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包法利夫人》读后感

旌旗读后感发表于2024-02-10 15:28:19归属于名著读后感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包法利夫人》读后感

对浪漫的追求贯穿爱玛短暂的一生。

所谓浪漫是指富有诗意、充满幻想、行为放荡、不拘小节。少女时期爱玛被送进女修院学习, 有机会接触到许多传奇故事、带有异国情调的小说和浪漫派诗歌,这令爱玛在现实生活中时常沉湎于美妙的幻想:“她希望自己也住在一所古老的庄园, 如同那些腰身细长的女主人一样, 整天在三叶形穹窿底下, 胳膊肘支着石头, 手拖住下巴, 遥望一位白羽骑士, 胯下一匹黑马, 从田野处疾驰而来。”爱玛在修道院接触到贵族文化,她带着一脑门子贵族思想情调和诗化感情回到农庄。

她追求完美的爱情、激情和自由,心灵深受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追求一种超越现实的完美生活。爱玛出场时穿着镶有三道花边的细羊毛蓝袍,采用天然染料着色,再加上美利奴羊羊毛的材质,作者还描写了爱玛上半身的装貌,“她在上身衣服两颗纽扣中间挂了一只玳瑁眼镜”,这是一种非常规的男人的挂法,也是她在狭窄空间内,尽己所能通过穿着延续“幻想自我”的展现。

包法利先生上门为卢欧老爹包扎伤腿,爱玛很快和他互生情愫,很快嫁给了包法利先生。浪漫的爱玛希望自己的婚礼能够像童话故事中描述的那样完美无缺:“她想象着婚礼的喜庆,宾客云集,祝福声不绝于耳;她看见自己穿着镶满花边的长裙,在教堂的通道上缓缓走着,……她似乎已经体会到未婚夫的脉脉柔情,感受到婚后生活的美好。”对于婚礼,文中还提到“爱玛希望点火炬,半夜成亲;”但现实却是:“不过卢欧老爹根本不懂这种想法”,在婚礼上,福楼拜描述爱玛只是穿着“下摆拖来拖去的袍子”,盛大婚礼上被一笔带过的新娘装束,为下文爱玛对爱情和婚姻的幻想破灭做了铺垫。

爱玛在给女儿起名字的时候也完全沉溺于幻想, “她最先考虑所有那些有意大利字尾的名字……最后, 爱玛想起在沃比萨侯爵府, 听见侯爵夫人叫一个年轻女子贝尔特, 于是名字就选定了”。她给女儿起名字 , 不是寄予美好的希望, 也没有听从周围的建议, 完全是从时髦的角度, 最后给女儿的名字“贝尔特”——完全是因为这几个字出自于一个尊贵的侯爵夫人之口, 足见爱玛的浪漫有些可笑。

“她爱海只爱海的惊涛骇浪,爱青草仅仅爱青草遍生于废墟之间。”对于爱玛来说,她需要的只是情绪,而非风景。包法利夫人在与查理结婚前, 对乡下生活的厌倦使她急于改变现状, 查理的出现带来了刺激, 她把查理视为自己浪漫爱情的对象。“她送他永远送到第一层台阶。马要是还没有牵来,她就待在这里。再会已经说过,他们也就不再言语;风兜住她,吹乱后颈新生的短发,或者吹起臀上围裙的带子,仿佛小旗,卷来卷去。有一次,时逢化冻,院里树木的皮在渗水,房顶的雪在溶化。她站在门槛,找来她的阳伞,撑开了。阳伞是缎子做的,鸽子咽喉颜色,阳光穿过,闪闪烁烁,照亮脸上的白净皮肤。天气不冷不热,她在伞底下微笑;他们听见水点,一滴又一滴,打着紧绷绷的闪缎。”查理是她跳脱出浪漫文学世界中所遇到的第一位爱慕的男性,所以她小心翼翼又满心欢喜地迎接这份爱情。但随着踏入生活实际, 爱玛马上感到生活乏味。尤其是在沃尔萨城堡之行后, 爱玛误把感官的快适享乐作为心灵的真正愉悦, “她尽力挣扎不睡,延长这种豪华生活的境界,因为没有多久,她就非放弃不可。”爱玛想要逃离丈夫,却又离不开丈夫。查理是爱玛放纵情绪的具象理由,加之对奢靡生活的向往,使她又开始了新的渴望和憧憬。

