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拆掉思维里的墙》读书笔记

旌旗读后感发表于2024-06-30 08:02:12归属于读书笔记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拆掉思维里的墙》读书笔记

作者叫古典,职业就是帮大家做职业生涯规划和人生道路设计。

你是不是:

1. 不喜欢现在的工作,感觉没啥前途,很焦虑,想改变又很迷茫,不知道自己除了现在的工作还能做什么?

2. 做啥都提不起兴趣,总被人说很丧,怎么才能对世界提起兴趣?

3. 在职场多年,知道自己发展受限,是因为自己的缺点和坏习惯,但是经年累月养成的习惯,试了很多方法都改不了。

什么是“思维里的墙”?
一些低效的、错误的心智模式造成的扭曲认知。

1.不同的心智模型,首先会让我们在海量的信息流中注意到特定的信息。

咱俩看同一本《红楼梦》,得出的理解可能会完全不一样,就是因为我们有着不同的心智模式。你可能注意到了宝玉黛玉的真挚爱情,我呢,注意到的却是贾府这个高门大户里的权谋宅斗。

2.不同的模型还会让我们对同样的信息做出不一样的解释。

比如说,看到金钏被王夫人责骂后跳井,宝钗安慰王夫人,说金钏应该不是投井自杀,是在井边玩,不小心滑倒,才掉到井里了。

有人会把宝钗的这番话理解为对长辈的贴心,也有人会把它理解为对丫头们生死的冷漠,对当家人王夫人的谄媚和心机。

每个人都是通过自己特定的心智模型,抓取信息,解释信息,然后搭建起内心的世界。

可以说,那个世界是我们的思维认知创造出来的投影,但是很多时候,我们都以为那就是客观的世界。

而所谓的“思维里的墙”,就是在搭建内心世界的过程中,产生的会禁锢我们想象力,影响我们生活质量的一些扭曲认知。

正是因为这些墙只是主观的结论,并不是真正的客观事实,所以,如果我们真的想改变,完全可以通过升级心智模式拆掉这些墙。

只是,我们需要首先觉察到这些错误认知的存在,然后意识到我们完全有另外的思维模型可以选择,最后行动起来,突破自身的认知边界。这就是拆掉“思维的墙”的原理。

就像徐小平在序言中所说的,拆掉思维里的墙,才能打开梦想的窗,走出生命的困境。

一 为什么非要拆墙不可
在讨论起点相似的同班同学,为什么会在毕业后几年内拉开差距的时候,很多专家会强调:执行力拉开了人与人之间的差距。

的确,没有很好的执行力,想法、计划再好也是枉然。就像孙正义说的,三流的点子加一流的执行力,永远比一流的点子加三流的执行力更好。

但是执行力又是由什么决定的呢?

其实,执行力是由我们的心智模式,我们的思维方式决定的。思维决定行为,而行为决定结局。

不改变思维方式、心智模式,去提高执行力,改变人生结局,只会南辕北辙。

案例:

小女孩问你:“我想去大城市闯一闯,不想年纪轻轻就蹲在一个坑里,过着一眼望到头的人生。可是,我又怕大城市竞争激烈,压力太大,去了找不到工作,最后又灰头土脸地回家。而且我爸妈也不太支持,他们觉得赶紧找个对象,早点结婚生孩子才最靠谱。 ”

你跟她说,既然想去大城市发展,为什么不试试呢,那里机会肯定比家乡多,找到工作不是很难的。

她会说,是的,但是我担心自己适应不了那边的快节奏。

你说,那就在家乡待下去呀,平淡安稳,压力小不是也很好吗?

她会说,是的,但是我害怕变成自己讨厌的那类人。

你可以从他们的话中总结出一个公式,那就是“是的,但是……”。无论你给他们提出什么建议,他们都可能继续在“是的,但是”句式中循环。

所以,困住你的不是现在的环境,也不是你的父母,而是你的思维。

你不想过一眼望到头的人生,不一定非要去大城市,在小城市里也可以找到人生的意义,做一些有趣的事。

如果你下定决心非要去大城市,你的父母不支持,那你可以和他们沟通,想办法说服他们。这些都取决于你的思维模式。

人生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有选择的,而且选项往往不只一个,只是你得去思考,你到底想不想选?在每一个让你犹豫的选项背后,你真正害怕的是什么?

