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君书》读书笔记
《商君书》简介:是法家学派代表作之一,此书应是商鞅及后人的著作汇编,其中着重论述了商鞅的变法理论和具体措施。该书现存26篇,其中2篇有目无书。主要解决了变法的理论支撑问题。商鞅认为国家的强势与百姓的强势是对立的,国家要强大就必须控制本国百姓,因此在书中提出了驭民五术,分别是愚民、弱民、疲民、辱民、贫民,专门为封建统治者制定的统治法宝。
感悟有三:
一,成长经历:
1,卫国:他出身于卫国没落的贵族家庭,自幼喜欢研究法律和政治。卫国又弱,国君又不思进取,他便离开卫国。
2,魏国:他在魏国成为相国公叔痤的秘书,公叔痤临终前向魏惠王推荐他,但并未采纳,没前途的他又选择离开。
3,秦国:秦孝公面试后任命他为国务院副总理,变法效果明显,因封地而称为“商君”。孝公去世后,被车裂而死。
二,核心思想:
1,农战:他变法的核心是,农业方面:鼓励农业生产,打击工商业。战争方面:推行全民征兵制,奖励有功人员。
2,法律:推行变法的最重要手段。法律必须简单易懂,执行法律必须严格,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搞特殊化。
3,驭人:为了“强国弱民”,他创造了五种驭民之术,愚民、弱民、疲民、辱民、贫民,用来实现对老百姓的控制。
三,人生智慧:
1,人才:人才是最重要的资源。商鞅是人才,魏惠王不识才。秦孝公广纳贤士,善于识别人才,并坚定用之。
2,制度:制度管人,不是用人管人。制度清晰,简单易操作,大家严格遵守制度,一定时间后就能达到效果。
3,创新:敢于创新,与时俱进,不被过去的观念和经验所束缚,突破舒适区,进入挑战区,人生最大的敌人是自己。
商鞅揭示了人性的真相,为我们理解古代社会的政治、法律等领域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这本书禁止民间传播,并不是写给百姓看的,而是给帝王看的,称为古代第一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