观在现在这个社会够正确的了,质疑的人不是没遭受过社会的险恶就是个人主义,为我独尊。三观这个东西不好说,掺杂因素太多了,社会是多元化的,人也是多元化的,所以强调:和谐包容,互利共存。绝不可以用学历高低来评价一个人的三观(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学历不可划分人的差距感,认知高低才是人差距的来源;认知是一种技能,行动才是最后的归宿
重新阅读了作者下面那句话:不过话说回来,就我人生经验所及,两句话看来————这个评价是作者在41岁编写时给予的评价,(曾经的工友素质位于社会平均水平),中年的他,认知体系偏向于完善,甚至高于读书的我们,并不是年轻那会的想法,所以谈不上说作者那时在“装清高”甚至三观不正。
01.书友想法:作者三观不正?
这里只说作者:工作,他确实做事踏实负责,被老板付工资他问心无愧。老板自身管理出问题,不是员工该管的,也是做为员工管不了的事,所以何必多此一举,给自己找不快?
02.书友想法:作者虚伪?
我的回复:别人觉得作者虚伪那有如何?他又不靠别人的眼光生活————问心无愧,心安理得。理解他的人自然理解,不理解的人怎么也理解不了,各种曲解和误会。我很喜欢一句话:对别人的评价,是你内心的投射,别人是什么样的,你无法考察,全是你的片面猜测————别人是好与坏,丑与美,善与恶,那都只是你觉得。这就像他在273页的开篇写的:我已经不像年轻时那样,总是惶惶地想向别人证明自己,甚至故意去吃亏,生怕别人怀疑我表里不一。因为我意识到自己想讨好所有人的冲动是盲目和徒劳的。每个人都会以己度人,你永远无法让一个不真诚的人相信你的真诚。反之,你根本没必要向一个真诚的人证明你的真诚。
四、阅读总结:网上最近不挺流行一则视频:道德规范都是资本家控制下层劳动人民的借口,所以劳动人民老实,遵纪守法……如果你没得选的时候,在19岁,被迫和作者走这一条路,我们还能有他这份心态和三观,那就很厉害————成长经历丰富,归来内心任是少年/少女,原则底线依旧还在坚持,只是适当改变自己一点点,才能融入这个社会而已,因为我们没得选,我们不是适当打破自己原则底线,就是“怪人”。
作者性格小众i人,很多读者会产生疑问很正常,因为不理解。
外向的人觉得内向的人“安静”不讨喜。
内向的人觉得外向的人“聒噪”不讨喜。
所以各退一步海阔天空,学会课题分离。
做好自己管好自己就行,问心无愧,心安理得————这就是处境不同,观念不同,看待事情的角度不同,至少不要固执己见,说人一定是要什么样,因为人性复杂,永远看不透,看清自己是第一要务。
个人成长是伴随自己一生的话题。因为我们很少有人真正会去了解和探索真正的自己,除非撞了南墙/撞了多次南墙才会回头看自己的过去,以一颗强大的内心,面对苦难,并改变和拯救自己,不断完善自己,因为逃避现实,改变不了问题,自己一直在舒适圈打转,我们要适当突破自己一下,不要局限自己……努力实现:人格独立,精神独立,财务自由。趁年轻,趁青春,趁现在想着去赶赶路,抓住属于自己的自由。年轻不是年龄决定,而是心态!心态年轻随时随地都可以重新开始。
绿色就是希望,是生命力的象征
初夏一抹绿烟翠,撷取人间草木心
如果治愈有颜色,那一定少不了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