听得出来,你很想要安全感,但是,如果你能走出自己的思维的墙,很可能会发现外面更安全,而且有趣。

其实啊,像这个女孩一样,很多人都被困在自己的思维的墙里。那些说我就这样,我这辈子就这样了的人,其实只是他们懒得去思考他们还可以做些什么。

这本书的副标题叫:原来我还可以这样活。

说的就是,当你拆掉思维的墙,把自己从无形的牢笼里解救出来,很可能会迎来柳暗花明的转变。可无奈的是,我们身边满是不愿意放弃的人。

案例:

有一个女读者,说和丈夫从大学开始相恋,两人在一起六年了,丈夫性情暴躁,常常没法控制自己的情绪,有家暴的恶习。

每次挨打之后,她都想离婚。可是一想到,如果离婚了,前面几年的感情就打了水漂,自己的青春也耽误了,她就又下不定决心。

在又一次被打得鼻青脸肿后,她的小姐妹劝她赶紧离婚。她虽然也知道,这段感情已经难以维系下去了,可心里还是舍不得,毕竟两人在一起这么久了。

她问我她该怎么办?

我说,我给你算笔账,你和他在一起六年,你舍不得这六年的感情,你怕六年的青春都浪费了,但你今年才三十岁,余生还有好几十年呢,这六年和余生几十年的幸福相比,你觉得哪个更重要。

她没有说话。

过去大半年之后,她又一次找到你说,那天她想了很久,最终做了离婚的决定,真庆幸当时做出了一个正确的决定,如今她换了工作,换了城市,简直有种新生的感觉。

其实,之前困住这个女读者的,是一种叫沉没成本效应的思维习惯,就是我们在做一个决定的时候,会更多考虑过去的投入,而不是未来的价值。

从理性层面上讲,如果你已经损失了,迅速让自己少损失一点才是最明智的选择。可是,大部分人都会被沉没成本效应迷惑。那些突破了沉没成本效应的人,通常能在未来创造出惊人的价值。

书里讲到的intel(英特尔)。大家都知道intel生产全世界最好的CPU,但很多人并不知道,英特尔公司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存储器制造商。

从1968年起,英特尔公司的主要业务和利润都来自于存储器。可从1980年开始,日本的存储器公司异军突起,以难以置信的低价,席卷全世界,把英特尔公司逼到了绝境。

1985年,intel在连续六个季度收入下降之后,首席运营官格鲁夫和董事长兼CEO摩尔,不得不坐下来商量对策。如果再想不出好的办法,他们可能就要下台了。

俩人痛苦地商量了半天,格鲁夫突然问摩尔说:“摩尔,如果我们下了台,你认为新进来的这个家伙会采取什么行动?”

摩尔一愣,想了想说:“他会完全放弃存储器的生意。”

是啊,没办法与日本公司抗衡,拼下去也看不到胜利的希望,放弃可能是最好的选择。

格鲁夫盯着摩尔看了许久,最后说道:“既然如此,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走出这扇门,自己动手呢?”

这个提议很惊人,也很惨烈,因为这就意味着英特尔公司要放弃自己近20年苦心经营的市场和业务。最后两人还是力排众议,达成了共识:放弃存储器市场,主攻芯片。

事实证明,这次自断双臂的改变拯救了英特尔。

到1995年,英特尔已经累计生产了1.6亿个芯片,占领了世界80%的PC市场,取得了市场的绝对霸权。

试想一下,如果当初他们不能跳脱出沉没成本效应,没能推倒这堵墙,今天可能就没有英特尔这个公司了。

事实上,无论个人也好,企业也罢,命运其实都是在不断变化的,你所做出的每一个选择,迈出去的每一步,都在改写着你的命运。

所以,你说我们能不能不拆墙,能不能不求上进?如果那就是你最向往的人生,那当然可以。但是很多人这么问的时候,只是被思维的墙困住了,又懒得挣扎,他们内心比谁都焦虑,他们并不心甘情愿错失原本可以到达的精彩人生。

