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认知觉醒》读后感

旌旗读后感发表于2024-06-26 08:07:31归属于读书笔记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认知觉醒》读后感

2017年周岭36岁,在一个被认为不大不小的年纪,他意识到自己不该这样活着,开始努力寻找解决的方法,疯狂涉猎知识,范围广泛,涵盖脑科学、认知科学、心理学、行为学等。

他将书中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逐渐从混沌走向清醒,从迷茫走向清晰,踏上了自我觉醒之路。

他把自己的感受和认知通过文字分享到网上,得了有同样困惑的人的认同和关注,引起了广泛的共鸣。

2018年5月,他在公众号上开通了问答专栏,直接与读者沟通交流,接触到大量的解惑样本,获得了第一手信息。于是将解决成长困惑的方法和内容总结成书,这就是《认知觉醒》的由来。

本书的最大特点是不仅告诉了“怎么做”,还解释了“为什么这么做”,列举了大量的案例,仅仅参考文献有44出来源,显示了作者的为获得认知觉醒,确实研究阅读了大量的书籍和资料,并且从中得到了巨大的收获。

全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内观自己,摆脱焦虑”,主要分析大脑生理结构,解读潜意识和元认知的基本概念。

下篇“外观世界,借力前行”,讲述了具体能力的解读和使用策略。我以为本书可以不按顺序跳读,看完后不时翻阅,仍会有许多启发和思考。

开篇解释大脑是一切问题的起源,生命的进化给了我们人类三个"大脑"。

本能脑,源于爬行动物时代,主管本能。主要负责生存的需要,比如自主呼吸和心跳,遇到危险走为上,条件发射等。

情绪脑,源于哺乳动物时代,主管情绪。它让我们有喜怒哀乐等各种丰富的情感,区别于无情感的冷血动物。

理智脑,源于灵长动物时代,主管认知。主要负责理性判断,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作出最合适的选择。

本能脑和情绪脑的力量最大,因为他们已经存在了亿万年,在我们的身体中根深蒂固,长期的食物匮乏和恶劣的生存环境,造就了他们独有的思考方式和行动准则。当特定的事情发生的时候,无需经过理智脑的同意,千万年来的生存经验,让他们在下意识里就能作出反应,采取行动。

理智脑的形成才只有几万年的时间,从生命进化的时间轴来看,只是微乎其微的一点点时间。在三个“大脑”中,理智脑的力量是最小的,如果把本能脑和情绪脑比喻成大腿,那理智脑连胳膊都算不上,最多只能算根小拇指,胳膊都拧不过大腿,更何况是小拇指呢?

现在人类已经进入物质供大于求的时代,对于温饱的危险已经基本解除,可是生命的进化有些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本能脑和情绪脑仍然占据着强大的地位。理智脑作为新来的小弟想要作出指令,还需要花费很大的力气,消耗大量的能量。

一天疲惫的工作之后,理智脑说应该抓紧时间学习,提高自己,才能摆脱目前这种付出多回报少的工作,本能脑说沙发上先躺一会吧,情绪脑说先刷会手机吧,于是在“大腿”的指令下,一会可能变成了30分钟,1个小时……相比于娱乐,思考和运动总是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且得不到愉悦的情绪反馈,甚至可能是痛苦的,思考费脑力,运动费体力,都是让人不舒服的情绪反馈。所以,大多数人选择娱乐,把学习放在一边,虽然那才是理智的选择。

基于这三个脑的特点,如果想要不断的提成自己的认知,就需要提高理智脑的使用频率。当然并不是说要压制另外的两个,想要压制也压不了,因为他们实在是太强大了。聪明的做法是让理智脑和另外两位老大哥好好相处,利用他们强大的力量,帮助自己,通过另一种方式来满足他们的需求。

这从大脑结构上解释了,好吃懒做并不是什么可耻的事情,因为这是人类的天性。

人生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困惑,成长是不断学习解惑、提高认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不断清除模糊,明确目标。适度的困难能让我们保持专注和思考。重视理性,也不要忽视感性,书中提到高手学习的方法是先用感性能力选择,再用理性能力思考。我的理解,当对某事足够关注和认真对待时,理性的部分会融入潜意识,转化为感性表现出来。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古人早已明白反思的重要性。书中作者解释了元认知的概念,即反思能力,作者通过每天写反思日记的方法,记录回顾自己的得失。此外,他还推荐了冥想,我对冥想的好处尚未有体会,但已经听过许多人谈论冥想的奇妙,打算开始尝试,先买本书研究一下。

现代科技的发展让我们可以同时处理多件事情,如开车时听广播,跑步时听音乐,边吃饭边刷手机,电脑也支持多任务操作,手机可以双卡双待等。书中有个故事挺好。

行者问老和尚:“得道前做什么?”

老和尚答:“砍柴、担水、做饭。”

行者再问:“得道后做什么?”

老和尚答:“砍柴、担水、做饭。”

行者追问:“何谓得道?”

老和尚说:“得道前,砍柴时想着挑水,挑水时想着做饭;得道后,砍柴即砍柴,担水即担水,做饭即做饭。”

现代人常受信息干扰,做着身心分离的事情,身体与思想不统一,看似高效地同时做多件事,实际上没有一件做得认真。好比四处挖井但却浅尝辄止,最后没有一口能挖出水。我们应该专注于目标、行动、感受和反馈,同一时间内全身心投入一件事情,感受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才能获得更深层次的成绩。

学习不是单纯的努力,也需要讲究方式和方法。可以在舒适区的边缘进行,太容易不会有进步,太难则可能遭受打击,难以持续。找到一个需要稍微努力就能达到的位置,循序渐进,深度学习。

书中推荐了深度学习的三个步骤:

1.获取高质量知识、

2.深度连接新知识、

3.输出成果去教授。

换句话说,就是要寻找高质量的资料,然后提取有用信息,最后输出自己的经验和成果,尽可能获取反馈,形成闭环。

然后在这种深度学习的基础上,拓展阅读面,施展“关联大法”,收集那些能够触动自己的内容,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或文字去解释,加以理解和应用,充实这方面的内容。在生活中和学习中经常应用这些知识,这样就能逐步建立起你的认知体系。

刻意学习的四个要素包括:定义明确的目标、保持极度的专注、寻求有效的反馈,并在拉伸区练习。学习既要要极度的专注,同时也要注意主动休息。

这就像进行高强度间歇训练(HIIT),整组训保持高强度,中间分组让肌肉有休息松弛的时间。

学习也是如此,学习的时候要极度专注,中间可以有间歇性的休息,整个学习组完成后,最后可以有痛快的放松时间。

人人都知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知道百点不如实际改变一点。真正的成长并不在于我们懂得了多少道理,而在于我们实际改变了多少。如果执行力弱,周岭建议可以采用日程规划,就是把每天计划要做的事情都写下来,完成一项就划掉一项。这样做可以让你的日计划目标变得清晰,而且还可以大大提高你的执行力。

世界的模样取决于我们看它的角度,保持开放的心态,从多个角度看待问题,可以让我们更加全面了解事物的整体面貌。

去掉那些不必要的欲望,欲望越少,目标越清晰,行动力越强,执行的效果就越好。

有效地利用心智带宽,让自己保持在拉伸区学习,进可攻退可守,张弛有度,才能行稳致远。

《认知觉醒》这本书已经读完了,笔记摘抄了,读后感也写了。接下来该做什么了呢?应该是采取行动的时候了,废话不多说,干就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