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由202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德隆・阿西莫格鲁和詹姆斯・罗宾逊合著,出版于2012年,当时全球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愈加突出,本书通过大量历史案例,探讨国家成功以及失败的根源。
一、核心观点
国家的贫富并非由文化、地理、天气等因素决定,关键在于政治和经济制度,包容性制度是国家繁荣的根源,而攫取性制度则是国家贫困的主因。
制度分为包容性制度(政治民主、经济公平)和攫取性制度(政治集权、经济垄断);制度具有路径依赖性,因为既得利益者会极力维护现有制度,但是战争、科技、革命等重大历史事件会成为制度变迁的关键节点。
国家领先的3点关键:①包容性经济制度。开放市场、产权保护、支持技术创新;②包容性政治制度。权力制衡、广泛的政治参与、社会法治;③国家对创造性破坏的容忍。允许新技术、新产业和新思想颠覆旧经济结构,而非维护既得利益集团,不阻挠技术进步、灵活适应变革、鼓励竞争。
二、经典案例(部分)
【北美与南美的对比性实验】
16-18世纪。北美:1618年英国推行“人头权”制度,每位移民可获得50英亩土地,至 18 世纪中叶,北美殖民地报纸密度已达每千人 25 份,发展出广泛的具有公共政治特点的乡镇会议制度。VS 南美:西班牙殖民体系建立了3重攫取性制度:委托监护制、矿业垄断和种姓制度,90%的财富集中在占人口 2%的半岛人(西班牙出身者)手中,种族等级制度将社会固化。
1776 年-1850 年。美国:1787年制宪会议是制度创新,打破欧洲传统的主权不可分理论,1787年《西北条例》确立新领地人口达6万可平等建州,1862年《宅地法》送地配合铁路赠地政策,创造出极强的劳动力市场。拉美:西属美洲独立运动(1810-1825)解放者试图建立共和制,却复制了殖民等级结构、考迪罗(Caudillo)代表的军阀独裁现象、土地制度延续殖民特征(罗萨斯政权(1829-1852)将 5500 万英亩土地分配给 150 个家族)。1900 年墨西哥制造业占 GDP 8%,而美国已达 22%。美国1783-1861 年仅发生 13 次小规模兵变,而玻利维亚在 1825- 1898 年间经历 179 次政变。
1900 年-2000 年。美国通过《社会保障法》(1935)建立全民养老金体系,墨西哥革命制度党(PRI)1938 年石油国有化看似反殖民壮举,实则建立石油工人工会与新贵族的联盟。
【博茨瓦纳的非洲奇迹】
1885 年以前:八个主要部族建立的酋长国形成分权制衡结构,部族成员可当众质疑酋长,英国殖民被迫保留这套制度框架。
1966 年-1990 年:资源管理革命:1967 年发现奥拉帕钻石矿后,政府与戴比尔斯组建德比斯瓦纳公司(Debswana),持股各50%。协议规定:钻石开采权永不私有化、收入进入国家发展基金、每五年重新谈判分成比例;传统制度现代化:1970 年《部族土地法》将土地管理权从酋长转移至地方议会,但保留 kgotla 的决策监督权;人力资本优先战略。教育经费占比从 1966 年的15%提升至 1985 年的 28%。
1990 年-2020 年:2008 年金融危机中,政府削减公务员工资 20%而非举债,财政赤字控制在 GDP 的 5%以内。这种制度自律使国家主权信用评级长期保持非洲最高(2021 年穆迪评级 A3,高于南非的 Ba2)
【刚果的悲剧循环】
1885 年-1960 年:人类历史上最残暴的殖民实验。橡胶采集采用“手脚配额制”:每村每月需缴纳 4 公斤橡胶,未达标者按比例砍伐劳工肢体,禁止刚果人接受高等教育,“酋长-收税员-警察”三重压迫机制,基础设施投资近乎为零,99%人口生活在无电力环境中。
1960 年-1997 年:1960 年独立引爆权力争夺战,蒙博托在任期间转移国库资金达 50 亿美元,相当于刚果当时两年 GDP,200 万胡图族难民涌入刚果东部,蒙博托政权放任武装组织割据。
1996 年-2020 年:内战与新殖民陷阱。2016 年刚果民主共和国宪法法院废除总统任期限制,卡比拉家族通过影子公司控制矿业税收,仅 2013-2015 年就转移13 亿美元矿产收入。
资源诅咒本质是制度诅咒,当博茨瓦纳用钻石利润修建医院时,刚果的钴矿收入正在购买乌克兰军火商提供的 T-72 坦克。【工业革命的制度密码】
1688 年-1720 年:《权利法案》确立议会主权原则,财政制度发生革命性变革:1694 年成立的英格兰银行将王室债务转化为国家债务;1701 年《王位继承法》确立法官终身制,专利纠纷审判权从王室特权法庭转移至普通法院。
英国VS奥斯曼:奥斯曼帝国 1485 年颁布印刷机禁令,直至 1729 年才部分解除,导致知识传播滞后 200 年;1780年代纺织工场主面临三重税收:军事税、行业税和地方领主税,实际税率达 45%,而英国工厂主税率仅 12%;伊斯兰教法禁止利息导致金融工具匮乏,1820 年奥斯曼国债利率高达 18%,是英国的 6 倍。
【韩国 vs 朝鲜】始于美苏托管时期的权力建构
1945 年-1953 年:1945 年 38 度线划定后,南方由美国军政府主导建立自由市场经济,1948 年宪法确立总统制和三权分立;北方在苏联支持下建立计划经济体系,1947 年实施土地改革没收日本殖民者及地主共 100 万公顷土地。至 1953 年停战时,朝鲜发电量(116 万千瓦)是韩国(27 万千瓦)的 4.3倍。
1953 年-1991 年:朝鲜:计划经济的窒息循环;韩国:威权体制下的出口驱动,三星电子研发投入占比从 1990 年的 5%提升至 2020年的 15%。
1991 年-2020 年:朝鲜军费占比长期维持 25%(韩国仅 2.6%),2000 年朝鲜士兵日摄入热量 4300 大卡,平民仅 700 大卡;韩国1997 年金融危机迫使制度升级,废除财阀交叉持股(1999 年《公平交易法》),建立科技强国体系。
最近观察到的现象中国家在越来越多表现"包容性制度",但是AI和大数据等新技术带来创造性的破坏,可能会加剧技术权力的集中化,技术革命会如何影响政治当局的制度选择?根据本书观点,新技术的发展会使两种制度国家的发展差距进一步拉大,包容性制度国家会在进一步提升经济活力,分享技术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