如果你对现在的自己并不满意,那么拆掉思维里的墙就势在必行。只有这样,你才不会错过改写命运的机会。

二 需要拆掉哪些思维之墙
那么,我们的思维中,都有哪些高墙阻挡我们走近成功和幸福呢。

第一堵高墙,叫安全感缺失。
前面说的在大城市和小城市之间犹豫的提问者,他的纠结,其实就是典型的安全感缺失,安全感缺失的直接后果就是自我限缩。

他虽然不想要现在的生活,但又恐惧未来要面对的,因为这份恐惧,他很可能最终哪里都去不了,还是留在老地方,因为这样更有安全感。

实际上,不少人在感情和婚姻里也是这样的状态。

一些人从小就被灌输一种信念:我需要被人照顾,如果别人离开我,我就很不安全。

所以,他们长大后结婚的时候,要么会选身份地位远高于自己的人,要么会选条件比自己差得多的人,因为他们感觉有地位的能给自己带来外在的安全感,条件比自己差得多的人永远不可能抛弃他们。总之,他们会拼命寻找让自己有安全感的伴侣。

而且,他们在婚姻里会强烈依赖对方,只不过有的表现在物质上,有的表现在心理上。所以,很多夫妻到了貌合神离的地步,还是不愿意分开,就是有一方因为没有安全感,不愿意撒手,哪怕感情已经不再,也要死死抓住对方。

人天生是需要安全感的。只是有的人相信自己的潜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慢慢建立了内在的安全感,这样的人就不太容易把外界的改变视为洪水猛兽。

而不信任自己潜能的人呢,掌控感日渐萎缩,不能自己生产安全感。而身为人类,本性又迫切需要安全感,他就只好寻求外界的稳定,死死抓住自己能抓住的东西。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就会自我设限,平白给自己造出一个安全感的牢笼。很多人都因为这样成了安全感的奴隶,被安全感所筑起的高墙给囚禁起来。

可这堵墙剥夺的是我们的梦想、机会,甚至是尊严。

这是思维里的第一堵墙,因为缺少安全感而自我设限。

第二堵高墙,叫“不感兴趣”。
我们在生活中见过很多人,经常把“不感兴趣”挂在嘴边。

他们好像对什么都不太感兴趣,没有特别的爱好,也没什么特长。就是他们经常在做的事,比如上网,看剧,你要问起来,他们也会摇头说并不感兴趣。

书里边儿有个例子,有一个男生,大学除了上网,对什么都没有兴趣。

作者辅导他时问他,听说你经常上网,是对网络很感兴趣吗?

他说,这个鬼大学,除了上网还能干啥?

作者说,听说你挺喜欢读书的,为什么不去读书呢?

他说,因为……因为图书馆太远了,不方便。

作者笑了,说,我听说网吧好像比图书馆远一些哦。

他说,额……其实,我也不是那么喜欢读书。

作者又问,那你有什么兴趣呢?

他说,我比较喜欢街舞。

作者说,听说你们学校的街舞社很不错,你为什么不加入试试看呢?

他说,因为街舞社每天晚上练习太晚,影响学习。

作者又说,听说你晚上经常上网到两三点,好像比街舞晚一点吧。

他说,……是的,其实我也不太喜欢街舞。

这就是“不感兴趣”一族的代表。和他们相反的另一些人,好像对什么都挺感兴趣,充满激情和好奇,而且他们特长很多,会摄影,会唱歌,还能跳舞,绘画也不错,这群人可以称之为“有兴趣一族”。

为什么有的人干什么都兴致勃勃,有的人对啥都提不起劲呢?兴趣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英语词汇专家出身的作者在书里拆解了“兴趣”(interesting)这个英文单词。

他说,所谓兴趣,interesting ,i-n-t-e-r-e-s-t-i-n-g你可以这么理解:就是你以最高级的程度,我们知道英语中最高级的标志就是e-s-t,以est的程度投入到当下的事情之中去。ing表示当下的事情,大家知道,英语中表示当下现在进行时的标志就是i-n-g,那剩下的inter呢,词头i-n-t-e-r,表示的是在什么什么中,就是说你要真的把心思放进去,投入、专注于这个内容。

所以,兴趣就是你以最高级的程度投入到当下这个事情当中去。

也就是说,当你真正完全投入到当下的事情中去时,不管这件事多简单,你都能感受到无穷的乐趣。

同样的道理,一个人感觉不到乐趣,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是因为他没有真正投入其中。那么他为什么不能投入其中呢?

