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德米安》读后感

旌旗读后感发表于2024-06-27 07:58:06归属于读书笔记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德米安》读后感

“我之所愿无非是尝试依本性而生活,却缘何如此之难?”
我也就想就着这句话展开聊一聊难在何处。
第一点难在:“我是谁”。如果人生是一场有限期限游戏,那我们的出生点,例如地球上的不同国家、不同家庭、不同教育,会把我们的思维方式塑造成某一种人。比如按照洲际,可以分为亚洲人和欧洲人;按照国家,可以分为朝鲜人和美国人;按照教育,可以分为农夫和庙堂之人。如果存在上帝视角,我们人类也是在丛林之中,不同的人是不同种类的动物,只是我们不自知。
我国的教育,其实是在生产标准件:不同的“动物群体”都用一杆尺子去量。“约定俗成”在告诉我们什么是好的:比如我们住的房子越大越好,比如学生成绩越高越好……。世俗的成功有它合理的部分。但是,往往,在追逐的过程中,让我们纠结的是:“这是我想要的吗”?比如宋徽宗就不是做皇帝的材质;比如现在国内的房价在下行,当时追逐的大房子和高杠杆入市,都是泡沫;比如为了工作牺牲了家庭和身体,可能会后悔缺乏了陪伴。但是我们没有看电影时的上帝视角,我们看不见自己是谁。只有“看见”自己是谁,然后才能去做改变。
第二点难在:什么叫“依本性生活”。
如果说依本性生活,那可能最好的是孩子。但是,一旦进入成人社会,依本性会成为一件很难的事。依本性,不是不加约束的行为,因为那会触犯法律或者伤害到别人。依本性,不是想吃就吃想喝就喝,那是放纵。依本性,不是非为所欲为不考虑他人,那是自私。
此外,从小到大,我们其实在改变,所以我们的“本体”和“本性”也在改变。比如小的时候心愿是拯救地球;但是随着年纪的增长,我们会发现,这个愿望纯真而无知。
所以,我理解的《德米安》的故事,是一场自我探寻之旅。
人生也有正确答案吗?在人生的这场考试里,得分的KPI似乎是:考上了什么大学,做到了什么职位,买了多大房子,多少岁结婚,生了几个孩子,孩子取得了多大的成就——由此,我们这张试卷可以画一个多少分的成就。从这个角度反观,实际上现实的世界不过是我们脑中思维的映射。我们的思维方式或者外界的约定,其实框定了我们去获得什么样的生活。
本书的“我”会觉得孤独,因为他采取了一种特立独行的思维方式和决定以这种与众不同的方式去生活。我认为,另外一种对人生的角度是:人生的特殊之处,就在于它是单程和无可替代的体验感游戏。经验或者知识,只有加上经历和感悟后,才能成为自己的。如果说世界的秩序是不断熵增的过程,其实我们所做的一切不过是在把混乱改为有序。
这两种思维方式,第一种是把自己当作游戏里的一个旗子;另一种是自己是自己的有限游戏主角。正如史铁生说过:“如果你站在童年的位置瞻望未来,你会说你前途未卜,你会说你前途无量;但要是你站在终点看你什么的轨迹,你看到的只有一条路,你就只能看到一条命定之路。”经历这一生,不过是看到自己是谁,并且在成为自己的这条路上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