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大城》读书笔记
《大国大城》这本书写于2013年,10年过去了,书中的观点依然适合我国城市建设的发展规律,一部分期望已经在城市发展中实现。
关键启发:
1、你是想活在城市里还是生活在城市里?
——企业长期发展,必须考虑员工的生活状况,若活在城市里,富士康跳楼事件还会上演...
2、产业升级方向,从劳动密集型转型为资本密集型还是技术密集型?
——资本密集型带来的是数字化,智能装备设备的导入,劳动技能未提升,带来的是成本的恶化,生产率的降低,市场萎缩...
3、经济学基本原理的应用适合个人生活规划,企业发展,城市发展,国家发展,这个原理很简单,就是供需平衡,利润=价格-成本。
——成本的背后是隐形的PONC(Price of Nonconformance),非简单的减员增效...
4、高技能人才+低技能人才的专业化分工组合适合于1766年的时代,同样也适合未来的时代。
——人多转化为人才多,人才多自然会带来效益的大幅提升,这才是企业的出路,非人多变成人少...
书中关键点记录:
1、劳动密集型企业升级大部分通过资本替代劳动实现产业升级,若产品没有迭代,在市场销售量没有增加,生产成本增加了,劳动者技能水平没有提高,那么企业的利润会挤压的越来越小。产业升级应该建立在劳动者技能水平提升的基础上,劳动者普遍素养若提升了,产品品质自然会变好。
2、沿海地区劳动密集型企业生产效率足够高,则可以容忍生产成本高,不能忍受时候,会转移至东南亚国家生产,也不会转移至西部地区,这是为什么?
3、为什么在浙江生产的鞋子运到新疆出口俄罗斯?新疆当地生产不好吗?在规模经济下,浙江的成本比当地便宜。
4、哪里缺资本?西部?投资回报最高的地区,是东部。
5、城市应该由经济规模的均等化(GDP/人均收入)向生活标准的均等化转变。
6、高集聚地发达地区需求的是高技能人才,如美国,高技能人才会加速本企业经济的发展。
7、经济学基本原理:经济的持续增长,必须依靠生产率的不断提升
8、城市的发展路径——“在集聚中走向平衡”
9、三大要素的流动:土地是不流动的,这是自然属性;高技能劳动力流向他们充裕的地方;资本流向它们稀缺的地方。
10、帮助欠发达地区,正确的方式是投资于“人”,而不是盲目投资产业。(两项政策:使人口自由流动,提高欠发达地区人口的受教育水平)
11、中国的问题,一向两种原因,不明白和装糊涂。不明白可以讲道理,摆事实,难的是周濂那句话,“你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
12、“城市病”主要不是城市扩张本身带来的,而是取决于技术与管理。很多人认为原因是城市人过多导致的,事实上人口的集聚反而提高了效率,比如香港。对城市来说,人越多越好,多到市场经济规则的均衡状态。
13、隧道效应——激励:堵在隧道里,前面车动起来,你会开心,觉得有希望了,相当于收入差距拉大,会激励人努力奋斗的作用。若有两条道,另外一条动起来了,你不能变道,这个时候会开心吗?研究表明:不平等的是行为,和人的身份无关,起到激励作用,若不平等的是身份,则会带来什么?
14、城市中的3D工作:肮脏(Dirty)/辛苦(Demanding)/危险(Dangerous),农民工为主;在企业里面同样存在3D工作,管理者应该思考如何减少?
15、城市中高技能者和低技能者互补,一方面是业务互补,如白领需要家政人员;另一方面是外部性,各自具备的知识,经验方法的互相学习,知识外溢。基本上是1:1的关系。
16、低密度的城市花园是活在城市里,高楼,宽马路,车辆,绿化带,而高密度的认可,窄马路,适合行走,商业林立,是生活在城市。
17、教育资源对经济的影响存在一定的滞后效应;100个学生增加1名老师配置,长期来说,会促进经济增长1.07个百分点。经济短期增长动钱,长期动人才会真正促进经济的增长。企业发展同样如下,短期增长动钱,长远来看则必须培育人才。
18、政府官员经常讲中国的经济和其他国家不同,在我国,政府非常强大,理论和数据分析均没有意义,这是一种闭门造车的固化思维。市场应该成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力量,而政府只是更好的发挥它的作用。
19、囚徒困境:共同犯罪的AB两人,被捕后处于信息不对称的状态,出现三种情况:双方坦白均获刑8年、一方坦白另一方抵赖,坦白一方释放而抵赖一方获刑10年、双方抵赖获刑1年。对集体来说,最优解是“都不坦白”,但出于自身利益考量,往往选择都坦白,导致双方利益最小化。每个地方政府采取的是地方主义的理性行为,导致集体利益的损害。企业里各个部门壁垒,局部利益最大化,可能造成了公司更大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