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乡土中国》读后感1600字

旌旗读后感发表于2021-08-06 08:13:58归属于读后感1000字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乡土中国》读后感

当今的中国经济腾飞、社会繁荣,已经成为领先时代的世界大国,正在向绿色生态社会发展,引起了我对中国传统和乡土文化的极大兴趣。近期我阅读了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在书中遨游几番后,写下了我最真实的感受,文中开头就说到:“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乡土的意义就是从民间获取一定的知识不断积累起来,《乡土中国》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社会的一个影子,尤其是中国最基层社会,我们走入这个世界,去领略当时的中国。

乡土社会产生自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传统发展延续至今。在乡土社会中,安土重迁,人与人之间往往都是根据对彼此的熟悉感从而去得到一定的信任。现代社会中,便捷的交通和城市紧张的生活节奏,造成人们没有时间和把握相信别人,所以乡土社会与现代社会最不同的一点为现代社会大部分主要是由不熟悉的人所组成,每个人都不知道对方到底是怎样的人,所以在这个社会中多了法律法规来约束每个人。可是这些条律条文放在乡土社会中,就会显得格外的多余。书中有这样一句话:“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这规矩异于法律,是习出来的礼俗。”这句话当中的“熟悉的社会”本意指的就是乡土社会,从俗就是在遵从自己的内心。换个说法来阐述就是在这个乡土社会中,我们每个人的内心不再掺杂过多的情感以及外界影响的掺杂。

乡土社会中的方方面面都是以熟悉为纽带。人类无论跟大自然还是他人,都是通过了一定的相处接触后潜移默化的形成了一种默契,约定俗成。人际交往时,人们不需要把话说得很明白,可能在看到对方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就能快速地捕捉到对方真正想要表达出的意思;如果每个人都把话讲的特别通透,这样就显得格外的见外,甚至有可能会伤害了对方的感情面子。说到人与人的相处,我个人格外的喜欢书中对“孝”的解释,“做子女的在日常生活中摸熟父母的性格,然后去承他们的欢,做到自己的心安”从这句话中,我们看到了作为子女应当做的事情和应当尽的责任,熟透父母的性格,知道父母的秉性,我们才能与父母交往中越来越欢,越来越心安。现代社会中,父母工作的原因,我们与他们的交流不再跟以往一样,而是日渐减少。我们应该时常主动联络父母,多多了解他们的习俗、习惯,互相熟悉,互相理解,才能亲密无间。

乡土社会的世代定居是常态,而迁徙则是病态,哪怕是被迫的离家。乡土社会的“根”是不变的,他们就像被风吹出去的种子一样,在落地生根以后,仍然会在新的村落中延续旧有习惯,并“习”得本地新的习俗。乡土社会之中,文字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多余的,但这并不意味这乡土社会没有文化,更不意味着乡下人是“愚”的。乡土社会独特的是一种“面对面社群”,相对狭窄的人际交流结构与封闭式的生产生活方式使得乡土文化只需要横向之间或者纵向几代人之间经验上的传习,在这种社会中单凭语言已经足够传递世代的经验。而文字却是因为人们在传情达意的过程中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阻隔的限制而产生的,在乡土社会的人们更加重视文字的有用性,我们对文字的定义是记录思想,交流思想,承载语言的图像与符号。

在乡土社会这样一个熟悉的社会中,行事为人可以省去很多不必要的繁琐,也很容易“集中力量办大事”。但这也很容易形成循规蹈矩、尊重传统的氛围,这种氛围的形成会在一定程度上禁锢其向前发展。乡土社会长期的发展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独特体系,体系中每个人都有统一的认同,对他人的为人为事都不会有太多分歧。乡土本色,讲了中国社会是乡土性,乡下人离开土,结合自己父母对土地的感受,很可以理解安土重迁的含义的。

乡土社会的社会人际关系是差序格局。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所及的就发生联系。每个人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所动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而圈子的大小也是因人而异的,在农村,有些家庭可以很小,而一到有钱的地主和官僚阶层,可以大到像个小国。正因为这富于收缩的社会圈子会因中心势力的变化而大小,在这种富于伸缩性的网络里,随时随地是有一个“已”作中心的,这并不是个人主义,这是自我主义,系维着私人的道德。中国的道德和法律,都得看所施的对象和“自己”的关系而加以程度上的伸缩。家族,是差序格局里的圈子。作为最小家族概念,家是绵续的、有融洽完美的纪律和秩序。

自新石器时代中华民族的祖先种稻、养蚕、圈养家畜始,中华文明进入农耕文明时代,不同于欧洲、非洲、中东的东亚大陆独特的地理和气候环境,促使聚落而居成为生存方式的必然选择,兴修水利一块灌溉一块育秧以应对自然气候变化、筑墙挖壕早耕晚归分工合作以对于外敌猛兽,以村社共同体、自给自足、群体理性、安土重迁等为特性的乡土文化逐步形成并稳固下来,历经五千年成为中华文明的主要内容和支柱。经过近现代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的工业化、全球化生产的飞速发展,国家的飞速发展也带来了环境恶化、能源危机等自然社会矛盾日益凸显,在进入二十一世纪新时代后,绿色低碳发展、生态文明的社会经济发展理念成为中华民族复兴发展的共识,2017年国家就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展农业农村、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达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重读《乡土中国》,重新认识乡土文化、发展乡土文明、弘扬优秀传统,对于当代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发展弥足重要。