你会发现,有些人天天这个不想做,那个没兴趣,你问他们为什么不去尝试下,试试或者就感兴趣了呢?他最后往往会吞吞吐吐地说,如果试了最后表现很差,那不是白费功夫,还影响心情吗?

这就是问题的核心,很多人并不是对某些事不感兴趣,而是不敢感兴趣。当他们面对新事物,无力投入,或者害怕投入了也做不好的时候,他们就会对自己说“我不感兴趣”,表现得对新事物漠不关心。

因为没人愿意承认:我很害怕,我怕自己做不好,我怕自己实际上是个能力很糟糕的人。

这就是第二堵墙,阻碍我们尝试和投入的无趣墙,这堵墙会把我们的生命和有趣隔绝开。

第三堵高墙,叫狭隘。
而狭隘这堵墙,事实上是心智模式固化造成的。

有天晚上,我准备和不到三岁的儿子一起玩一个很大的汽车拼图,才一拿出来,他就跟我说:我看你拼,我是拼不起来的。

我很惊讶,因为他一直很喜欢玩拼图,一向玩得也很好,已经解锁了很多图形。这句话也不像他自己说的,平时如果觉得有难度,他会说,“好难啊,我拼不起来”,但那天他说的是,“我是拼不起来的”。你注意哦,这是一个被告知的语气。

我就问他,谁告诉你你拼不起来的,他说,奶奶。

我想可能是白天他要玩大拼图,我妈担心家里被搞乱掉,就跟他说“这么多块,你是拼不起来的”。后来一问我妈,果然是这样。

在我看来,这个事情很严重,所以,晚上就开了个家庭会议,我跟我妈说,以后不要跟孩子说“你不会做”“你做不好”“你就是这样”这样让他否定自我的话。

因为你说多了,慢慢地他会在潜意识里认同自己就是这样的人,认同“我是做不好的”,然后他就会真的做不好了。

如果你的心智模式,相信自己应该是个什么样的人,最后你很可能就真的变成自己认为“应该成为”的那种人。这其实就是一种固化的思维墙在起作用,当这种固化是负面的时候,就会让我们陷入恶性循环。

越不自信越做不好,越做不好就越不自信。

有一个星座实验,就证明了这个结论。著名心理学家汉斯·艾森克对星座和性格的关系,进行过有趣的实验。

他先是和英国的著名占星学家杰夫·梅奥联手做了一个人格调查,从梅奥的占星学院里选了两千人进行调查,结果让所有人大吃一惊,这些人的性格特征和星座描述的完全一致!

在占星学界一片欢呼声中,艾森克教授开始怀疑,他意识到调查的样本有问题,他选了一批对星座笃信不疑的人做实验!

所以,他又做了第二次实验,实验对象是1000个孩子,这些孩子基本没听过星座和性格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是这些孩子的性格特征和他们星座的性格描述完全没关系。

这时候,占星学界的人不干了,他们认为这些孩子还不够成熟,还没有发展出他们星座所赋予的性格。

为此,艾森克教授又做了第三次实验,这一次的实验对象是成年人,他们对占星学的了解深浅不一。实验结果显示,对占星学了解较深,很清楚星座对性格有何影响的人,他们的性格特征就比较符合星座性格的描述,如果不太了解或直接不了解的人,他们的性格特征就不那么吻合了。

这个实验的结论就是,很多人因为相信“星座决定性格”,就慢慢发展成那样的性格,

美国神经生理学家沃尔特·弗里曼发现,感觉刺激引起的神经活动,在大脑的皮层中会消失。这说明,我们从外界接收信息,但是会抛弃其中的一大部分,只用一小部分建立内心世界,但我们却把那视为整个真实的世界。

