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简爱》读后感

旌旗读后感发表于2021-11-20 08:37:57归属于名著读后感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简爱》读后感

一、《简爱》的文化背景

《简爱》一书发表于19世纪中期,处于英国维多利亚时期(1836—1901),传统观念认为女性的社会地位低下,男性和女性具有不同的社会角色和社会责任。女性的社会角色通常是与家庭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其社会责任是自我牺牲。

维多利亚执政初期,日趋尖锐的阶级矛盾引发了英国著名的“宪章运动”,要求政府保障人权,改善生活与工作环境,同时也标志着工人阶级的觉醒。但是妇女在社会上的地位并没有改善,并没有获得平等的权利;即使是经历了三次高潮的宪章运动,吸引了成百万的工人和劳动群众参加争取自身权利的斗争,也没有能提出男女平等的问题。

而夏洛蒂·勃朗特在《简·爱》中创造了19世纪一个新型的女性形象,通过一个孤女一生的故事,反映了当时英国妇女的悲惨处境,也反映了妇女摆脱男子的压迫和歧视的要求,女性的意识开始觉醒。

与女权主义思想发展脉络相一致,《简·爱》追求独立的人格,追求女性经济上的独立,反映女性与男性平等的权利,尤其是平等的工作权利,体现自由主义女权观。除了经济上之外,在追求平等的爱情方面也是如此。在作品中,简·爱与罗切斯特的交往中,女权主义思想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圣约翰家里,面对圣约翰的求婚时,简·爱再次表现出了女性的自尊。圣约翰对简的求婚,实际上是在宗教的名义下的男权社会对女性的招安,本质上仍然是把女性当作工具,当作附庸,她不能接受没有爱情的追求,不能做男性的附属品,毅然拒绝了。

小说的最后,虽然罗切斯特因火灾破产、潦倒不堪,并已成为盲人,简·爱仍然跟他结为夫妇。她自己决定着自己的婚姻,在地位与思想上他们是平等的,女权主义在这一刻更加绽放光芒。她认为自己同男性一样是平等的,不依附于任何人。作者通过对女主人公的性格塑造,反映了妇女的这种觉醒意识,简·爱的女权主义思想是这部小说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引起了东方、西方世界普遍的共鸣。

“我不是根据习俗、常规,甚至也不是血肉之躯同你说话,而是我的灵魂同你的灵魂在对话,就仿佛我们两人穿过坟墓,站在上帝脚下,彼此平等——本来就如此!”

二、主人公简·爱的性格特点

简·爱虽是个孤儿,从小寄住在舅母家,受尽了欺凌和白眼,然而其遭遇并没有使她失去对生活的自信,相反还筑就了其反叛的精神。

她始终用自己的行动来及时地保护自己。面对仆人贝茜告发其与堂兄弟打架,她反驳道:”主人!他怎么是我的主人?我是他的仆人吗?”

简·爱随后被送进了慈善学校,在那里,她学会了如何在恶劣的条件下生存。她永不满足现状的性格,促使她不断地学习成长,最终成为该校的一名教师。后来,她应聘报纸广告上的职位,来到桑菲尔德庄园,担任庄园主人罗切斯特先生养女阿黛尔的家庭教师。

简·爱相貌平平,出身寒微,却诚实真挚,独立自强,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她敢于向其雇主表达其情感,但这并不意味着她会屈从于他,相反在特定的时候她还会表达自己对对方的反对。

比如,当罗切斯特想娶英格拉姆而打算让简仍然当他的家庭女教师时,简极为愤怒地反驳道:

“你难道认为,我会留下来甘愿做一个对你来说无足轻重的人?你以为我是一架机器?——一架没有感情的机器?能够容忍别人把一口面包从我嘴里抢走,把一滴生命之水从我杯子里泼掉?难道就因为我一贫如洗、默默无闻、长相平庸、个子瘦小,就没有灵魂,没有心肠了?——你不是想错了吗?——我的心灵跟你一样丰富,我的心胸跟你一样充实!要是上帝赐予我一点姿色和充足的财富,我会使你同我现在一样难分难舍,我不是根据习俗、常规,甚至也不是血肉之躯同你说话,而是我的灵魂同你的灵魂在对话,就仿佛我们两人穿过坟墓,站在上帝脚下,彼此平等——本来就如此!”