赖昂在爱玛对于婚姻失望至极时出场,与爱玛开始了一场心灵与心灵之间的对话。爱玛找到了一位理解她的爱好,明白她浪漫幻想的男性。因此在交谈后,爱玛收获了前所未有的体验。爱玛为了与情人莱昂相见,频繁地奔走在鲁昂和永镇之间,用着荒唐的借口,不顾一切地为了爱情幽会。她的举动似乎完全出于本能而失去理智的判断,极其不合常理、不可理喻。二人坐上马车,不许车夫停下,马车搭载着情感正在碰撞的二人从教堂驶到皮埃尔·高乃依的雕塑前,到火车站,再到植物园跟前,又从德镇山坡掉头往回走,最终驶进博伏瓦齐纳街区的小巷。爱玛近乎于失去理智的行为正是她盲目追求爱情的反映,而两人在马车中确定心意时,马车漫无目的地奔驰的情节正隐喻着二人表面狂热激情但实际却没有方向、没有未来的爱情——这样的爱情注定无法长久,当激情消散后,它必然会如随意游荡的马车终将停下一样,走向坟墓、画上句点。

爱玛的人生悲剧,源自美好浪漫的理想与庸俗鄙陋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来自时代背景之下资产阶级的自私自利。

爱玛的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情人罗道尔弗,表面上是绅士贵族,实际上却是玩弄少女感情的风月老手,常与妇女往来。初见爱玛时,他为爱玛的美丽所吸引,农业展览会成为罗道尔弗接近爱玛的跳板,他伪装成没有朋友、极度郁闷的人,与爱玛谈论“内地的庸俗、生活的沉闷、理想的毁灭”,由此两人一拍即合。然而,罗道尔弗是个口是心非的伪君子,肆无忌惮地欺骗爱玛的感情:两人约定私奔的那天,罗道尔弗送来一封道别信,说明了他与爱玛之间的种种不合适的理由。傍晚时分,爱玛却看到他乘马车驶过,去找另一个情人。爱玛当即晕倒,随后病倒。当爱玛背负债务试图向罗道尔弗寻求帮助,他却避而不谈。人性的冷酷与卑劣在罗道尔弗这一角色上彰显。但即使爱玛死后,人们也不放过她,钢琴课老师来索讨学费、有人索讨爱玛私通时的信件费用、仆人偷走了她留在衣橱的全部东西、商人勒乐无情催款。这些罪恶的资产阶级商人和贵族阶级浪荡子最终都暴露出资产者见死不救、自私自利的吸血灵魂。

似乎一切都已注定。从爱玛被送入修道院开始,她的人生轨迹就已确定,每一步都是按部就班地沿着预定路线前行,从生到死,都只是命运的玩物。随着时间的流逝,爱玛对理想爱情的执念日益加深。一个人如果承载了太多的期望,生命将如何承受这些重负呢?她很难跳出那些条条框框,这些因素从社会到阶级到个人,大小不一,最终共同作用在爱玛身上,导致了她爱情和人生的全面崩溃。

福楼拜

福楼拜曾说“包法利夫人就是我”。从其不事张扬、喜欢离群索居的低调性格可以看出, 福楼拜本人确有“不自觉的浪漫倾向”。福楼拜的童年时期正是浪漫主义盛行的时候。从资料上看, 福楼拜在上中学时热心阅读浪漫主义作品, 这对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不屑与凡庸生活融为一体, 他的名言“我所欣赏的观念, 就是绝对的虚无”也表明其生活态度消极。他在生活中不享乐并自觉与世俗社会保持距离。作为具有浪漫主义情怀的福楼拜作品的主人公, 爱玛也带有这种浪漫气质。

微点评

本文文笔细腻,简析艾玛的情感悲剧,揭示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在《包法利夫人》里构成“想象”的悲剧,虚幻的浪漫与丑陋的现实之间的巨大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