这是第三堵墙,狭隘。
第四堵高墙,叫虚幻信念。
今天,我们总能看到一些精心熬制的成功学鸡汤,告诉你成功并不难,你坚持下去就一定可以。别人就是这么成功的,你也同样可以。

这些话听起来振奋人心。可现实就是现实。你付出和张三同样的努力,甚至你比他更努力,你未必就会比他成功,因为这个世界的运行法则,是复杂系统的法则。

成功与否不是只有努力这一个维度,而是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运气啊,环境啊,时机啊,都很重要。

比尔盖茨的成功是难以复制的,他13岁就有条件接触计算机编程,是当时世界上最早接触这方面知识的人之一。

他从哈佛退学而没有多大损失,一是因为当时的哈佛没有开设他喜欢的计算机课程,二是他的家境极其优越,他的父亲是著名律师,母亲是银行家的女儿,有承受退学风险的资本。

他创办的微软,当时还只是一个小公司,能和IBM这样的大公司合作,是因为他的母亲和IBM的高层是合作伙伴。

很多流传的成功故事都是精心编撰的,充满夸张和片面的处理,和实际情况有很大偏差。而且,即便百分百真实,很多成功的故事也难以复制。成功学为我们树立起的这堵只要努力坚持就能成功的虚幻的高墙,让我们看不到事物真正的样子,误导我们前进的方向。

一些职业艺术照式的信息,本质上也属于这种思维里的墙,用虚幻的假象误导我们做出错误的选择。

什么叫职业艺术照呢?

就是精心打磨过的,不全是真实的关于职业的描摹。比如, 记者,自由、勇敢、形象高大上、四海之内皆朋友。比如,销售,工资高、工作时间灵活、入行门槛低。

我遇见过一些读者,选择职业时很盲目,想当记者,却不知道大多数记者的工资不高,还要面临发稿的压力,长期焦虑。看别人做销售工资很高,却不知道高收入的销售要求超高,而且需要随时工作。

所以,如果你想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职业,找到一份真正喜欢的工作,那么就一定要打破思维里的一些职业幻象,给这些职业艺术照卸妆。

这是第四堵墙,虚幻的信念。

第五堵高墙,叫受害者模式。
你一定遇到过这样的一些人,他们好像有抱怨不完的糟心事,看这个不顺眼,看那个不爽,情绪很不稳定,好像脸上写着不幸福一样。

如果他负责的工作出了问题,他能说出一堆理由:同事不配合、甲方的要求不合理、丙方太磨叽,总之问题不在他身上,他完全是个受害者。

如果事业不顺,或者生活不如意,他会认为是这世界太不公平。

他们常常组成小群体,大家聚在一起比惨,骂天骂地,甚至于他们在伤害到别人的时候,还不以为然地认为,自己也是个受害者。

其实,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些这样的倾向,我们自己有时候也会不知不觉把自己算作受害者。

要知道,当受害者是有好处的,比如,受害者的说辞,能保全自己的面子,能产生发泄的快感,会被人同情。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都不自觉地把自己活成受害者的原因。

但是,他们没意识到的是,做受害者在豁免责任的同时,也会陷入无助、绝望,逐渐和幸福快乐绝缘。这个后果其实非常严重,那点好处和这比起来简直不值一提。

人有时候是自愿做受害者,但在最初的最初,一般都是因为周围的人太想做掌控者,他们才不得不沦为受害者。

不少父母喜欢把自己缺失的东西强行投射到孩子身上,希望能在孩子身上实现在自己未完成的梦想,根本不管孩子喜欢不喜欢,想不想要。

于是,很多人一生都活在别人写的剧本之中,自己就是一个上场演戏的演员。

受害者模式这堵墙拆除与否,直接关系关系着我们是快乐开心地生活,还是总是眉头紧锁,压抑痛苦地活着。

这几堵墙如果不拆除,我们就很难拥有真正自由、幸福、有趣的人生。

记住了吗,我们一起回忆一下这几堵墙,分别是因为安全感缺失而自我限缩;阻碍尝试和投入的“不感兴趣”;心智模式固化造成的狭隘;成功学、职业艺术照造成的虚幻信念;把我们和幸福感隔绝的受害者模式。

三 如何拆掉思维之墙
那怎么一步一步地拆掉这些年深日久形成的,困了我们很多年的墙呢?

