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福祸相依,昨日之苦难,今日之经验
鲁滨逊侥幸从海难中活下来,他全身湿漉漉的,没有衣服可换,也没有东西可吃。尤其让他苦恼的是手头没有武器自我防卫,他看不到生活的希望,认为不是会饿死就是被野兽吞掉。
天无绝人之路,距海岸四分之一英里外,他发现了之前撞向沙地而搁浅的大船,幸运的话,船上应该能找到求生需要的东西。
他费力上船,有条不紊地“囤装备”。
首先找到食物和水补充体力,接着他用备用帆杆、木板和绳子做了一个木筏子,便于搬运货物。担心被返程的海水打湿,他把食物装进箱子保护起来。
此时潮水涨起,冲走了他脱在岸边的衣服,他匆忙拿了几件衣服,就去找最需要的东西——工具箱。对鲁滨逊来说,岸上干活的工具比一整船金子还要值钱。
有了食物、工具和武器,鲁滨逊没有着急返程,他在思考在没有帆(风力)、桨(人力)和舵(方向)的情况下,如何把货物运上岸。当观察到海面平稳(没有波涛)、正在涨潮(水向有利)、微风吹向陆地(风向有利),他才出发。
我们惊喜的发现,经历多次危及生命的冒险,鲁滨逊变得沉着谨慎了。他经历的每一次磨难,都让他增长了新的本领。
18岁的鲁滨逊第一次出海,听到水手说“船沉了”,却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如今的鲁滨逊不仅可以制作木筏、判断水流,更是掌握了如捕鱼、耕种、打猎等诸多本领了。
《老子·第五十八章》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灾祸,是福气的依靠;福气,暗含着灾祸。比喻坏事可以引出好的结果,好事也可以引出坏的结果)。
“福”让人快乐,“祸”让人难过,看起来是矛盾的,然而福、祸之间也可以转换,“福”可能让人放松警惕变成“祸”,“祸”可能让人吸取教训变成“福”。
比如,考试得高分是“福”,如果得意忘形、放松学习,成绩必然下降成了“祸”。考试不及格是“祸”,如果引以为戒、吸取教学,成绩提高成了“福”。
鲁滨逊是思辨的高手,他理性分析了处境的祸与福。流落荒岛是祸,但能活下来是福。没有衣服穿是祸,但地处热带,有衣服也用不着是福。没有力量抵御野兽是祸,但岛上没有凶猛野兽是福气。
鲁滨逊得以求生的本领来自曾经的苦难他会观察水流和风向,是因为他遭遇了太多次的风暴;他用箱子档在帐篷周边,睡觉时头边放两把手枪,床边放一支长枪,以防止野兽袭击,是因为他见识过野兽的凶残;他会打猎、捕鱼、耕种,是因为被摩尔人掳为奴隶时,必须学会干活讨好主人。
(知识延伸:成语“枕戈待旦”,原意是枕着武器等待天明;形容时时警惕,准备作战。造句:谨慎的鲁滨逊把长枪放在床边枕戈待旦,生怕受到野兽的袭击。)
鲁滨逊的沉稳,是在过去的挫折中由一次次伤痛而铸成。那些吃过的苦流过的泪,受过的委屈和遭过的嘲讽,最终会成为挺拔的骨骼让他刚毅,成为温热的血肉让他坚韧。
二、学以致用,昨日之理论,今日之实践。
鲁滨逊利用荒岛上的资源一路“升级打怪”,不断改造生活环境,成了岛上的王。搭帐篷、挖山洞,解决安全问题;采摘果实、打猎解决基本温饱;尝试耕种,解决粮食问题;制作陶器储存粮食;制作桌椅、衣服改善生活;逮住山羊、鸡,开始畜牧;尝试造船,寻找回家机会。
从鲁滨逊第一次踏上小岛算起,他用短短二十四年完成了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发展,丰衣足食的生活令他感觉前所未有的安逸,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孤独。
与世隔绝的他做了一个梦,梦到他救了一个野人,野人成了他的仆人。后来梦想成真了,他救了一个野人作为自己的仆人,并取名为“星期五”。在教导星期五时,鲁滨逊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
《论语·学而》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作为论语的第一句,从古至今有无数人解读它。结合鲁滨逊与星期五的教学过程,我认为它谈了学习的三个纬度。
第一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讲的是自学的方法。(学过之后,还能在适当的时机来实践运用,不也很高兴吗?)
学习过程有二,先有学,懂理论,知晓什么意思。再有习,能运用,用理论指导实践,讲究“学以致用”。
比如,鲁滨逊想做陶罐,脑袋里有知识(学),知道“找到陶土,放在太阳下晒干”的制作工艺。但实操中“(陶土)不是太凸,就是太凹;不知有多少在晒干前一般就碎了”。
他反复制作(学而时习之),才“做出了两个样子丑陋的大容器”。学习,需要学、习反复多次,直到能运用,才算是学会了。
第二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讲的是互学的乐趣。(有不同知识背景的朋友来交流,不是很有乐趣么?)
一个人自学难免有知识盲区,有来自远方的朋友共同切磋,相互交流才是学习的乐趣。
比如,鲁滨逊一人在荒岛上已经丰衣足食,依然渴望有人沟通。他评价星期五“是最聪明的学生,兴致勃勃,勤学不倦,以此为乐”。星期五进步很快,甚至会问出鲁滨逊难以解答的问题。
鲁滨逊承认“为了教导星期五,我必须把以前不求甚解的问题搞懂,这些问题在自我探索中有时自然而然地就明白了。我对探索这些问题有了更多的热情。”
倘若没有星期五来自不同知识背景的启发(有朋自远方来),鲁滨逊那些“不求甚解”的问题,终其一生都没机会搞明白了。
第三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讲的是治学的态度。(别人不知道某方面的知识,我能宽容不怒,不正是君子做派么?)
人的阅历不同,擅长的领域不同,所以每个人的知识体系不尽相同。别人不了解某方面的知识,是很正常的。如果因别人不了解而生气,那么别人就失去了向你学习的意愿,这不是治学的态度。
比如:星期五问鲁滨逊常识问题,鲁滨逊不因无知而生气,而是全心全意的教导(人不知而不愠)。星期五的探索精神没有被打扰,才能兴趣盎然地和鲁滨逊经常探讨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