这段铿锵有力的表白激荡着一代又一代读着的心,也体现了简·爱一贯坚守的原则——自尊、自重、自爱,她在追求爱情的平等。

一个贫苦低微、其貌不扬、性格倔强、感情丰富、独立自尊、勇敢执着、聪慧过人的女孩,她对自己的命运、价值、地位认真思考、努力把握,对自己的思想和人格有着理性的认识,对自己的幸福有着坚定的追求。故简虽没有姣好的面容、婀娜的身姿,却长期地、深深地吸引着数代读者。

从平凡到不平凡,读书和学习的她生存、成长并获取自由、幸福的泉源。反抗压迫的决心,经济独立的力量,平等的爱情观,这一切的一切,都与她从书籍中学到的知识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

盖茨海德府的生活在心灵上给简造成很深的恐惧和伤害。一般来说,家庭坏境的好坏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产生重要影响,但是简·爱在这种缺乏亲情和母爱的家庭氛围中坚强地生存着,并且塑造了自己健康的心理机制,就是源于书籍的力量,是知识的力量支撑她在困境中自强自立。

当舅母把她隔离起来,她不会感到孤独,因为她已经被《英国禽鸟史》的故事和图片深深吸引,她对海鸟搏击冰雪的插图百看不厌,甚至忘记了遭受到的痛苦。因为她已经把自己当成了勇敢的海鸟,要与冷酷的舅母和凶残的表兄反抗到底。

在慈善学校,尽管生活条件十分艰苦,但简自身渴求知识的强烈愿望,加上她的老师坦普尔小姐的友善帮助,使得她不仅功课学得好,进步快,而且学习掌握了为人热情善良的优秀品质。

反映奴隶和奴隶主对抗关系的《罗马史》等书籍帮助她塑造了爱憎分明、勇于反抗的精神。

她曾对海伦说:“有些人不管我怎么讨他们喜欢,他们还是讨厌我,那我就不能不反抗,这是很自然的事,正如有些人疼爱我,我就爱她,或者是觉得该受罚的时候,我就心甘情愿地受罚。"

因此,学校的条件虽然极端艰苦,但是8年的发奋苦读、勤勉好学,使得她知识丰富,性情沉稳,眼界宽宏,逐渐成长为一名高尚又智慧的女性。

简·爱生活在等级森严的资本主义社会中,“金钱万能”是这一社会的主要特征。虽然其社会地位低下,但她从不缺乏自信也不会受到传统的束缚,她始终努力地寻求独立的社会地位,抵制社会的不公,维护社会的正义。

到桑菲尔德庄园做家庭教师时,在主人、富翁罗彻斯特面前,她不因为自己是一个地位低贱的家庭教师而感到自卑,反而认为他们是平等的,不应该因为她是仆人,而不能受到别人的尊重。

也正因为她的正直、高尚,纯洁,心灵没有受到世俗的污染,使得罗彻斯特为之震撼,并把她看作了一个可以和自己在精神上平等交谈的人,并且慢慢地深深爱上了她。

艺术的力量

在女性地位低下的年代,《简爱》十分明确地提出了一个妇女出路的问题,代表了当时一批有事业心的先进妇女的思想——妇女的真正解放,真正与男人平等,不仅在于经济上的独立,而且在于相应而来的精神上的独立。

巴尔扎克曾经说过:“艺术家的影响能绵延至几个世纪,他能使事物改观,他决定变革的形式,他左右全世界并起着塑造世界的作用。”《简爱》虽是一个多世纪之前的作品,却一直经久不衰地影响着一代代读者,艺术之花永远熠熠生辉!

半抄半写地完成全文,体会了一把文科生的快乐,从一个新的角度来看待一部文学作品,像是发现了新世界,争取下个月更独立地写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