先看第一堵墙,因为安全感缺失而自我限缩。

这看似安全屋,实际是囚笼的墙壁,是由内心缺少安全感而筑起的。想要拆掉这堵墙,首先就要提升安全感,战胜恐惧。

战胜恐惧,最好的方式是去认识它、面对它。事实上,恐惧有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恐惧事情本身,比如说,我们害怕公众演讲这件事;

第二个层次是害怕失去背后的价值,就是你往深一点看,会发现其实我们害怕的并不是当众演讲,而是害怕自己搞砸,怕讲不好出丑,别人就不尊重我们了。

第三个层次,也就是真正的恐惧,是觉得自己没有能力去应对失去。也就是面对公众演讲,我们真正害怕的是自己没有能力来应对搞砸演讲这件事,不知道如果别人嘲笑我们,我们该怎么办,这才是我们内心真正的恐惧。

那怎么解决呢?有这么几种提升安全感的方法。

提升安全感的第一个方法,就是在小范围内冒一冒险。

比如,你可以在几个好朋友面前做一个小演讲,试试到底会怎么样。或者在一些不联系也不可惜的小群体面前,试试一直想做又不好意思的事。

千万别小看自己的潜能,当你放下内心的包袱,你会发现很多事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自己也没想象中那么弱。

很多时候,恐惧就像一个懦夫,你准备和他大干一场时,他就吓跑了。

提升安全感的第二个方法,就是远离太容易获得的安全感。

这听上去有点奇怪,但事实上很有道理。因为太容易获得的安全感,一般都是需要你牺牲机会,牺牲自由来换的,一旦习惯了这样的安全感,你很可能就会被它驯化,像笼中的小鸟习惯被喂食一样。

什么是太容易获得的安全感呢?你害怕演讲,坐在那里听别人演讲,很有安全感。坐那儿听就是最容易获得的安全感。

前面我们提到过的想跳槽又不敢跳的小伙子,对他来说,什么都不变,就是太容易获得的安全感。

记住,远离一些让你轻轻松松感到安全的事物,能让你免于成为安全感的奴隶。

提升安全感的第三个方法,是做个恐惧保险箱,看自己能不能面对最坏结果。

前面讲到,想要战胜恐惧,那就去面对它,如果你恐惧做一件事,不妨把自己的恐惧全都写出来。然后告诉自己,这些事有可能发生,但是我要去做自己的事了,先把恐惧存在这里,做完以后,不管结果如何,我都会取走自己的恐惧。

这是我比较喜欢的一种做法。

我曾经也害怕当众演讲,害怕出丑。后来我把所有可能的糟糕后果都写了下来,我突然就想明白了,就算搞砸了又有什么呢?

人生不就是笑笑别人,再被别人笑笑吗?心里的包袱没有了,再加上准备得充分,结果通常就不会差。我害怕的很多后果,根本没有发生。

其实,困难的最大威力,就是它赌你不敢面对。

书里边还提到了一些其他提升安全感的小方法,比如给自己准备一个“成功日记本”;比如,少看一些凄惨的电视、电影,都是可以去尝试的。

没有什么成功和变好是一蹴而就的,都是一步步来,一点点成长和改善的,欲速不仅会不达,还会翻车。

接下来咱们拆第二堵墙,阻碍尝试和投入的“不感兴趣”。

其实如果你学会了拆第一堵因安全感缺失而自我设限的墙,那么这第二堵墙也就能拆掉了。

只要不恐惧结果、不害怕失败,很少有人真的对什么都不感兴趣的,因为好奇是人的天性。有趣,是人生意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那些“感兴趣一族”的逻辑是这样的:尝试去做一件事,如果最终成功了,就收获到了实实在在的成果,即使不成功,也能收获到经验和乐趣,那也很好。

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种人,即使失败了也不会很悲观,好像心特别大。其实,这种乐观和豁达,是因为他们并不认为自己是失败者,他们觉得虽然结果不尽如人意,自己还是收获到了一些无形的财富,比如经验,比如过程中体验到的乐趣。

王小波讲人生意义,是这么说的,他说,我活在世上,无非想要明白些道理,遇见些有趣的事。

实际上,有趣的人生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以拥有,因为乐趣往往并不来自于结果,更多来自于过程。

做一件事,不管成不成功,只要你真的全身心投入其中,你就能获得乐趣。乐趣可以是无条件的。

特蕾莎修女有句话是这么说的:上帝不是要你成功,他只是要你尝试。

在我们有限的人生里,其实有无限的可能性,有无限的活法,多一点尝试和改变,可能就会发现新的世界。

这其实也是拆掉第三堵墙,心智模式固化造成的狭隘的方法。

心智模式其实就是一套大脑内部的程序,电脑程序要运转流畅,需要不断地升级、更新、打补丁。大脑的程序也是如此,你想突破现状,就要不断补充新鲜血液,打破思维定势。

书里有一个例子,很能说明问题。

就是,直到1954年,还没有人敢想象在4分钟内跑完一英里,也就是大概1.6公里。人们认为那超出了人类的极限。

但是,这一年的5月,英国的长跑选手班尼斯特突破了这个极限,用3分59.4秒的成绩跑完了一英里。

仅仅两个月后,澳大利亚的一位选手约翰·兰迪又破了他的记录,用时仅3分58秒。

更有意思的是,在接下来的3年里,有16名运动员纷纷打破了这个记录。

为什么大家一下子就变得这么快,能打破之前看起来不可能打破的极限呢?是人类基因发生了突变吗?

其实最大的原因,就是大家拆掉了思维里的这堵墙,从思想上获得了解放,他们终于意识到,之前的记录原来并不是人类真正的极限。

人一旦意识到某件事有做好的可能,接下来就只是技术和时间的问题了。

拆掉心智模式固化的墙,有这么四个阶段,分别是:混沌;察觉;醒觉;超越。

什么意思呢?

书里举了一个生活中常遇到的坐火车的例子。坐火车的时候,你从窗口看对面火车开动的那一瞬间,会感觉是自己坐的火车走了,这就是混沌的阶段。你沉浸在自己的心智模式中,对它的运作不知不觉。

然后你转过头,看到另一侧窗口的站台并没有动,你知道了虽然刚才真切地感觉到车走了,但那只是错觉,这就到了察觉的阶段。

等到下一次你看到对面火车动的时候,你能马上意识到也许是它们在动,而不是我在走,这就是醒觉的阶段。

这样的经验多了,只要你对面停着一辆车,你就知道,一会儿对面车开的时候,可能会出现那个错觉,这就是超越阶段,你已经超越了原有的心智模式。

先体验、察觉,后醒觉、超越,按照这个思路,你就能走上自我超越之路,越来越好。

好,打破了自己心里的墙,我们还要把别人给你盖的墙也拆掉。也就是第四堵,成功学、职业艺术照带来的虚幻信念的墙。关于怎么拆掉这堵墙,作者提出了几个具体的建议:

首先,和成功学、鸡汤文保持距离。偶尔看看也可以,但记得要理智。成功永远都是小概率事件,如果所有人都一样成功,那也就无所谓成功了。

所以,不要一根筋地以为只要努力就能成功,付出就会有收获。也别轻易学人家退学创业,因为人家可能有一个身家上亿的老爸没告诉你。我们模仿成功者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多个维度的因素。

然后,如果你想找到一份真正适合自己的工作,就要给一些看起来很好的职业卸妆,别只看它艺术照的样子。

你可以做一个在职人士的职业访谈。

先听听这些已经摸爬滚打了很久的老人,他们对于这个职业的感受和认识,通过他们,你可以了解到这个职业中真实的一面。

你可以尝试一个和目标职业相关的培训。

培训一般是接触一个行业最直接的手段,因为那里聚集了一批和你目标一样的人,以及这个行业里比较优秀的从业者,他们的信息和意见对你非常重要。

你还可以通过招聘网站啊,专业论坛啊,来了解相关的信息。找三家大的招聘网站,输入你想要了解的职业,比如“文案编辑”,综合几家网站的描述,你就能对这个岗位有一个很详细的了解。

在一些比较垂直的专业职业论坛,你也能学到很多东西。另外,还可以通过义务工作,进入你感兴趣的行业,亲身去体验下。

在这里,作者古典建议我们不要做太完美、跨度太久的职业规划。有人一做规划就是二十年,三十年,未来两年做什么,五年做什么,十年做什么,十五年做什么,规划的很详细。

最好别做这样的规划,因为这除了能让你自己心里踏实些,实际的用处并不大。

这个世界变化很快,而且会越来越快,今天一些需求量很大,很火的职业,在十年前可能都没有,你说你怎么规划。

而且,太过于详细且单一的目标,会让你忽略一些机会,错过一些更好的选择。

但也不是说一点规划都不要做,可以确定一个大的梦想和目标,可以做两三年的短期规划,然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正和调整,对新的机会和趋势永远保持警醒。

好,下面我们来拆第五堵墙,受害者模式。

受害者喜欢用这些句式:

如果不是……我早就……;

他都这样做了,我们只好……;

那个时候我太小了,所以……

但是掌控者喜欢这样说:

不管怎么样,我都可以……;

我可以选择……;

现在也不迟……

从受害者转变为掌控者的过程,就是拆掉思维中受害者模式的方法。这个转变过程可以总结为四个阶段,分别是阶段一,后知后觉;阶段二,当知当觉;阶段三,先知先觉;阶段四,不知不觉。

这和前面提到的心智模式的升级的四阶段有相似之处,都是先要认识和察觉到问题,然后再开始改变、调整、超越。

比如说,很多人把自己的失意归咎于这个世界不公平。

是的,这个世界确实不完全是公平的。有人长得高,有人长得矮,有人出生在沙漠,有人出生在海边。我们没办法让这个世界完全公平,也找不到一个永远公平的彼岸。

比尔·盖茨对青年人的十条忠告中的第一条就是:生活是不公平的,去适应它。

当我们承认世界就是不完全公平的,然后找到自己受害者模式的思路,就是“面对不公平,我没有办法”这个信念,我们就踏出了拆墙的第一步,也就是后知后觉。

然后,熟悉了自己的思路,一旦意识到自己又顺着这个思路产生了自怜的情绪,就要提醒自己,内心的受害者又来了。和这个受害者待一会儿,听听它怎么说。这一步就是当知当觉。

接着,提前调整好心态,去改写整个故事。想一想如果外界不够公平,我们能不能尝试着通过自身的努力,去改变这个局面。如果你觉得迪士尼要求翻包是霸王条款,是不是可以去消协举报,如果你是学法律的,是不是可以提起诉讼。这时,你就进入了先知先觉的阶段。

最后,你不知不觉中拥有了掌控感,拆掉了内心受害者的墙。

其实,每道墙都能运用这四个步骤来拆除。

很多人的受害者心墙,来自于童年的经历。就是,你做什么父母都要干涉,开始你真的是无奈的受害者,可慢慢地你彻底缴械投降,自愿配合,甘当一个受害者了。

他建议你,无论父母或者其他人以什么样的理由要来掌控你的人生,你都要坚持这样自己的意愿。

因为你只有遵从自己的意愿,坚持做自己喜欢的事,走自己想走的路,才会真正地幸福起来。而这其实也是父母要规划你人生的初衷,如果你真的用自己的方式找到幸福,他们也会真正地快乐。

我常和找我咨询、谈心的读者说,你要学会和自己对话,静下心来问问自己:我到底希望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我真正想要什么?

只有你心里有了方向,有了笃定的东西,别人才会真正放心地将掌控权交还给你。

到这儿,《拆掉思维里的墙》的解读就要进入尾声了,最后,我想用书里的一段话结束今天的讲解:

我希望更多人成长为自己的样子,更多人在被命运划定的路线上埋头行走时,被思维之墙挤在生命的狭小胡同里面的时候,能够停下来思考,然后打破生命的局限之墙,抬步离开那条别人设定的“光彩大道”,走向属于自己的生命之路,在世界上留下属于自己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